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渝湘桂大会战之战争背景

本人专注战争历史,军事领域,每日更新为大家带来新的视频和文章,喜欢的朋友请关注下我吧,谢谢。

一段真实的战争历史需要结合当时国内外形势,国势对比,军事态势等多方面原因去分析思考。

渝湘桂大会战分为豫中会战,长衡会战,贵柳会战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可歌可泣的惨烈战斗和中国的英雄诞生,本文就这三阶段分四个章节分别给大家详述战役的进程。

进入1944年后,日本在太平洋战场接连失败,海上交通线面临被切断,南洋日军被切割的困境。此次美军内部正在拟定攻略菲律宾或者登陆台湾及中国东南沿海的计划,为此,日军大本营制定了捏软柿子,从中国战场寻求突破,企图打通大陆交通线,具体说来即南北打通平汉,粤汉铁路,东西打通陇海铁路,将侵华日军各部分贯通起来,并联系被切断海上交通的南洋日军,以保护本土和东海海上交通安全。

论渝湘桂大会战之战争背景

日军发动渝湘桂战役的时间是1944年4月-12月。为什么要强调这个时间?在此期间内大后方并不是歌舞升平的和平气象,同时发生的还有一场在世界范围内有巨大影响的会战-滇西反攻。滇西战役从1944年5月开始至1945年1月结束,是不是时间正好相同?因日军情报部门发挥出色以及中国军队不知保密为何物,日军大本营早就知道中国军队集结主力在滇西准备攻击的计划,所以提前发动一号作战(渝湘桂会战),牵制或吸引中国军队主力回援。

滇西会战集结了国军2个集团军,即十一集团军和二十集团军;十一集团军下辖第2军(含第9师,新编33师),第6军(含预备2师,新编39师),第71军(含87师,88师,新编28师),集团军直辖第200师,第36师;二十集团军下辖第54军(含116师,130师),第54军(含第14师,50师,198师),第8军(含荣誉第1师,82师,103师)。这些部队都是从各个战区调拨过来,虽然没有五大主力那么名气响亮,但也都是一等一的主力部队,战斗力不弱。

论渝湘桂大会战之战争背景

中国远征军

进入到1944年,经过7年的长期持久战,国力已经极为贫弱。钢铁和煤产量为国家的工业基础,下面这份表格是1931-1945年中日两国钢铁和煤产量对比,虽缺少1943和1944年,但在1945年之前美军是没有开始大规模战略轰炸日本的,整个日本的工业仍可以保持较高速的增长,且中国的数据不包括已沦陷的东北,日本数据仅包括其本土。数据对比下来不是天地差别,简直是有和没有的问题。

论渝湘桂大会战之战争背景

武器弹药生产方面,中国各军工厂月产量不足1000万发。战争初期,据何应钦的统计,至1938年12月,国军消耗步、机枪子弹达7.2亿余颗。库存弹药的迅速耗尽加上后方兵工厂生产能力不足,使得国军不得不长期采取被动守势,没有子弹手里的枪就是烧火棍,不可能要士兵冲锋去拼刺刀,战争不是打嘴炮,过家家。华北,华中和江浙地区失守后,中国的兵工厂基本都搬到了大后方,尤集中在重庆区域。下面是重庆的主要兵工厂1938年—1945年生产量,与日本1939年9月—1945年8月的生产量的一个对比。国军为了维持对日战争态势,军队总额扩大到400万人,区区不到30万只步枪如何武装400万军队?

论渝湘桂大会战之战争背景

可能有人会说,美国给了国军大量武器装备,全副武装的国军为啥在战争后期仍打不过日军?那么我们看下主管美援武器分配的中国战区的参谋长史迪威从1942年-1944年给中国国内部队调拨了多少武器,仅1000支步枪,1706支冲锋枪,28门战防炮,30门迫击炮和96门山炮等武器(可查证)。这有运输不畅的原因,由于滇缅路被日军切段,仅靠驼峰航线的空运量十分有限,且空运的大部分物质是给美援华空军14航空队的。举个例子,中国曾经多次在成都起飞B29轰炸日本,后作罢B29全部调离,主要原因就是驼峰航线的运载量不足以保证B29的油料和弹药供给,直到美军攻占塞班岛,可以从塞班岛起飞B29轰炸日本。上面说的这区区几千支步枪冲锋枪和少量火炮主要装备的也是滇西远征军,内地的军队几乎没有。

