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抗美援朝70週年徵文——在楊媽媽家過新年

題記:1965年初,奉解放軍總政治部調演令,鐵道兵、空軍部隊、公安部隊、內蒙古軍區的戰士業餘演出隊進京作彙報演出。鐵道兵選派了楊連第連演唱組參加調演。楊連第連演唱組由師文化科長王迺賓帶隊,五名戰士是伍發安、陳德甫、吳大厚、張明昆和李漢生(本文作者)。主要的節目有:《工地鼓動組》、《登高英雄後繼有人》、《趙元祥探家》、《推起咱的膠輪車》、《一根保險繩》。


紀念抗美援朝70週年徵文——在楊媽媽家過新年


▲演出劇照

他們的演出風靡首都舞臺,並曾二進中南海、四進人民大會堂。1965年2月22日,楊連第連演唱組與參加匯演人員一同受到毛主席、鄧小平等中央領導的親切接見併合影留念。部隊還為楊連弟連演唱組榮記集體三等功。

在演出間隙,本文作者受連隊委託,前往天津去看望了楊連第的母親和家人。之後寫下了回憶錄《在楊媽媽家過新年》,發表並刊登在當年的各大報刊上。

《在楊媽媽家過新年》

今年元月一日清早,從北京到天津的特別快車飛一般地奔馳在遼闊的平原上。此刻我卻嫌它走得太慢,你要知道,我將要見到我們前任副連長登高英雄楊連第同志的媽媽了。


紀念抗美援朝70週年徵文——在楊媽媽家過新年


▲楊連第的母親丁義珍

從我參軍分到楊連第連那天起,我就想要見到這位敬愛的媽媽。這一天終於來到了,首長和同志們對我說:見到楊媽首先向她問候,再向她彙報我們連的情況。你想,這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吶!

昨天,我把棉襖洗得一千二淨,今天,又把亮晶晶的五好證章佩戴在胸前。我雖然還從來沒有見過媽媽,可是我卻見過她的照片。她現在胖了呢,還是瘦了呢,她的一家人都好吧!我見了媽媽該怎麼彙報呢?就說說我們連隊全體指戰員的思想、行動;還要說“登高”,說創四好,說五好戰士。......我想呵,想呵。感到火車跑得太慢了。怎麼還不到站吶。


紀念抗美援朝70週年徵文——在楊媽媽家過新年


▲楊宅的外貌

楊媽媽住在一座普普通通的院落裡。大門兩旁寫著學習英雄楊連第和將革命進行到底的硃紅色對聯。我剛剛跨進門坎,楊連第同志的愛人就從裡邊迎了出來,她對我們微笑著說:“快進屋裡坐,外邊冷。”見我坐下,又急忙拿煙沏茶。她是那樣高興、熱情,又那樣真摯。

我早就聽說過,她是個能幹的人,在工廠裡工作,聯繫群眾,團結工友,深受同志們的愛戴和尊敬,是個好黨員。她連續幾年被評為先進生產者,五好工人,還被選為區人民代表。

她經常給在部隊上的兒子長林寫信,鼓勵他、教導他做毛主席的好戰士,安心服役,不要掛念家裡,要記住奶奶、爺爺們的囑咐,好好幹革命,向爸爸學習,完成爸爸沒有完成的事業。

見了她,聽了區裡同志的介紹,使我想到,雖然我與楊大嫂不在一個戰線上,但是,她的模範事蹟教育了我,使我想到自己作為英雄連隊的一員,我到底做了些什麼呢?毛主席說,一個人的能力大小不同,可是隻要做到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那就是一個好同志,一個好的革命者,今後我一定要更好地按照主席的指示工作,向所有的英雄模範學習。

說話之間,楊連第同志的大哥、二哥都進來了,你一言,我一語,十分熱鬧。但是,卻不見楊媽媽的身影,我急切地問,“媽媽她老人家到哪兒去了?”楊連第同志的大弟弟回答:“媽媽帶著一幫小的看電影去了。我又問:“媽媽的身體好吧?”

“好!她老是越活越年輕,越活越硬朗,二哥剛說完,四嫂又插言道:“全家大大小小五六個孩子,都由她老照應、管教,簡直就像是我們家託兒所所長了,我說把孩子們送出去吧,可她老人家不願意,說她還能勞動,要把這些孩子管教好。


紀念抗美援朝70週年徵文——在楊媽媽家過新年


▲楊連第的母親丁義珍和妻子閻福珍

”聽著四嫂的話,我朝對面牆上看了著,嗨!這麼多獎狀,錦旗,有工廠發的,有公社發的,還有部隊發的,……心想:這一家子可不簡單吶,真是名不虛傳的全家紅呀!心裡這麼想,隨嘴說道,“你們家真是工、農、兵全有了,長林最近的情況怎麼樣?”

