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字的文章能帶來10萬元收入?學會這些,你也能做到

大家好,歡迎關注皮卡丘學院,跟皮老師學習自媒體寫作。

前幾日,業內流傳了一個神話:就是一位文案策劃專員發佈了一篇帶貨的推文,僅僅1600字的一篇文章,就給公司帶來了10萬元的收入。

很多剛剛接觸自媒體寫作的朋友,會覺得這是天方夜譚。實際上,如果你的文章足夠好,別說10萬元,100萬元都是有可能的。因為前期,你寫作可以拿到平臺獎勵和廣告收益,後期開通了商品功能,你就可以直接寫作帶貨,這個收益是無窮大的。

一篇好的文章就像一口泉眼,流出的收益他是源源不斷的。那麼我們如何去撰寫一篇高收益的好文章呢?今天皮老師從讀者的角度,給大傢俱體分析一下:

1600字的文章能帶來10萬元收入?學會這些,你也能做到

一、萬事開頭難,標題是關鍵

標題不吸引眼球,讀者就沒有點進去的慾望。你文章內容再好,都是零。如果大家經常去看那些閱讀量100萬+的文章,你會發現這些文章的標題,往往有幾個共同點:

1、他們一般是用第一人稱/第二人稱

給讀者親切感,讓讀者覺得身臨其境,同感同發,感覺自己就是主人公,這是第三人稱達不到的效果。

2、提出痛點,並表示可以解決

最容易讓讀者點進去看的文章,一定是關乎他的切身利益的,這個切身利益就是痛點。當你戳到了讀者的痛點,然後又告訴他你的文章裡面有解決的方法,他一定會點進去看。

這類標題切記“不要做標題黨”,不要標題信誓旦旦的說,但是內容根本就是空話,讀者會覺得被騙了,這是直接損壞你賬號口碑的。

1600字的文章能帶來10萬元收入?學會這些,你也能做到

3、糟糕的開頭,圓滿的結尾

人們總喜歡聽一些小白逆襲、苦難解決重見天日之類的故事,那麼你就去講這樣的故事,並且在標題告訴讀者,主人公一開始多麼痛苦,後來多麼快樂,多麼成功。

二、激起讀者的衝動感

為什麼雙十一某寶的訂單量那麼大?真的是有多麼便宜嗎?並不是,而是你的衝動感在作怪。對於我們文章的讀者,也是一樣的,你要用文章激發他的衝動感,讓他有立馬下單的想法。如果你的文字不能讓他衝動,產品再好,也賣不出去。如何激發讀者的衝動感?

1、戳痛點,讓讀者恐懼

講標題就跟大家說了要去戳讀者的痛點,但是那還不夠,我們要繼續戳。我們用真實的感受去戳他,比如一些做美容產品的,就經常給中年女性說,你是不是老被老公嫌棄?那還不是你不知道保養皮膚,你要是還不注意,你老公哪天出軌了都不好說。看上去有恐嚇的成分,但是這是事實,確實很多男人就是覺得老婆成了黃臉婆,然後要在外面找小姑娘。

2、給讀者一個好的預想

1600字的文章能帶來10萬元收入?學會這些,你也能做到

我們戳了痛點,讓讀者擔心、恐懼,這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的目的是讓讀者高興,於是提出瞭解決方案,也就是我們的產品。但是用了我們的產品,讀者能不能高興他自己不知道。我們就需要給他一個好的預想,讓他高興,一高興他就衝動下單了。比如上面的美容產品,你跟他說1個月之後,你皮膚就跟18歲小姑娘似的了,你老公巴不得看住你,怕你被別人搶走。

3、用對比給讀者一個選擇你的理由

當用戶有一個訴求,他就會去找他需要的東西,他會去貨比三家。那麼我們就要先入為主,去給用戶一個對比,我們自己講出來我們比其他品牌好的點,我們不如其他品牌的點,讓他看了我們的對比然後去選擇。比如說美容產品,我們的產品可能見效慢,但是我們產品沒有副作用,然後再比較我們的產品雖然貴點,但是我們的產品都是純天然的,不會傷害到你的身體等等。

4、數字暢銷法

數字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東西,你說你的產品賣的好,怎麼好?特別好,非常好,讀者他也感受不到。但是你說每年銷量連起來可以繞地球3圈,你說我每個月回購的客戶達到2000人,他是不是就能感受到你的產品到底有多麼暢銷?

5、給足讀者安全感

如果說前面的步驟,讀者還是沒有下單,大概是他還不太信任你,對你的產品還有顧慮。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給讀者安全感。這個安全感怎麼給?有2種方法:

1600字的文章能帶來10萬元收入?學會這些,你也能做到

①信任轉嫁

如果你的產品是由名人代言的或者名人使用的,那你就寫出來;如果你的產品獲得了什麼獎項,或者是得到了什麼認證,那你就寫出來。把用戶對你的不信任,轉嫁到對已知事物/人物的信任上去。如果前兩者你都沒有,那客戶用過後的評價總有吧?你去做個簡單的彙總圖,把這些擺出來。

②售後保障

如果你的產品是有無效退款的保證,或者說保修包換之類的保證的,那就在文章裡面寫出來。當讀者知道你的產品他買了,你可以給他退還,他就覺得是沒有後顧之憂的。為什麼某寶的銷量高?就是因為它有非常完善的售後保障。

今天的課程內容比較多,但是都是非常有用的乾貨,而且今天的課程非常完整,給大家講述了一整套帶貨文章的撰寫思路,希望大家合理運用到自己的文章裡面。

先別急著離開,關注皮卡丘學院,跟皮老師學習自媒體寫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