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古老的節日,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過年古時稱‘元旦’,民國時期改成‘春節’。春節是百節之首,以除舊佈新、驅邪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
大年三十‘除夕’是傳統春節中最關鍵的一天一夜。依據祖先的遺訓,這一天一夜的禮儀景像決定著一個人一個家庭在未來一年的旦夕禍福,預示能否風調雨順、家安業興。雖然這只是祖先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但作為中華民族的子民,我們有責任保護和遵循我們的傳統文化,跟隨先祖的腳步繼往開來...。
‘祭祀’是大年三十家庭活動中最主要的內容。古時祭祀有嚴格等級限制,天神地祇由君主祭,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祭祖先和灶神。“祭祀”就是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祈福來年風調雨順,家安業興。之所以‘祭祖’,按照民間的觀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靈一樣是應該認真祭拜的。因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時時刻刻的在關心和注視著後代的子孫們,塵世的人要通過祭祀來祈求和報答他們的庇護和保佑。
‘祭祖 ’因各地習俗不一,有的地方在年夜飯之前祭拜,有些地方則在除夕夜子時前後祭拜。還有的地方是在初一早上開家門前祭拜。而臺灣地區是在除夕午後,進行一年中最後一次祭拜祖先。北方地區也有三十下午上墳祭祖的,俗稱墓祭,主要是在墳地燒香、上供、叩拜。
大年三十,貼年紅掛燈籠、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守歲,也是在祈福來年風調雨順、家安業興。
大年三十‘除夕’,在這一天一夜裡,我們還必須遵循祖輩的禁忌,以此祈福來年風調雨順、家安業興。
1、大門福字不能倒貼,大門是迎福納福的地方,福字應該正貼。福字倒貼的地方一般是水缸,垃圾箱。
2、如果是自家大門對準鄰居家大門,那麼,務在自家大門口外面的門框上掛兩個中國結,以趨利避害。
3、除夕夜忌倒汙水、倒垃圾、丟棄雜物、掃地、灑水、隨地便溺。據說這樣不小心就會濺灑到神靈身上,如果神靈惱怒就會降禍於人。
4、除夕夜不論是否守歲,屋裡的燈都不要關,要徹夜不滅,寓意來年前途光明。
5、記得要在年前還清債務,如果已欠過年,初一到初五也不能上門討債。
6、忌說不吉利的字眼。
7、過年期間魚是必備菜,曰“有餘”。吃魚時,應將頭尾留下不吃,這樣就表示來年不僅有吃穿,還有剩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