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糖尿病知曉率尚不足40%,這些常識你是否知道?

我國糖尿病知曉率尚不足40%,這些常識你是否知道?

成為長者的依靠,我們一直在路上

糖尿病帶來的“沉重”,常常會讓患者喘不過來氣:每一次測量血糖就彷彿坐過山車;每一次聚會,吃個飯都會提心吊膽;老友相邀,也不敢放心大膽的去參加聚餐;糖尿病併發症讓生活越來越糟糕。


想必,和糖尿病奮戰多年的糖友們都有一肚子的委屈想要傾訴。今天(11月14日)是世界防治糖尿病日,我們來科普下什麼是糖尿病?糖尿病有哪些症狀?有什麼危害?日常生活中又該如何預防或者是降低血糖呢?人們對“糖尿病”的理解存在哪些誤區?

我國糖尿病知曉率尚不足40%,這些常識你是否知道?

什麼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時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


糖尿病分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多飲、多尿、多食和消瘦多見於1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介導的糖尿病;疲乏無力,肥胖多見於2型糖尿病,與遺傳因素、飲食因素及環境因素關係密切,有家族史及飲食不健康人群患病概率較高。

我國糖尿病知曉率尚不足40%,這些常識你是否知道?

怎麼判斷是否患有糖尿病呢?糖尿病患者血糖值可分為空腹血糖值和非空腹血糖值。空腹血糖值≥7.0mmol/L或餐後兩小時血糖值≥11.1mmol/L且伴有多飲、多尿、多食、消瘦的典型三多一少症狀,或兩次測量,空腹血糖值≥7.0mmol/L且餐後兩小時血糖值≥11.1mmol/L,不伴隨多飲、多尿、多食、消瘦的典型三多一少症狀,都可診斷為糖尿病

糖尿病有哪些症狀

除了去醫院進行血糖測試外,日常生活中,如遇到以下這些症狀,也要警惕是否是糖尿病找上門:

我國糖尿病知曉率尚不足40%,這些常識你是否知道?

1. 尿頻是一個比較明顯的信號。老人家如果早晚無時無刻都想著要去廁所,而且尿後很快又有口渴感,很有可能已經患上了糖尿病。


2. 飢餓感也是另外一個重要病狀。老年人一般來說食量會減少,可是長期有飢餓感覺且偏向糖分較高的食物,就需要多加註意了。

3. 體重發生變化。短時間變瘦或者發胖,都有可能是受到糖尿病的影響。

4. 皮膚搔癢乍看之下不像是嚴重疾病的表現,可是老人家經常要抓身體止癢的話,很有可能是因為已經患上了糖尿病。

5. 糖尿病也會使傷口不容易癒合,老人本來新陳代謝就緩慢,加上糖尿病的影響,傷口可能久久不能康復。

6. 老年男性性功能一般也逐漸衰退

, 可是如果發現完全陽痿的話,很有可能就是患上糖尿病。

7. 人老了,視力會有所衰退,當眼睛出現視物模糊時,不要一味以為是眼科疾病,這種症狀也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狀。據國外眼科博士指出,罹患糖尿病會使血液中的葡萄糖值上升,出現眼球歪斜從而影響視力,長期的視物模糊要警惕2型糖尿病

8. 喉嚨乾燥似火燒,喝水喝不停,排尿也變得頻繁。如此惡性循環,身體會始終處於缺水狀態,使得人坐立不安,這有可能是糖尿病在作怪,煩渴多飲也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狀之一。


糖尿病容易找上哪些人?

糖尿病不會無緣無故的找上門,那麼,哪些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呢?

1.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中有患糖尿病者,即為有糖尿病家族史。2型糖尿病的患者1/3的後代將表現為糖尿病或糖耐量異常;雙親患有2型糖尿病,估計其後代到60歲時,糖尿病發生率約為50%,另有12%伴糖耐量減低;母親患糖尿病的遺傳傾向高於父親;有糖尿病的父母所生子女,糖尿病的發生年齡早於無糖尿病的父母所生子女。

2. 超重肥胖人群。2型糖尿病發生的危險性與肥胖呈正相關,肥胖的病程越長,程度越重,患糖尿病的危險就越高,尤其是腹型肥胖(男性腰圍≥90釐米,女性腰圍≥80釐米)患2型糖尿病的危險性更大。

我國糖尿病知曉率尚不足40%,這些常識你是否知道?

