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地理環境孕育出馬其頓騎兵,跟隨亞歷山大東征萬里,縱橫歐亞

古希臘時期的馬其頓王國分為上馬其頓與下馬其頓。

其中下馬其頓地區在愛琴海岸邊,屬於地中海氣候,今天屬於希臘馬其頓省。

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既適合於農業生產也適合於牧草的生長。

而上馬其頓則在內陸地區,就是剛剛加入北約的北馬其頓共和國。

溫帶大陸性氣候與高地谷地地形則適合與遊牧業的發展。

兩種自然條件的結合為馬其頓王國提供了充足的戰馬資源,在此基礎上,馬其頓騎兵得到了充足的發展。

特殊地理環境孕育出馬其頓騎兵,跟隨亞歷山大東征萬里,縱橫歐亞

馬其頓王國

馬其頓騎兵編制是配合其獨特戰術而產生的

伯羅奔尼撒戰爭初期下馬其頓由馬其頓國王直轄,而上馬其頓雖然在名義上屬於馬其頓王國但是屬於半獨立性質。

因此當時的馬其頓軍隊主要來自於下馬其頓,以各部落貴族所率領的騎兵作為核心,被認為同希臘最好的騎兵一樣優秀。

公元前429年灑塔爾塞斯率軍侵略時,馬其頓人出動騎兵協助,所向無敵,號稱沒有人能抵擋這些勇敢的胸甲騎兵。

公元前432年帕迪卡斯二世與其兄弟菲力之間的戰爭則是馬其頓騎兵之間的對決,雙方在戰鬥中都使用騎兵進行作戰。

菲力二世到亞歷山大大帝時期是馬其頓帝國軍事力量的全盛時期,日臻成熟的軍事體系中馬其頓騎兵成為了重要的軍事組成力量。

菲力二世推進軍事改革,改進了軍隊的戰術;隨著馬其頓的擴張,很多非馬其頓民族納入馬其頓軍隊,使得馬其頓騎兵形成自己獨特而鮮明的戰術特點。

大放異彩的馬其頓騎兵在後來的亞歷山大東征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馬其頓騎兵的基層單位是200人組成一個騎兵連隊,每一連隊設置一名隊長。

