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配置一类资产,能让家长在越来越重的教育投入面前,胜人一筹

良好的教育被认为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国家未来的有效途径。如何更为高效地为子女储备教育金,成为很多家庭关注的重点。

日渐丰富的教育内涵

可能很多人认为教育金就是用来应对未来教育费用的增长。我认为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且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财政在教育领域的投入也与日俱增,2018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4.6万亿同比增长8.39%。

多配置一类资产,能让家长在越来越重的教育投入面前,胜人一筹

根据国家对教育改革的发展规划,未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将继续保持占GDP4%以上。不仅要完成教育脱贫攻坚战,更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因此普通家庭完成子女各级教育的财务压力并不大。

真正让家长感受到压力是我们对教育内涵的丰富化。更多家长意识到子女的培养不能局限在读书,而是从多个方面发掘小孩的潜力,培养他们更多的兴趣和爱好。从2017年一份关于中国家庭基础教育支出统计报告可以看出(虽然统计结果有争议,但已是目前最为全面的一次统计),父母为子女提供校外教育的费用并不少,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比例会更高。我们发现除了读书这个兴趣不需要花钱,其他兴趣爱好几乎都是用钱培养出来的。

多配置一类资产,能让家长在越来越重的教育投入面前,胜人一筹

与此同时,教育国际化也日益成为中国家庭的可选项。据国家教育部统计,2018年我国出国留学总人数达66.21万人,其中59.63万人自费留学,占比90%。

多配置一类资产,能让家长在越来越重的教育投入面前,胜人一筹

从留学的年龄来看,低龄出国读书的比例逐年增加,出国留学读本科的越来越多。在经济发达的北上广深,时常会听到某些名牌高中有不小比例的毕业生拿到国外大学录取通知书。

多配置一类资产,能让家长在越来越重的教育投入面前,胜人一筹

规避风险储备

教育费用的支出具有刚性,即当小孩到了读书的年龄就必须支付相关的费用,否则就会耽误子女的教育。结合我国教育制度及福利,采用定期储蓄和保险年金方式是最为稳妥应对刚性教育学费支出的方式。而在利率不断下行的今天,银行定期存款在教育储蓄增值方面明显能力不足,而不少保险年金可以实现年化收益突破4%的复利效果,因此我们以教育年金保险产品为例进行说明:

**大学教育金年金保险,这是一款为大学,研究生学历教育计划的产品。

为0岁男宝宝投保,年缴2万,缴5年为例

总保费:10万

基本保额为:14356元

保险利益:小孩18-21周岁时,每年收到保险金14356元,22周收到保险金10*150%=15万

这样种储蓄计划具有100%的确定性,不会受市场利率的影响,也没有投资风险。


进取型储备

正如前文所述,校外教育支出在逐年增加,为子女提供国际留学教育的需求也在提高。因此仅靠保守型的保险计划,几乎是无法满足父母的教育规划支出。寻找符合家庭财务状况、具备更高收益潜力的理财计划应该及时实践。我们以代表中国股市的沪深300指数、代表债市的中证全债指数、成立超10年的偏债基金和偏股基金为例,做收益回测,结果如下图。

多配置一类资产,能让家长在越来越重的教育投入面前,胜人一筹

假设我从2010年1月1日开始,每年投入1万元买上述四支产品(沪深300和全债指数则以对应的指数基金),连续10年,直到2020年1月1日全部取出,结果最为保守的理财(买全债指数)也有30%的绝对收益,年化收益率达5.79%;最高的收益则是偏股型基金实现本金翻倍,年化收益达16.54%。

当然这种回测用已知结果来往回推,无法代表未来的收益,其中两支基金也是经历10多年市场风浪幸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优质基金。但依旧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将部分资金投入权益类资产,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中是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率。


保险+权益是好搭档

在国家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家庭完成义务教育已经不成问题。但父母希望子女获得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和兴趣爱好的培养,则需要增加更多的投入。

通过教育年金可以确保子女在未来确定拥有一定数额的教育专用资金,无风险地解决未来高等教育阶段的学费、生活费问题。

当要为子女提供更多兴趣爱好的培养、专项培训和国际教学时,不仅需要父母通过工作创造更多的财富,也需要运用适当的理财产品来提高储蓄收益。以当下的经济环境,通过公募基金产品来投资国内资本市场,以获得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红利是正当时。

同时建议避免固定收益型态的非标准化债权产品,在全球利率接近0,国内利率逐渐下行的阶段,高固定收益债权产品都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