3. 高血壓和高血脂患者。高血壓和高血脂算是糖尿病最好的朋友了,是患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因為這些疾病都有胰島素抵抗,同屬於代謝綜合徵。

4. 中老年人。人到中年以後,各種臟器漸漸老化,細胞功能逐漸衰退等,使得這部分人容易患糖尿病。年齡40歲以上就應該每年檢查尿糖、糖耐量、血糖、血脂、血壓等,這對糖尿病的早期發現很重要。

5. 吸菸、缺乏運動、生活壓力大和精神持續緊張者,也容易搭上糖尿病的戰船。

6. 有高熱量飲食習慣的人。攝入高熱量及結構不合理的膳食而體力活動不足,易導致肥胖及降低胰島素敏感性,可促進糖尿病的發生。

7. 長期接受抗精神藥物或抗抑鬱藥物治療的患者

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很多人認為糖尿病無痛無癢,沒感覺,所以就沒有危害,事實可不是這樣的!糖尿病的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我國糖尿病知曉率尚不足40%,這些常識你是否知道?

1. 對腎臟的危害

因為高血糖、高血壓及高血脂,腎小球微循環濾過壓異常升高,促進糖尿病腎病發生和發展。早期主要表現為蛋白尿、浮腫,晚期發生腎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2.對心腦血管的危害

心腦血管伴隨症狀是糖尿病致命性伴隨症狀。主要表現於主動脈、冠狀動脈、腦動脈粥樣硬化,以及廣泛小血管內皮增生及毛細血管基膜增厚的微血管糖尿病病變。血管收縮與擴張不協調,血小板粘聚,脂質在血管壁的沉積,形成高血糖、高血脂、高粘血癥、高血壓,致使糖尿病心腦血管病得病人數和死亡率呈上升指數。

我國糖尿病知曉率尚不足40%,這些常識你是否知道?

3. 對神經的危害

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之一,是糖尿病致死和致殘的主要原因。


4. 對眼睛的危害

糖尿病的高血糖狀態能夠損害視網膜血管,導致血管閉鎖,視網膜組織缺氧,從而視網膜出現微血管瘤、水腫、滲出、出血、新生血管以及玻璃體增殖性病變等一系列病理改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與糖尿病性白內障為糖尿病的危害眼球的主要表現。輕者的糖尿病患者的視力下降,重者可引起失明。

5. 對物質代謝的危害

由於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相對或絕對缺乏,引起糖代謝嚴重紊亂,脂肪及蛋白質分解加速,酮體大量產生,組織未及氧化,肺及腎也未及時調節排出酮體,血酮濃度明顯增高,出現酮症酸中毒和高滲性非酮症昏迷,病死率極高。


6. 急性伴隨症狀

糖尿病危害還包括急性伴隨症狀,尿病合併感染:得病人數高,兩者互為因果,必然要兼治。常見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和肺結核、泌尿系感染和皮膚感染。


危害還在於糖尿病高滲綜合症:多發生於中老年,半數無糖尿病史,臨床表現包括脫水嚴重,有時可因偏癱、昏迷等臨床表現而被誤診為腦血管意外,死亡率高達50%。


7. 乳酸性酸中毒危害

主要是由於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相對或絕對缺乏,脂肪及蛋白質分解加速,酮體大量產生,組織未及氧化,肺及腎也未及時調節排出酮體,血酮濃度明顯增高,出現酮症酸中毒和高滲性非酮症昏迷,病死率極高,需緊急救治。

病人多有心、肝、腎臟疾病史,或休克、有感染、缺氧、飲酒、大量服用降糖靈史,症狀不特異,死亡率高。

此外,糖尿病容易引起呼吸系統、泌尿系統、消化系統的疾病及皮膚等感染,糖尿病神經病變可引起周圍神經炎,胃腸功能紊亂,尿瀦留、尿失禁,男性陽萎,女性月經失調,性冷淡,此外指甲、口腔、牙齒、骨關節等亦可發生病變,因此糖尿病的危害性不容忽視。

如何預防糖尿病

1. 拒絕肥胖,健康飲食和運動

糖尿病高發,肥胖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其中推波助瀾。肥胖能使胰島素“磨洋工”,無法達到降糖效果,從而導致糖尿病。所以需要培養健康均衡的飲食習慣和合理的運動來拒絕肥胖。


