1944年,日军发动规模最大的战争,战争末尾的垂死挣扎

在武汉会战以来,抗日战争就进入了相持阶段,对于我方来说,这是一件好事,但对于日军来讲,这件事就太令人头疼了。

1944年,日军发动规模最大的战争,战争末尾的垂死挣扎

1944年1月开始,中国抗战进入第三阶段,开始局部反攻,而那时的日本也算是已经气数将尽,然而日本人亡我之心不死,在1944年,组织了日本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进攻战争。

为了这次进攻的胜利,日军投入了410000名士兵,70000匹马,800辆战车,战线长度将近2000千米。

1944年,日军发动规模最大的战争,战争末尾的垂死挣扎

根据“绝对国防圈”的战略指导,日本制定了自己的作战目标

1.占领中国南部和西南部的空军基地。由于中美这些空军基地已经严重危及日本与南洋的海上运输线,海上运输线对于日本来讲是继续战争的重要保证,是物资的生命线,因为物产贫乏的日本,战略物资都是从其他国家购买然后从海上输送获取的。

2.连接亚洲大陆的陆路运输线。由于日军在太平洋屡战屡败,海上通道随时被切断。如果我们能把大路上的路线连接起来,我们就能把东部军和华南军的部队连在一起。这不仅能使彼此相互支持,还能充分利用亚洲大陆的战略空间进行持久战。

3.打击重庆国民政府的反抗意识。

1944年,日军发动规模最大的战争,战争末尾的垂死挣扎

4月,日本发动进攻。在这场战役中,中国称之为豫湘桂之战,日本称之为“一号作战”或“大陆打通之战”。日军对豫湘桂发动大规模进攻,其中豫中之战主要进攻的是河南中部,长衡会战的目标则是长沙,针对桂林和柳州的战斗则被称为是桂柳之战。

通过这次战役,日军虽然在河南、湖南、广西打败了国民党军主力,但并未使其失败的命运得到改变。一方面这次战斗并没有阻止盟军飞机进攻日本,也没有摧毁重庆政府的战斗意志。所谓的大陆运输线只是一条无法保证运营的空线。

因此,日本军事历史学家桑田悦先生和前原透先生说,这场战役是“一场没有战略意义的战争”。

而正在日军进行“一号作战”之时,其在其它地区的战事则是一团乱,一方面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对日伪力量进行了大规模反攻,而美军也成功实施了跳岛计划,一举攻克塞班岛岛链,此后美国轰炸机从之前的在中国起飞全部改从塞班岛、关岛及周围群岛起飞空袭日本本土。

1944年,日军发动规模最大的战争,战争末尾的垂死挣扎

之后,为了落实中央在敌后向东南发展的战略任务,达到控制江浙皖和发展浙江沿海地区的目标,以及为收复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创造条件。12月27日,粟裕率领新四军第一师三个团和300多名来自当地的地方干部南下浙江。到了1945年1月初的时候,他所领部队于新四军第十六旅在浙江省长兴县胜利会师。然后成立江浙军区,粟裕任司令员,谭震林任政委,统一指挥江南以及浙东两地区的部队。

2月和3月期间,江浙军区部队多次粉碎日军和伪军的进攻,使得第一、第二次天目山反顽作战获得了胜利,控制了长兴、广德、临安、余杭之间10个县江浙皖边的广大地区,令100多万人得到解放。

为了加强江浙地区的力量,新四军第一师副师长叶飞接到命令,率领了教导旅的三个团以及数百名地方干部从苏中渡江南下,于4月抵达江浙军区。军队重组为第四纵队。

6月,江浙军区部队在天目山反顽强战争中取得第三次胜利。随着地方反攻的顺利进行,解放区迅速扩大,人民武装也迅速发展。日军占领的大部分中心城市、交通线、海岸线几乎被人民武装包围。

1944年,日军发动规模最大的战争,战争末尾的垂死挣扎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迎来了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