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男生被家長扇耳光跳樓身亡:這是中國家庭教育的悲哀

微博刷到一則這樣的新聞:

17日,武漢江夏區一中,初三男生張某銳被母親扇耳光後跳樓身亡。這名學生當天在教室與另兩名同學玩撲克牌,班主任請三名學生家長到校配合管教。張某銳在五樓走廊被母親扇了兩耳光後跳樓。


初三男生被家長扇耳光跳樓身亡:這是中國家庭教育的悲哀

看到這則新聞痛心不已。既為孩子這麼美好的生命感到惋惜,也為父母感到悲痛。

孩子縱身跳下的時候,不知道心裡是何想法。有沒有想過自己的父母呢?還是心裡只有被母親扇耳光後的恥辱,不得而知。但是可以預想得到父母該會多麼的傷心痛苦。

反觀這個母親,如果知道自己的兩個耳光葬送了孩子的寶貴生命,她還會打下去嗎?

很多人或許會感嘆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可真差,可是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中國很多家庭的教育問題。

1、父母對孩子強烈的掌控欲

昨天和同事聊天,正好說到以後孩子的成績問題。她說以後如果孩子成績不好就不好,只要孩子盡力就行。我坦言以後的心態也不知會怎麼樣,人就怕比較,當你看著別人家的孩子那麼聽話成績又好,自然就會心理不平衡,為什麼自己付出這麼多孩子成績依然不好呢?

父母很容易被比較矇蔽雙眼,一心只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績能夠很好。本著為孩子好的想法幫孩子做一些選擇實際上是在掌控著孩子的人生。

在教室玩撲克,且不說這個孩子成績如何,但我想他的心理一定早已出現問題。母親能夠二話不說上來就扇耳光說明平時和孩子交流也不多。孩子的心理如此脆弱,和家庭教育有很大關係。

評論中很多網友都在說,這個母親應該是比較強勢的,孩子在她面前一聲不吭,上來就扇耳光,平時在家應該就是很嚴厲的,我深以為然。

“許多父母和十幾歲的孩子是楚河漢界、兩軍對壘,而且父母們似乎更熱衷於控制兒女。”父母對孩子的的掌控欲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會減少很多孩子自我成長的機會。

電視劇《小歡喜》中宋倩和喬英子這對母女,就是如此。宋倩是一位單親媽媽,視女兒喬英子為自己的一切。為了讓自己的女兒考上名校,可謂是竭盡全力。

很多時候,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在孩子看來其實是一種負擔。一旦孩子在學校表現得不好,就很容易會認為自己已經付出了這麼多為什麼還是得不到回報。

久而久之,父母這樣的心理越來越強烈,就會越來想掌控孩子的人生,以為孩子好的名義做著一些不利於孩子成長的事情。

初三男生被家長扇耳光跳樓身亡:這是中國家庭教育的悲哀

2、孩子犯錯後沒有正確的處理

孩子難免會犯錯,犯錯後我們總是認為懲罰和羞辱能夠讓孩子改正自己的錯誤。有時候我們想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作為父母卻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如果我們能夠將我們的行為轉變成鼓勵孩子的行為改進,想必結果會差別很大。

這個孩子在教室玩撲克,從父母和老師的角度來說,這是影響孩子學習的,所以父母大多會認為我懲罰和教育孩子都是為了孩子好。對於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來說或許這只是一種簡單的娛樂,他應該也沒有想到母親會直接在他人面前扇自己耳光。

《正面管教》一書中在對待十幾歲孩子中寫到:

“過度控制的管教方式對於十幾歲的孩子來說是災難性的,相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十幾歲的孩子更不甘屈於俯首帖耳的地位。”

孩子短暫的屈從或許意味著更大的反抗,甚至是對父母的報復。最終這個孩子選擇從五樓跳下去,這難道不是孩子的一種反抗嗎?

“鼓勵對於十幾歲的孩子就像對小孩子一樣重要。”不管孩子是出於什麼原因犯錯,我們都應該以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態度來解決問題。如果這位母親能夠心平氣和的對待孩子在教室玩撲克這個問題的話,孩子不僅會更願意和她交流,也能夠真正的解決問題。

初三男生被家長扇耳光跳樓身亡:這是中國家庭教育的悲哀

3、家庭教育該走向何處?

為人父母后,越來越關注家庭教育這個問題。我有個表弟,父母在外做生意,今年中考,考的成績只有兩百多分,連高中都上不了。父母只能多方周旋才能勉強上個比較差的高中。

前段時間我就聽說,由於表弟天天玩平板,在家裡和父母吵起來了,成績差也是意料之中的。這個表弟我也是知道一些,以前成績還不錯,慢慢的喜歡上了玩遊戲,也就不愛學習了。父母聽說他才考兩百多分也是很無奈,怎麼講道理都沒辦法,甚至打罵也無效。

我不禁想到,很多孩子都是在家庭教育有所欠缺,父母一心想著孩子能夠在學校就能成才。有些父母平時在家本就很少陪伴孩子,有時候即使在家也是玩手機,無暇顧及孩子的教育。

可是孩子一旦在學校出現問題,就是對孩子非打即罵,以此來表示自己已經盡到管教之責了。

更別提一些留守兒童了,這些孩子從小父母就不在身邊,本就缺乏家庭教育。然後等著孩子讀初中讀高中,很多家長會選擇陪讀,希望能夠抓住這幾年時間好好陪孩子讀書,讓孩子能夠考個好成績。可是這時候家長也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很想要幫助孩子改變,可是卻連和孩子好好溝通都做不到。這才是家庭教育真正的悲哀。

為人父母,當孩子犯錯時,不應該先想到懲罰孩子,甚至會把自己生活的不如意加在孩子身上,認為自己在外打拼已經不易,孩子竟然還不爭氣,就以此作為懲罰孩子的理由。父母應該反觀自己是否真的好好陪伴和教育過自己的孩子呢?

有了問題,不妨試著先從自己的角度來思考是不是對孩子缺少應有的關心呢?看看自己有沒有真正的走進孩子的內心,真誠的和孩子溝通交流,相信孩子都能明白為人父母的不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