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陽刺繡,繡出不一樣的精彩

9月21日至23日,第三屆中國(千陽)好蘋果大賽總決賽暨陝西水果網絡特色季·蘋果豐收節在千陽舉行。活動期間,農特產品刺繡展區引來陣陣讚美之聲,在展區上隨處可以看到做工細緻、色彩鮮麗、款式多樣的各種刺繡產品。

千陽刺繡,繡出不一樣的精彩

據瞭解,千陽刺繡是人們祈福納祥、饋贈親友的佳品,保留了炎帝氏族和周秦文化的民族精粹,2008年,以千陽刺繡為代表的“西秦刺繡”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刺繡作品魚形枕被國家美術博物館收藏;布藝品“福祿壽喜”、“雙魚包”入選全國首屆民間工藝美術佳品;刺繡作品“五毒馬夾”獲全國優秀旅遊紀念品一等獎。在文化部、農業部舉辦的首屆中國農民藝術節上千陽刺繡榮獲全國“一村一品”優秀項目獎;南寨鎮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刺繡之鄉”,湧現出了民間藝術大師10人,參與全國文化展示活動60餘次,獲獎100多項,申請專利30多項,在中央電視臺、省、市媒體報刊等都能見到千陽刺繡藝人的影子,千陽刺繡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形成了極具千陽地域特色的代表。

千陽刺繡,繡出不一樣的精彩

近年來,千陽縣委、縣政府圍繞建設文化旅遊名縣目標,全力打造“刺繡之鄉.古韻千陽”文化旅遊品牌,把西秦刺繡產業作為地域文化優勢產業積極融入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把刺繡產業作為實現農村婦女脫貧致富的重要之策,按照“政府扶持、市場運作、品牌引領、傳承創新”的發展思路,構建起以黨建引領,從校地合作、產業搭載到扶貧扶志、技能培訓、平臺搭建的全方位、全覆蓋、全產業鏈的非遺助力脫貧體系,各具特色的刺繡專業合作社、專業村、產業帶頭人的集聚發展效應已轉化為產業優勢,走出了一條文旅融合發展的成功之路。

千陽刺繡,繡出不一樣的精彩

千陽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西漢高祖二年置縣隃糜,北周天和五年改稱千陽,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是先秦文化重要發祥地之一,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是孔子七十二賢之一燕伋的故里,更是中國民間藝術刺繡之鄉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西秦刺繡的主要傳承基地,千陽刺繡從1986年開始至今,由初步的挖掘階段到小規模生產階段,發展到現在已形成農村婦女增收致富的又一主導產業,已有近千年的發展歷史。

千陽刺繡,繡出不一樣的精彩

截至目前,全縣建成了美苑公司、鑫興工藝品專業合作社、太陽鳥工藝品專業合作社、秀萍刺繡專業合作社等21個刺繡專業合作社,建成工藝品製作專業村11個,從事刺繡製作的婦女已達到12700餘人,其中合作社會員3613人,吸收貧困戶7721人,刺繡產業已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優勢骨幹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