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涂尔干的《自杀论》:社会与自杀的关系

埃米尔·涂尔干是实证社会学的集大成者,也是西方社会学的古典大师,在研究社会秩序与规范的过程中,

涂尔干发现了社会结构与自杀率的关系:一个地区在一个时间的自杀率是稳定的。

他认为自杀率反映的不是个人问题,而是整体的社会性质即社会有机体的总体现象。病态发展的社会、社会失范、社会控制的强弱等都是影响自杀的因素。

个体的自杀事件,并不能完全由个体心理学来解释,很大程度上更应该分析社会性因素的影响。

涂尔干在书中批判了以个体心理学解释自杀现象的传统理论,建立了用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自杀的理论,阐述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认为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会发生自杀现象。

在《自杀论》导论部分,涂尔干对“自杀”这一概念做出了明确的界定,人们把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指导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叫做自杀。简单来说就是死者主观性选择死亡。


简谈涂尔干的《自杀论》:社会与自杀的关系


自杀有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失范型自杀和宿命型自杀 4种类型 。前三种自杀类型是最为主要的部分,接下来我们将各种类型一一分析与探讨。


第一种自杀类型叫利己型自杀,这种类型的自杀是根源于社会太弱,社会整合程度较低。

譬如一个狼孩,我们只能称之为生理上的人,而不能称其为一个真正的人,就在于他和社会距离太远,脱离了社会生活,没有社会所给予的人的因素,比如人的思考方式、理念规范和道德意识等。

现代社会有种的惩罚模式叫“关禁闭”,我们把一个正常的人关进去,一段时间后,他就会逐渐受不了,感到痛苦直到崩溃,因为他断离了与外界的联系,他会感到不安与痛苦;但是如果进去的是狼孩呢?

他未必会崩溃,因为他有着自己的世界,他没有对社会产生联系,也没有和外界产生依赖,与安于囚禁的动物似乎没有任何区别。

这种利己型自杀多为离群索居的人和知识分子,他们缺乏与社会、外界的联系,与社会断层,只生活在自己的一方世界里面,不能理解社会和他本身存在于社会的意义,只感觉到厚重的虚无感,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价值,从而感到抑郁,走上自杀的道路。


简谈涂尔干的《自杀论》:社会与自杀的关系


第二种类型是利他型自杀,和利己型自杀相反,利他型自杀发生的原理在于社会太强。

在某些原始部落,或者是封建落后的山村,我们总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老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他无力劳动,对生产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还得依靠家里子孙赡养,给家庭造成了负担,这时候他就不得不被家人送到一个偏僻的地方,任由其自生自灭。

这种行为方式变成了当地的一个默认的准则,甚至成为了老人义务——不给家里添任何麻烦。这种情况的发生就在于部落的强制性控制,使得这种行为模式认可成为每个人必须遵守的法则,老人即使主观上想活着,但客观环境和社会氛围仍会制止。

除此之外,至今我们社会依然存在着一个阶层长期存在着利他型的自杀——军队。

军队凝聚力极高,军人身上有着养成服从和被动习惯的职责,认为国家安危和人民利益高于自己的生命价值,这种思想与公众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背道而驰,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引诱自杀的温床。

比如“董存瑞炸碉堡”事件,董存瑞手拿炸弹与敌人同归于尽,为保护军队的安全甘愿牺牲,以自己的生命终结来换取整支队伍的安全,这种自杀行为就是传统的利他型自杀。


简谈涂尔干的《自杀论》:社会与自杀的关系


第三种自杀类型是失范型自杀,原因是社会变化过快与社会失范。

在社会处于稳定的状态时,社会往往会规定每阶层的欲望限度。

比如春秋时期的礼乐制度,诸侯、士大夫、平民在欣赏舞乐上的有着巨大的要求差异。然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人不能做到像动物一样安于现状,没有超越本身手段和方式的欲望。

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说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就是这个道理,与传统社会限制欲望不同,现代社会鼓励人们追逐欲望。

尤其是社会处于失范之时,社会变化过快,社会动乱导致社会规范不能发生实际效应,规范失效,就会导致人的欲望无限膨胀,从而引起激烈的竞争,因为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弱势的一方必然会失败,这种失败结果和无法满足内心欲望的落差就会引起失范型自杀。

第四种类型是宿命型自杀,原理在于强硬的社会规范制度。

社会道德规范最重要的功能在于给社会成员指明生活方向,因此,一旦规范松弛就意味着削弱了对个人欲望的限制,就会导致欲望的膨胀。

不切实际的欲望得不到满足,经常遭受失望和挫折的打击,生活也丧失了目的和意义,人们心中充满了悲观和否定情绪,无法面对各种失望和挫折的打击,会倾向于自杀。

但如果规范的约束成为一种负担和压抑,言行举止都要受到限制,整个人生就会涂上一层宿命色彩。如离婚率对女子自杀率的影响,这就是宿命型自杀。

通过对涂尔干《自杀论》中的四种自杀类型分析,我们可以深刻了解到自杀与社会的关系,自杀事件并非仅仅是个人因素,还很大程度取决于社会,一个地方在一段时间的自杀率反映的是一种社会现象。

社会学的科学内涵就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我们应该针对社会性自杀问题,去多加学习社会学理论,以小见大,用现象剖析本质,从而深刻理解社会和解决问题,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