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瓷上的龍之謎

御瓷上的龍之謎

永樂釉裡紅梅瓶

御瓷上的龍之謎

永樂青花纏枝蓮紋壓手杯

◎丁雨

龍是皇帝的徽章。龍,神秘莫測,變幻多端,又神通廣大,或許皇帝要的,便是龍這般的感覺——神聖如謎,不見首尾。皇帝的神秘感,也遵循著巫術的“接觸律”,凡是“蓋上”龍之標識的一切,便都如雲煙繞身的龍一般,浸染著神秘感,給人以距離感。直到皇帝作古,他周遭殘留下的倖存物件,流落在世人的眼前,讓如今的人們終於能夠窺視到宮廷生活之一斑。種種張牙舞爪的龍精緻而優雅,“廬山真面目”卻又構成了新的謎面——高品質的宮廷用物是如何被生產出來的?

繪有龍紋的宮廷瓷器,便是這語境下的幸運兒之一。謎面自紫禁城開放之時便已公之於眾,謎底則在千里之外對景德鎮土地抽絲剝繭的過程中緩緩展開。近期,保利藝術博物館舉行的“龍翔九天——元明清龍紋御用瓷器展”,便是對近年來景德鎮御窯遺址“解謎”的階段性成果的展示。

無龍勝有龍——半件壓手杯

受疫情影響,“龍翔九天”展原本僅採用線上形式。與疫情前期諸多展覽採用的線上形式不同,這個線上展覽的設計效果更接近一套動態的研究圖錄。圖片精美,說明文字詳盡,又配上策展專家的精細導覽,這些舉措從信息密度的維度,彌補了展覽現場感的缺失,是線上展覽舉辦理念與方法的重要探索。由於線上展覽反響強烈,主辦方又從線上的150餘件套展品中精選近70件(組),於保利藝術博物館舉行線下展覽,以饗大眾。

在這場以“龍”為主題、為隱喻的瓷器展中,鎮展之寶卻是“半件”未繪製龍紋的器物——永樂青花纏枝蓮紋壓手杯。壓手杯剛盈一握,順口沿而下,胎體逐漸變厚,“壓手”二字,顧名思義,所體現的正是小巧器物握在手中給人的分量感。小而重,這種體積與重量的反差,給人帶來的是皇家器物的莊重感。

眾所周知,明代御窯青花以宣德朝為魁。實際上,宣德朝青花器物的登峰造極,與永樂朝青花生產打下的良好基礎密不可分,二者堪稱一脈相承。陶瓷研究領域的泰斗耿寶昌先生曾指出,“永樂朝瓷器的造型,以優美俊秀、厚薄適度、儀態萬方為其比較突出的特點。”“青花器的色調凝重古雅,絢麗鮮豔。”因此,永樂瓷器在中國古代眾多瓷器品類中,品質、地位、受喜愛程度均一向名列前茅。而按照耿先生的說法,“永樂青花壓手杯為明代瓷器中的傑作,被後世視為無上珍品”。換句話說,即便是在“瓷才濟濟”的永樂朝,壓手杯也堪稱極品。

不過,僅靠這樣的出身,這件壓手杯還不足以力冠群雄。稀有性,是它的另一個看點。策展人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王光堯先生曾統計,這種永樂御窯青花壓手杯故宮博物院僅有4件,蘇州博物館1件。說起來,這數量比賣出2.8億的成化鬥彩雞缸杯數量還少。傳世者少,出土的更少,在此件壓手杯出土之前,御窯廠幾十年發掘均未曾發現過永樂青花壓手杯。正因如此,這半件器物,幾乎是憑藉一己之力,讓故宮孤獨的壓手杯兄弟們在家鄉找到了親人。

美好而又稀有,但鎮展,這仍不夠。從歷史價值來看,這件壓手杯最為核心的價值在於其碗心年款。對於熟悉青花瓷的人來說,明清瓷器上“xx年制”“大明xx年制”等款識似乎早已司空見慣、習以為常,但官方年款實始於永樂朝。而永樂朝青花瓷的年款,又幾乎僅見於壓手杯。在歷史研究中,年代問題是一切研究的根基。正因如此,可以認為,帶有年款的壓手杯,生來便是判斷永樂朝青花瓷的標準器。傳世壓手杯所見篆書“永樂年制”四字,筆觸纖細,與清人文獻所載“細若米粒”的描述絲絲入扣,雖已是重要證據,但可靠考古地層中出土的帶有年款的壓手杯,本身所攜帶的信息顯然更加豐富。憑藉地層的疊壓關係和同一地層的其他器物提供的輔助年代信息,其堪稱錨定年代的“定海神針”。雖然出土殘杯,僅有“永”“年”二字微露頭角,但已足以坐實以往的年代推測。

準確的輝煌時代、稀缺的珍貴品類、精巧的藝術內涵——這件殘缺的壓手杯,以自己獨特的價值,重新定義了鎮展之寶的內核。而其背後的發現過程和學術探索,或也正蘊含著“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婉轉詩意。