日常飲食可多吃全穀物,比如:大麥、小麥、玉米、燕麥、蕎麥和高粱等,可以減緩人體吸收碳水化合物的速度。也可以多吃些豆製品,大豆中的大豆異黃酮有助於降低血糖水平。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可以多吃些山藥、桑葉、菠蘿、蕨菜等,或能助患者平穩降血糖。


另外,每天的早餐一定要吃。吃早餐有助於增強飽腹感,進而控制午餐和晚餐的攝入,一定程度上也能防止超重;還可以每天喝點綠茶,有助於去除體內危害健康的自由基。同時,綠茶還有助於保持血糖穩定,預防或控制糖尿病病情。

預防糖尿病,絕對不能吃白糖、紅糖、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如果糖、糕點、果醬、蜂蜜、蜜餞、 冰激凌等。

積極的運動可以改善胰島素的敏感度,不但增加熱量消耗,並促進糖分、脂肪的代謝,還能避免身體脂肪的累積。

2. 在家吃飯

哈佛大學一項研究發現,一週在家吃晚餐5~7次的人,比起一週只在家吃兩次晚餐的人,患糖尿病的幾率降低15%。因為餐館飯菜油鹽太重了,長期攝入過多的油鹽,會導致高血壓、胃癌等等疾病,也會讓你的體型變胖,誘發糖尿病。

我國糖尿病知曉率尚不足40%,這些常識你是否知道?

3. 戒菸酒、不熬夜

吸菸會引起咳嗽、支氣管炎、肺氣腫和肺癌等疾病;喝酒不利於血脂控制,增加肝臟負擔,長期飲酒容易引起脂肪肝和肝硬化,喝酒還引起肥胖。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和卡塔爾的研究專家發現,睡眠不足會增加患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風險。欠上短短30分鐘的“睡眠債”,就可能對肥胖和胰島素抵抗產生顯著的影響。


4. 經常曬太陽

常曬太陽而攝入足夠的維生素D,有助於增加胰島素的分泌量。

我國糖尿病知曉率尚不足40%,這些常識你是否知道?

5. 定期監測

具有家族史,高血壓或體重超標人群,應每年驗血,並諮詢醫生,即使化驗結果正常,也不能掉以輕心。如果已經處於糖尿病前期(即血糖有點高,但又達不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建議每一至兩年就要檢測一次血糖水平。


糖尿病的常見誤區


誤區一:糖尿病主要是由吃甜食太多引起的

真 相:糖尿病是一種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長期共同作用導致的慢性全身性的代謝性疾病。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包括遺傳、高熱量、高脂飲食、體力活動過少、肥胖、年齡增加、心裡壓力等。


誤區二:年輕人不可能得糖尿病

真 相:糖尿病已有年輕化的趨勢,年輕人也需要重視糖尿病的預防。定期體檢有助於糖尿病的及早發現和早期治療。


誤區三:沒症狀就不是糖尿病

真 相:多尿、多飲、多食和體重減輕的症狀,不是所有的患者都會有此表現,部分患者只會有其中一個或兩個表現,也有一部分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沒有任何症狀。


誤區四: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

真 相:糖尿病患者可以吃含糖量較低的如蘋果、梨、桃等,同時量不宜太多。進食水果的時間應選擇在兩餐之間或運動後,吃水果應適當減少主食的量。

誤區五:不吃主食血糖就不高

真 相:長期不吃主食,會導致胰島β細胞功能減退、胰島素分泌減少。控制飲食應做到控制總量、合理分配,營養均衡。

誤區六:無糖食品不用控量

真 相:市場上出售的無糖食品大多數是“未添加蔗糖食品”,不是真正的“無糖食品”。比如:無糖糕點的原材料為麵粉等碳水化合物,依然會使血糖升高。

我國糖尿病知曉率尚不足40%,這些常識你是否知道?

誤區七:血糖控制的越低越好

真 相:血糖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不能過高或過低。血糖控制的好,可以減少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血糖過低則會出現低血糖症。

誤區八:糖尿病監測只需要檢測血糖就夠了

真 相:監測糖尿病血糖控制情況的主要指標,包括: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是長期血糖控制的最重要的評估指標。


預防糖尿病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願天下長者,都能遠離糖尿病的困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