每個連隊下屬四個分隊,每個分隊50人,設立一名分隊長。

50人的分隊在騎兵衝鋒時恰好能排列成一個類似三角的楔形陣,便於撕開敵人防線。

衝鋒時騎兵倒握騎槍,槍尖向下,衝鋒後騎槍脫手,使用短兵刃進行戰鬥。

追擊敵人時則通常排成矩形陣,儘量擴大追擊面。

在需要提高機動性的時候則使用菱形陣。

而與步兵協同作戰時,常使用的則是“砧錘戰術”。

砧錘戰術就是以步兵方陣為砧板,與敵軍進行近距離的壓制戰鬥,騎兵則利用機動性從側翼繞到敵軍背後成為戰錘,與步兵方陣前後夾擊敵軍。

亞歷山大東征後期,隨著戰線向東方的延伸,馬其頓軍隊開始逐漸的東方化。

亞歷山大大帝對於騎兵部隊的組織形式進行了改革,將兩個騎兵連隊合併,稱為騎兵營,設置了營隊長。

騎兵作為獨立的兵種設置有最高統帥,還有自己的後勤官員稱為騎兵秘書官,專門負責騎兵部隊的補給。

每一名騎兵則允許配備一名馬伕,專門負責照遼戰馬。

騎兵的裝備主要包括頭盔,最初是弗裡吉亞式,後期亞歷山大將頭盔改為了波奧蒂亞式。

甲冑則是短袖的束腰外衣外面配備重騎兵所使用的防禦胸甲。

長兵刃為騎槍,稱為“緒斯同”,這是一種裝有兩個槍尖的木質騎槍,很容易折斷。

短兵刃則是尖科庇斯刀,也有的騎兵配備的是直劍。

特殊地理環境孕育出馬其頓騎兵,跟隨亞歷山大東征萬里,縱橫歐亞

馬其頓重騎兵

馬其頓軍團中的三支重騎兵

馬其頓騎兵中最著名的戰力被稱為夥伴騎兵。在菲力二世統治初期他們的成員全部都是馬其頓貴族。

這些貴族深受國王的信任,平時是國王的朋友或侍從,戰時則作為國王的禁衛騎兵跟隨國王出征。

菲力二世時期夥伴騎兵的數目是600名,軍事改革後由於上層公民的加入,夥伴騎兵數量大增。到亞歷山大時期,編成為8個騎兵連隊,總數為1800人。

主力皇家連隊,由國王親自率領,人數是其他連隊的兩倍,在戰鬥之中作為先鋒衝擊敵陣,共400人。

其餘7個連隊由來自於王國內部不同地區的士兵組成,每個連隊200人,共1400人。

由於戰爭與行軍,夥伴騎兵隨時會經歷減員或擴編,因此連隊人數並非固定不變,最多時普通連隊可以達到300人。

亞歷山大大帝時期的夥伴騎兵由一名軍事將領統帥,亞歷山大大帝后來意識到部將掌握重權的威脅,在後期將夥伴騎兵的統帥改為了兩名。

夥伴騎兵的武器裝備主要是波奧蒂亞式頭盔、金屬胸甲、“緒斯同”長槍與“科庇斯”彎刀。

標誌為馬其頓式金邊紫色斗篷,戰馬附有豹皮墊子。

夥伴騎兵是重騎兵,在戰鬥中被部署在馬其頓軍隊右翼,主要任務是正面突擊敵軍步兵方陣或者是側翼迂迴實施“砧錘戰術”。

高加米拉會戰中,亞歷山大大帝憑藉著自己統率的夥伴騎兵,從右翼突擊攻入波斯軍隊陣線,威逼波斯王大流士的中軍陣營。

波斯王大流士在慌亂之中拋棄了大軍逃走使波斯軍隊喪失了戰鬥的意志,紛紛潰散。

夥伴騎兵的出色表現使馬其頓王國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以少勝多擊敗了波斯軍隊,最終滅亡了不可一世的波斯帝國。