三哥說:“上星期他來了一封信,說是遵照奶奶的囑咐和他自己的心願,他給黨支部寫了超期服役申請,前幾天《天津日報》上,還說到他咧。”說著,他拿出一張報紙給我看,題目是:《我不當兵誰當兵》,這是多麼堅定,多麼豪邁的語言啊!

讀著報紙,我的心像浪潮翻滾,聽連里老同志給我們講,長林在他父親犧牲十週年紀念時,應邀到過我們連隊,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參軍時,年齡還不夠,可是他的決心大。入伍後的頭一年,就被光榮地評上了五好戰士。

我一口氣讀完了那篇文章,感覺渾身是勁,真是“父親英雄,兒好漢啊!”他連續四年被評為五好戰主,報上介紹他還是他們連隊學習毛主席著作標兵。這是多麼值得我好好學習的榜樣啊!

想著想著,忽然聽到一個老人的聲音:“哎呀!怎麼也不早點來叫我!“門簾一動,先跳進來個胖小子,揹著“刀”,拿著“槍”,隨後進來了一位老媽媽,不用介紹,她一定是楊媽媽了,媽三腳兩步走過來,兩手拉住我,兩眼喜悅地上下打量著道:“孩子,你才從連隊來吧!連隊首長和同志們都好嗎?”一句一句問話接連不斷,像是見著了久別的兒子一樣,媽媽把我拉著坐下掏出手帕,擦了擦眼晴,笑迷迷地看著我,一會兒,又用手摸摸我胸前的五好證章。

這時,我有好多話要說,但一下都湧上來,反倒講不出來了,她的眼神,彷彿在問我,你的學習、工作怎樣呀?我也靜靜地看她,我感到她就是我自己的親媽媽。

這時候,楊連第的愛人,雙手捧過來一杯熱茶給媽媽:又給我加了點開水,就靜靜地站在一邊。其他的人都坐在一旁陪著我和媽媽。

“快喝水,孩子。”媽媽親切地催促我。我這時心裡平靜了些,才理出了向媽媽的彙報頭緒。我說:“媽媽,全連同志叫我問您老好!叫我問您老有什麼困難沒有?”

紀念抗美援朝70週年徵文——在楊媽媽家過新年

▲這是人民政府給楊連第烈士家屬新建住宅

一聽見“困難”二字,她把右手一揚,笑著對我說:“沒有什麼困難,叫首長和同志們放心,我們一家都在工作,有啥困難。”說著,她又拉住我的手:“孩子,你看我們住的、穿的多暖和,這都是託毛主席的福!託共產黨的福!媽媽我咋能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沒有什麼困難。”

她大概是怕政府又要照顧她吧,最後加重語氣地說了一句“沒困難。”

經過區上時,聽區幹部說,原先她家的房子又舊又破,政府準備重修。人來看時,她不讓,說修補修補就行了。來人千解釋萬解釋,說是因為她家人多,地方也太小,另外,時常有客人來,路遠的也沒個落腳處,所以決定由公社派人來修,楊媽媽她們實在拗不過,最後答應了。但是以降低標準作為條件,只准修土牆茅草房。可是區裡研究,最後還是給她修成了這座磚牆瓦房,媽媽心裡實在過意不去,至今,還在唸叨這事呢。

她那半白的頭髮、滿臉的皺紋兒、手掌上的老繭,說明了她的勤勞,記載了她痛苦的前半輩子。她的眼睛不太好,那是由於萬惡的舊社會,榨乾了她的淚水。可是聽她那爽朗的笑聲和言談,看她那和藹可親老是微笑著的面容,你就會了解到她幸福的現在了。


紀念抗美援朝70週年徵文——在楊媽媽家過新年


▲1962年5月13日,紀念楊連第犧牲10週年合影。二排:於克法大校(左二),楊連第的父親楊玉璞(左三)、母親丁義珍(左四)、妻子閻福珍(左五)、次子楊長湧(右二);三排:趙元祥(左二)

我們連隊能上、能下、能去、能留的趙元祥同志曾經來過這裡,他常給同志們談起楊媽媽,說見了她老人家,你會更加痛恨過去萬惡的舊社會,更加熱愛我們這個時代,更加奮發努力工作了。

趙元祥同志八年如一日,忠心為黨,為人民,被樹立為鐵道兵的五好戰士標兵。就是因為他聽毛主席的話,不忘過去階級苦的結果,他說,楊媽媽對他的教育、囑咐,他永遠也不能忘記。我今天一見到媽媽,就感到趙元祥同志說的的確對。

“還沒吃飯吧!孩子。”媽媽問我,還不待我回答,她轉臉又對大嫂說:“長林他娘,飯做好了,端上來吧!”

