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漢語,鄭強:我們過度誇大了英語的分量

這次疫情,讓我們認識了一大批優秀的抗疫醫護人員,其中的代表人物例如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張文宏教授等更是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有國士,天下無雙,他們對抗疫做出的貢獻是無法比擬的,他們的抗疫經驗更是在各國間流傳。

李蘭娟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漢語,鄭強:我們過度誇大了英語的分量

近日,李蘭娟院士上了熱搜,原因是在美國的邀請下,全程用英語傳授了我們的抗疫經驗。有人質疑李蘭娟院士是不是因為英語說得不流暢,所以才使用的中文進行交流。

那你就錯得非常離譜了,如果李院士願意的話,全程飆英語都是小事。

李蘭娟院士全程用漢語代表了一種態度:請教就要有請教的樣子,技術上的暫時領先並不代表語言上的領先。想聽我們的防疫經驗,沒問題,請自己去翻譯!

李蘭娟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漢語,鄭強:我們過度誇大了英語的分量

李蘭娟院士用漢語傳授防疫經驗而上了熱搜,而因為語言問題上熱搜的還有一位教育界“網紅”鄭強教授。

李蘭娟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漢語,鄭強:我們過度誇大了英語的分量

浙大鄭強教授當年的一番演講說出了無數學子的心聲:

“學習英語耗費了我們多少優秀學子的寶貴時間,這20年來,我們過度地誇大了英語在孩子成長教育中的分量,這實際上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

高考總分750分,英語獨佔五分之一的席位,這樣的分量不可謂是不重。高考的本意應該是對人才進行合理的選拔,而英語的比重過大,是否有違我們合理選拔人才的初衷?大批優秀的理科生,因為英語拖了後腿而與名校失之交臂,而英語作為一種交流工具,不應該成為我們選拔人才的障礙。

李蘭娟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漢語,鄭強:我們過度誇大了英語的分量

與之做對比的是俄羅斯,俄羅斯已經取消了英語的必修地位,改成了選修,並且新增漢語為選修課,儘管漢語課程的普及率不高,但這絕對算得上是質的飛躍。

李蘭娟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漢語,鄭強:我們過度誇大了英語的分量

對於英語,相信很多畢業生都深有感觸。高中時我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去研讀語法來應對高考,但是英語的初衷不應該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嗎?英語不僅僅是一門知識,更是一種工具,一種交流的工具。

到了大學,英語四六級依舊困擾著大部分學生,甚至個別學校有著不過四級不頒發學位證的規定。並且,很多用工單位對四級也有限制,結果進去後發現,在企業裡你的英語根本沒有丁點用武之地。

李蘭娟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漢語,鄭強:我們過度誇大了英語的分量

但是這能表明英語不重要嗎?我們就可以一刀切式地直接把英語“踢出”高考嗎?

英語很重要,曾經流傳著一種你不會英語就是“文盲”的說法,儘管非常誇張,但是從側面表現了在這個經濟全球化的大時代背景下,對外交流的重要性。

懂英語的人是世界最方便的一群人,在互聯網時代,只要你想,你就可以獲得一手的信息和資源。學習英語的直接好處就是為我們提供了一把鑰匙,一把打開世界之門的鑰匙。把英語作為一種認識世界的工具,比英語考試本身來說要重要得多。

李蘭娟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漢語,鄭強:我們過度誇大了英語的分量

學習語言要平等對待,把它作為一種工具,一個交流的橋樑。在筆者看來,學習英語最大的價值應該是“師夷長技以制夷”,古今中外為我所用才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