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至味是山西

不久前,文文帶大家雲遊了一番山西的壯麗山河,所到之景無不讓人流連忘返,甚為驚歎:“山西,果然是個不會讓人失望的旅遊好去處!”

可是,大家知道嗎,山西能留住我們的從來都不止是因為它的山川壯麗、源遠流長,更是為那隻消看一眼,就讓人垂涎欲滴,只消嘗一口,就讓人回味無窮的山西美食!接下來,文文便帶大家再去看看舌尖上的山西~


“平遙的牛肉太谷的餅,清徐的葡萄水靈靈......"


當人們提起山西的美酒佳餚,刀削麵、老陳醋、杏花汾酒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其實除了這些,山西的美食小吃品種繁多,對於身為吃貨的你,絕對看一眼就淪陷其中。


人間至味是山西

剪刀面

山西的特色面色—剪刀面,因其制面工具是剪刀而得此名。麵條呈魚形,故也成為剪魚子。剪刀面起源於隋末,後來李世民父子起兵大唐,被妙贊為 “以‘剪面'之勢攻取長安,統一山河”。


剪刀面樣子可愛、口感筋道、搭配多種粗糧和時令蔬菜,給人以豐富的味蕾體驗。絕對稱得上山西面食的佼佼者呀!


人間至味是山西

莜麵栲栳栳

“羊肉臊子臺蘑湯,一家吃著十家香”,說的就是這香氣傳十里的莜麵栲栳栳。莜麵栲栳栳是山西高寒地區家家戶戶都熟知的傳統麵食小吃,是山西十大面食之一。


其製作原料莜麥已有兩千多年的種植歷史,是首屈一指的粗糧品種。可抗飢耐寒、養肝保腎、造血增強免疫力、強身健腦、清明美容的功效,常食有益於提高智力、降低膽固醇、有效治療糖尿病。


在這個人手一杯紅棗泡枸杞的養身時代,一碗莜麵栲栳栳絕對是大家不可錯過的極佳補品!


人間至味是山西

抿八股兒

大同市左雲縣流傳著這樣一句民謠:“左雲三件寶,山藥、莜麵、羊皮襖。” 而這裡的山藥即是土豆,連同著莜麵一起,三寶中的兩寶磨成泥糊狀、加水混合,也就成為了製作抿八股兒的主要原料。


把麵糊放到抿床子上,用抿子抿成一截截的抿八股兒,煮一分鐘即可。加入各味調料和臊子配菜,吃著爽滑可口,也易於消化。


抿八股兒是李氏族人的家常便飯,更是晉北地區的名小吃。


人間至味是山西

人間至味是山西

平遙碗託

除了左雲縣的三件寶,平遙也有它的三件寶!民謠裡有唱:“平遙三件寶,熟肉、碗托兒、案案糕。” 去到平遙古城卻沒吃過平遙碗託,就算不上一次完整的古城遊。


就如同平遙古城有著那悠久的歷史一樣,平遙碗託也有著100年之餘的淵源傳說了。平遙碗託是在清光緒初年,由平遙縣名廚董璇師傅所創,以小麥麵粉和蕎麥麵粉製作而成。雖形似涼粉,卻和涼粉口感大相徑庭。


光緒二十六年,慈禧太后避禍西安之時,路經平遙,嚐到這平遙碗託,因其面質筋道、滑利爽心,而暫不不絕口。從此,平遙碗託名聲大噪,四季流行、吃法多樣、老少皆宜,成為山西特有的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傳統風味麵食小吃。


人間至味是山西

永濟石子餅

永濟石子餅,提到它,可更是大有來頭!永濟石子餅是山西一種別具風味的特色小吃,製作方法也甚是獨特:將石塊燒熱,穀物直接放在石上制熟,利用石塊傳熱慢、散熱慢、布熱均勻的特點來控制火候。


唐朝時有“石鏊餅”之稱,明清則謂之“天然餅”,這種古老的製作方法延續至今,時代流傳。


山西石子餅的起源可追溯至18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至今還流傳著 “堯制石餅,麵食流芳” 的古老傳說。《禮記》中則有“燔黍捭豚”,東漢鄭玄注曰:“中古未有釜甑,釋米擘肉,加於燒石之上而食之”。


山西石子餅因其傳承下來的極為古老烹飪技術,被專家美名為 “活化石”,是山西作為華夏文明發源地的最佳見證者之一。


人間至味是山西

北相胡卜

“北相胡卜有嚼勁,永濟石子餅有名。” 北相羊肉胡卜也是山西著名的傳統小吃,距今已有百年的歷史了,久負盛名。白麵薄餅切條,加入鮮羊肉高湯熬煮,再撒上調味料,味道清爽、油而不膩,是暖身滋補的名吃佳品。


當然,文文給大家介紹的這幾道山西名小吃都只是滄海一粟。山西的美食舉不勝舉、品類繁多,每一道都飽含著最地道的山西絕味!只是看這篇文章就讓你對山西美食垂涎三尺、望眼欲穿了嗎?要文文來說,親自前去品嚐一番才對得起自己對山西美食那顆嚮往的心。


暢想一下在山西那俊山麗水間遊歷一番後,飢腸轆轆之時,再點上幾份山西美食大快朵頤一番,可不讓人感到酣暢淋淋?到應了那份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的返璞歸真和閒情逸志!


(作者:文文;來源:清涼聯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