楊媽媽是個直爽人,自己先脫了鞋上坑,盤腿而坐,又拉我坐在她身旁。說:“孩子,到了自個兒家了,隨便吃點,不要講客氣!”隨說隨給我遞筷子。

緊接著又給我挾了兩塊肥油油的紅燒肉,真使我應接不暇,“一定要吃飽。不夠,再煮。小夥子家吃長飯咧。現在不比從前媽媽我也養活得起你啦!”說著,她笑了。

我說:“媽媽,你老真是兒孫滿堂啊。”“誰說不是要是集合起來,怕夠兩個班了吧!”說完,她又笑了,大家也跟著笑了。


紀念抗美援朝70週年徵文——在楊媽媽家過新年


▲楊連第

轉眼間,只見她放下筷子,右手拂了拂額前垂下來的幾絲白髮,若有所思地說:“解放前,家裡人口沒這麼多,可天天鬧饑荒。大年三十晚,還喝乾野菜湯呢。冬天農閒,你大爺帶著老二他們,到河邊去破冰摸魚,指望能換幾個錢買點食鹽。

連第十五歲就自己謀生,在市裡一家鞋店當學徒,整日挨打受氣,把孩子折磨成了皮包骨。一九三七年,日本鬼子來了,更是作孽!大鬼子、二鬼子,一齊壓榨咱窮人。一次,老闆壓工資,工人們不願意。連第去找老闆講理,問為啥不發工資。話未了,老闆的兒子一刮民黨的一個什麼官兒像一條惡狼似地竄了上來,拳打腳踢,把孩子打得鼻子流血。……就這樣,他還用槍對著連第威脅咧。唉,那是什麼月年呀!咱窮人過年如過鬼門關,哪裡有咱的活路哇!……”

“媽您老甭說了罷,飯菜都涼了!”二哥對媽媽說。媽媽扯起衣襟,擦擦眼說。“嗨,我怎麼又說開這些了!”

我急忙說道:“媽媽,您老講得真好。您這是給我上課。我們家也是窮苦人出身。爸爸給人拉洋車,媽媽給人做老媽子,……受的苦也很多,咱們都是解放後才揚眉吐氣,翻身過好日子的呀。”

媽媽聽了我的話,說道:“你們還年輕,老一輩受的苦,可千萬不能忘記!”


紀念抗美援朝70週年徵文——在楊媽媽家過新年


▲1966年10月,北京市通州師範學校“紅色長征隊”隊員探訪楊連第家屬並在北倉照相館與烈士父親楊玉璞(右二)、母親丁義珍(左二)和妻子閻福珍(左一)合影留念。

她那語重心長的話,使我深受感動。是的,目前的國際形勢告訴我們,帝國主義,特別是美帝國主義,還在瘋狂地擴大戰爭,進行侵略。國內的反動派,臺灣的蔣介石,還想死灰復燃。修正主義也想搞垮我們,想麻痺我們,腐蝕我們。世界上還有三分之二的人沒有解放,我們怎能忘記過去啊!我是一個戰士,一個無產階級的戰士,我一定要好好完成楊連第同志沒有完成的事業,把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消滅光。

飯後,坐下來休息。楊媽媽仍然問這問那。她那些小孫子,在她身前背後嬉戲。先前那個小胖子,一下子撲倒在她的懷裡。媽媽摸著小胖子的頭說:“小不點兒,你不是吵著要當解放軍,為大爺報仇,打美國鬼子嗎?跟你叔叔走吧。”

小胖子瞪著大眼看看我,看看奶奶,又看看自己背的槍,嘿地笑了,媽媽對我說:“這小子就好要個槍、舞個刀的,趕明兒長大了也送他參軍去。”

二哥也說:“叫他當兵沒錯。也許能像他大爺那樣,當個人民英雄呢。”

媽媽說,“世上的財主老爺壞傢伙不完全消滅掉,咱絕對不能放下手裡的刀槍。咱這些小子,一個一個地都送到部隊上去。”


紀念抗美援朝70週年徵文——在楊媽媽家過新年


▲1964年初,揚連第連指戰員在密馬龍大橋工地合影

英雄的媽媽,英雄的一家,多麼有意思,多麼令人懷念,多麼使人難忘啊!臨別時,媽媽又對我說,“回去轉告連隊同志們,媽媽希望他們要聽毛主席的話,聽黨的話,練好殺敵本領,保衛咱人民的江山,建設咱社會主義祖國。”

離開楊媽媽家,我的思潮一直難復,想想在楊媽媽家裡的一切情景,想想楊媽媽的囑咐,想來想去,一個突出的思想更加明確起來:我下定決心,要幹一輩子革命,革命到底!

紀念抗美援朝70週年徵文——在楊媽媽家過新年

▲從楊媽媽家返京後,下午在天安門前留個影。

作者:李陽戰,李漢生的筆名,意為楊連第連的李姓戰士

責編:嚴京平《白浪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