龍翔九天前——踩著碎片騰空

推半件壓手杯為尊,代表了陶瓷研究逐漸深入之後,各界對於文物所蘊含古代社會信息的重視。故宮所藏的明清宮廷陶瓷,無論描繪龍紋與否,都是“龍”之器用。這些器用抵達紫禁城的一刻,便是其翱翔九天之時。若仰視故宮藏瓷,是看這“龍”飛得高不高,那麼“俯瞰”景德鎮御窯廠的地下殘瓷,便是看“龍”飛得累不累。成千上萬瓷片堆壘而成的御窯廠地層,正是龍翔九天之前經歷淬鍊留下的遺痕。

讓真龍天子看到的物件,必須盡善盡美。因此故宮藏瓷所展現的,是加過濾鏡的御窯廠產品,濾掉的,是不該被皇帝看到的“瑕疵”。這些“瑕疵”,有些是殘次品,有些是備用品,還有些或許是試驗品。御窯是皇帝的禁臠,其生產的整個流程有著嚴格的管理和監督。殘次品的出現是任何生產線都難以避免的,其被拋棄無可厚非。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御窯的品控要求很高。比如展覽中的一件永樂釉裡紅梅瓶,乍一看還是相當完美的,細看或許會發現,只是因為窯溫略低,致使銅料髮色稍遜,便遭遇了命運的“敲打”,在“起飛”前默默隕落,填進了讓後世考古學者興奮不已的灰坑。

備用品則是應對嚴格管理的對策,皇帝每次所需的瓷器數量有定數,完不成任務少不了板子,超額完成任務,卻也要“槍打出頭鳥”。當然,相比於完不成任務,超額完成任務的轉圜餘地要大得多。畢竟一窯瓷器燒成率多少,看手藝,也看運氣。燒少了,補燒很有可能來不及,燒多了,打碎扔掉便是。好端端的器物打碎扔掉自然可惜,可是這御窯瓷器,除了伺候皇帝的起居、完成皇帝賞賚施恩的任務,是絕不可以為旁人所染指的。督窯、燒窯的官員工匠們,摸摸自己的脖子,大概感覺無論浪費多少件精美的器物,應該還是自己的腦袋更值得珍惜,所以下手碎瓷,便不必留情。

永樂時期,御窯廠工作人員做起來這事兒,可能心中尚有惺惺相惜之意,還是要給諸多碎掉的瓷器好好挖個坑安葬,宣德時期,還是要打碎,但是已經懶得挖坑,往牆角或者窯渣形成的溝、坑中一堆了事。正統景泰天順時期,可能地上自然形成的坑已經不太好找,便平鋪在地上,等到了明中期之後乾脆打碎之後和窯業垃圾一起處理拉倒。從窯業堆積的變化,反推窯業生產管理人員的心路歷程,大概對今天的管理學也能有些許啟發。“打碎”這個動作,聽起來略顯殘忍,但實際上倒表明“御垃圾”還是與眾不同——完整的備用品甭想放飛自我,碎也要碎在皇家的地界。

除了殘次品和備用品,御窯遺址應當還有些試驗品。這些試驗品燒成後,未必能真的獲得皇帝的首肯,運抵紫禁城。如著名的督窯官唐英曾給乾隆上書,將自己創制的新瓷樣呈遞乾隆,請求乾隆的批示。這說明,皇帝對御窯生產的管理,不僅涉及數量,更涉及種類和紋樣,即便是品類創新這種在私人窯場看起來順理成章的事情,也需得到皇帝的批示方能實施。不過請示之前,唐英自己或許也要做些試驗,確保萬無一失,才好和皇帝溝通。若不批准,試驗品自然也只能遺棄。

某種意義上,御窯是皇帝的私人工場。其產品的數量、種類、紋樣等,均與皇帝的需求同步。龍紋這種象徵意義明確的紋樣,當然是最受關注的管控對象。實際上,從陶瓷史來看,龍紋最早是出現於民間窯場,倒也未必全是用於貢御。至元明時期,對龍紋的控制方趨於嚴格,與之同步的是,陶瓷生產的格局也發生鉅變,百花齊放的瓷業格局,逐漸轉為景德鎮的一枝獨秀。這種格局轉變的深層次原因尚需探討,但無疑,這對於皇室對高端瓷業的管控是相當有利的,也使得其對元明清幾朝對龍紋的管理行之有效。皇帝不同,其所樂見的龍紋也會有所區別。展覽特意將各時期陶瓷中龍紋提取出來,製表分類,以便觀眾玩味長時段中龍紋的變遷。而同時期龍紋的類似,正表明了皇帝通過樣本對龍之形象的控制。

從生產一條龍,到消費一條龍,當年飛龍在天,也是打怪升級的一重重關卡。現如今,從故宮一條龍出發,尋找窯址一條龍,從“天”上回望地下,尋找的路也浸透艱辛。展廳肅穆,燈光耀眼,龍翔九天,姿態瀟灑,眼神蒼涼。看遍了那來來往往的過程,大概才參透了成龍的真諦吧。供圖/保利藝術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