馬其頓軍隊中第二重要的騎兵則是色薩利騎兵,因其成員均來自於色薩利而得名。

色薩利位於馬其頓西面,是今天的希臘色薩利大區,同樣盛產優秀的騎士和戰馬,在菲力二世擴張勢力獲得了色薩利統治權後,色薩利騎兵也成為了馬其頓軍隊體系的一員。

色薩利騎兵的加入豐富了馬其頓的騎兵戰術體系。

色薩利騎兵編制也是8個連隊,以1個連隊作為先鋒部隊使用,編制為有400人,其餘7個連隊每隊約200人,合計也是1800人。

色薩利騎兵的武器裝備也與夥伴騎兵相同但局部體現色薩利民族特色。

標誌為色薩利特有的深紫白邊斗篷和紅色束腰外衣。

色薩利騎兵在馬其頓軍隊中部署於左翼,但是由於色薩利人政治與社會地位低於馬其頓貴族,因此在軍隊中色薩利騎兵的地位也略低於夥伴騎兵。

色薩利騎兵主要負責防守馬其頓方陣的側翼,在敵方的騎兵從側翼向馬其頓步兵發起攻擊的時候進行防禦作戰。

有時候也會擔任突擊任務,喀羅尼亞戰役中,馬其頓軍隊正是憑藉色薩利騎兵的成功突擊,擊敗了強悍的底比斯聖團。

馬其頓騎兵編成之中除了這兩支主力騎兵之外,還活躍著一支同盟騎兵,做為整個軍隊的輔助部隊。

馬其頓王國的全盛時期,菲力二世與亞歷山大大帝不但是馬其頓的國王,還是希臘科林斯同盟的盟主,因此科林斯同盟之中的希臘騎兵也在馬其頓軍團的編成之中,稱為同盟騎兵。

同盟騎兵總數為600人,作為重騎兵參與戰鬥但並非騎兵主力,是希脂諸城邦為履行科林斯同盟的義務而被派出加入馬其頓騎兵的軍隊,故稱同盟騎兵。

同盟騎兵參與了亞歷山大大帝東征的多次重要戰役,被解散後許多人成為了僱傭兵。

特殊地理環境孕育出馬其頓騎兵,跟隨亞歷山大東征萬里,縱橫歐亞

夥伴騎兵

馬其頓軍團中的輕騎兵

亞歷山大在格拉尼卡斯戰役時據記載是率領著13個騎兵連隊渡河,然而夥伴騎兵按照編制只有8個連隊。

歷史記錄中提到了當時還有4個波多茉連隊連隊和1個派奧尼亞騎兵連隊與亞歷山大當時同在右翼。

歷史學者據此推測13個騎兵連隊是由8個夥伴騎兵連隊加上4個波多茉騎兵連隊和派奧尼亞騎兵連隊。

4個波多茉騎兵連隊由一名馬其頓將領負責統帥,屬於輕裝騎兵。在中譯版的《亞歷山大遠征記》中被譯為“偵察兵”。

“波多茉”的含義是“斥候”和“跑在前面”,屬於輕裝騎兵並主要用於偵查。

波多茉騎兵連隊在武器裝備上與夥伴騎兵不同,雖然也裝備著緒斯同長槍,也裝備了頭盔但是沒有護身胸甲,穿玫瑰色斗篷與束腰外衣。

他們常常和夥伴騎兵一同被提到,因此推測他們的出身應該也是馬其頓。

如果是由非馬其頓人組成的部隊,在稱呼上一定會反映出民族成分或來源的地域,如色薩利騎兵、派奧尼亞部隊、阿格里安部隊等。

他們在戰鬥中常常被部署在夥伴騎兵的一邊,格拉尼卡斯和高加米拉戰役之中,他們與夥伴騎兵共同部署在右翼。

公元前329年之後,波多茉騎兵從歷史記述之中消失,作為馬其頓人,他們被併入夥伴騎兵,用於補充東征之中損失的夥伴騎兵。

而且這時的亞歷山大大帝能夠在東方人中徵募輕騎兵用於偵查,這些本土騎兵更為熟悉當地地形氣候,具備了更高的偵查效率。

派奧尼亞騎兵連隊人數很少,與奧德里西亞騎兵合稱為色雷斯騎兵,他們的裝備與波多茉騎兵十分相似,也是作為斥候部隊使用的輕騎兵。

馬其頓軍隊中也存在著一些僱傭騎兵,高加米拉戰役中外籍僱傭騎兵與僱傭騎兵各有兩個連隊參戰,他們在馬其頓將領指揮下分別在左右兩翼參加戰鬥。

東征後期被解散的同盟騎兵中也有許多成員選擇了繼續以僱傭兵的身份繼續服役。

特殊地理環境孕育出馬其頓騎兵,跟隨亞歷山大東征萬里,縱橫歐亞

馬其頓騎兵

馬其頓騎兵的東方化與最終末路

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後期,隨著逐漸遠離馬其頓本土,兵源補給問題出現了。

為解決這一難題,亞歷山大大帝選擇讓一些被征服土地上的東方人加入馬其頓軍團,這其中也包括騎兵在內。

公元前330年馬其頓軍隊接收了300名來自呂底亞的騎兵,第二年接收了1000名來自呂西亞和敘利亞的騎兵。

入侵印度前,馬其頓軍隊中已存在大量東方人包括了東方的弓騎兵,巴克特里亞騎兵等等。

到達印度後,馬其頓軍隊的數量急劇膨脹,夥伴騎兵中波斯人所佔的比例不斷升高,甚至有了4個完全由波斯人組成的騎兵營。

軍隊東方化使馬其頓人十分的不滿,軍隊內部所產生的矛盾一度危及到了亞歷山大大帝的權威。

亞歷山大大帝英年早逝,他所創立的龐大帝國還沒有來得及穩定下來,因此很快就分崩離析。

繼承他身後事業的將領們被稱為“繼業者”,這些“繼業者”都出身於亞歷山大的軍隊之中,馬其頓帝國的軍事制度因此得到了繼承。

然而在“繼業者戰爭”中,馬其頓騎兵在軍隊中所佔的比例以及戰鬥中的作用卻出現了下降。

公元前3世紀末馬其頓系統的軍隊之中騎兵與步兵所佔的比例由亞歷山大時代的1:5下降到了1:8。

公元前301年著名的伊浦蘇斯戰役中,各方參戰總兵力達到了15萬5千人,而騎兵卻只有2萬1千名。

這是由於維持一支重騎兵所需要的巨大花費使亞歷山大的“繼業者”們無法承受了,因此“繼業者”們所統領的各國越來越重視步兵。

此後一段時期內,馬其頓騎兵的軍事技術一直沒有能夠得到太大的發展。

由於沒有馬蹬,騎兵在與越來越強的步兵進行作戰的時候越來越難佔到優勢。

特殊地理環境孕育出馬其頓騎兵,跟隨亞歷山大東征萬里,縱橫歐亞

羅馬重裝步兵

一個世紀後,羅馬重裝步兵橫空出世,這種堅不可摧的步兵軍團使東方希臘化國家的騎兵相形見絀。

此時騎兵的作用退步到進行騎兵與騎兵之間對抗,還有就是戰前偵查以及對步兵實施掩護。

由於不再承擔衝擊步兵方陣的任務,馬其頓騎兵在裝備方面開始變化。

與亞歷山大時代不同之處最大不同在於馬其頓騎兵開始裝備盾牌,同時依然保留了頭盔、胸甲和較短的“沙裡薩”槍。

羅馬帝國就此逐漸的興起,而希臘化國家則走向了的覆滅,。

曾經在歷史上大放異彩的馬其頓騎兵隨著希臘化國家的衰亡,逐漸走向沒落直到消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