论渝湘桂大会战之战争背景

成都B29轰炸机

美械主要装备的是中国驻印军,1945年缅北战役结束前,驻印军没有一支调回国内。1944年国内国军的装备基本上还维持在1937年之前状态并未更新,直到1945年雪峰山会战,美械新六军回国,以及滇缅公路打通后重新武装美械的74军参战打垮日军116师团,才算真正有美械师在国内出现。这个时间点在1945,不是1944年。

还有人会说日军在后期经过太平洋战争,战力已经衰退很多,为什么国军还是打不过?那我们再看中国日军在1945年前到底有多少衰退。

抗战初期,日军17有个常设师团,四单位制师团,即甲种师团,编制2旅团(每个旅团2个联队),工,骑,炮,辎联队各一个,共8个联队,拥有战马7630匹,步骑枪14900支,掷弹筒144个,轻机枪288挺,重机枪54挺,山炮16门,野炮36门等,兵力在24000-28000人。

论渝湘桂大会战之战争背景

1938年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兵力消耗极大,其后组建的第二十一师团至第四十九师团均取消了旅团级建制,由师团直辖三个步兵联队,每个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同时指挥炮、工、骑、辎重兵联队等单位,全师团定员减至1.8万人,配备军马2065匹,步骑枪8940枝、掷弹筒216个、轻机枪216挺、重机枪54挺、平射炮18门、山炮12门等武器装备,这种类型的日军师团被称为乙种师团。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战线再度拉长,兵员更加缺乏,于是又开始缉建丙种师团。这种被称为丙种师团的部队又恢复了旅团建制,但取消了旅团下面的联队,即每个师团下辖两个旅团,每个旅团直辖四个步兵大队,全师团共八个步兵大队,加上师团直属的炮兵大队、工兵大队、辎重兵大队、通讯大队等单位,全师团定员1.3万人,配备军马2550匹,步骑枪6500枝、掷弹筒192个、轻机枪192挺、重机枪48挺、平射炮16门;迫击炮32门、野炮12门等武器装备,日军第五十师团至第一O九师团均属于这种编制的部队。

至1944年秋,盟军反攻迫近日本本土,日本为准备"本土决战",又开始组建丁种师团。丁种师团的建制定员与丙种师团大致相同,只是特种兵和自动火器、重火器很少,番号在第一一O师团以后的各师团都是属于这种编制的师团。

论渝湘桂大会战之战争背景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日军在1938年后将师团编制大规模缩减,但是其轻重机枪火炮数量并没有减少,比例上反而大幅增加,因为日军觉得中国军队战斗力太差,用四单位甲种师团犹如牛刀杀鸡,三单位制师团足以满足作战需要。丁种师团番号不是也在中国战场作战中出现吗?他们作战前是加强了火炮和轻重武器的。

1945年前到底有哪些日军师团被美军消灭呢?通过史料查证,美军在瓜岛战役重创了第2师团,在塞班岛歼灭第43师团,在关岛打击了第29师团。在硫磺岛被歼灭的第109师团,下辖只有1个步兵联队,其他都是后勤兵临时改编,在新几内亚第20师团遭到重创,在英帕尔战役,日军有15,31,33师团被英军重创,佩里硫战役当中的日军只是第14师团的1个步兵联队。美国真正大规模歼灭日军是在1945年的菲律宾战役和冲绳战役中。所以日本陆军主力在中国战场是个不争的事实,美国主要歼灭的是日本的海空军力量,这点毫无争议。

论渝湘桂大会战之战争背景

美军瓜岛战役

如果说1945年前日军整体实力有所下降的话,那我们看看中国军队下降的有多厉害。下图是国军王牌36师(德械师)从1937年-1944年的装备序列,全师连门山野炮都没,弹药存储更是少的可怜,估计一场战斗下来就得都拼刺刀。抗日神剧里国军富得流油的说法完全不靠谱的。

论渝湘桂大会战之战争背景

讲了很多前缀,想表达的无非是中日两国巨大的的国力差距,中国军队能拼死作战不投降已属不易,这点连罗斯福总统都看的很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