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祕籍:決勝期權的關鍵什麼?

倉位管理之於交易系統,正如配比劑量之於診治藥方,策略正確但倉位失調,一如選藥對症而劑量不當,輕則功效大減,重則招致慘敗。

由於期權的槓桿特徵,風險控制與倉位管理就更重要了。

首先大家要理解的是期權的倉位是什麼?

其實就是投資者買入期權的資金與拿去投資的資金比例。

比方說現在我有10萬的閒置資金用來投資期權,我將其中的5萬元拿來做投資資金,買入期權合約,這樣子倉位就是50%。假如倉位太重,那麼一旦期權合約的標的品種價格往自己的預期走了,就能夠獲得鉅額盈利;但是,如果期權合約的標的品種價格走勢與自己預期方向相反,那麼相對應的,我們的資金也會收到嚴重虧損。

不要小看倉位的大小,這其實也是一種學問,如果倉位太小,那麼期權合約的標的走勢符合預期,可能大家就會後悔為什麼當時沒有多買;而一旦背離,又會覺得還好當初買的不多。

那我們現在就來講一下做期權,如何去控制倉位和管理資金。

我給大家梳理了四點,可以作為我們去管理期權倉位的依據,如果大家有什麼疑問或者補充,可以隨時提出來。


一、根據資金定倉位:

倉位是根據個人資金的情況而論的,所以每個投資者的倉位都是不一樣的。大家肯定都在論壇、微博或者群裡看到一些“大佬”,說自己幾成的倉位,獲利多少,

認為說的不錯就把自己的倉位也設置成了相同的大小,但這其實是非常不正確的,別人的不一定適合你。

理論上來講,一般開倉不要超過3層,等待行情的調整再進行適量的加倉。如果資金量比較大,要儘量避免重倉,特別是不能滿倉。對於資金投資量不多的投資者而言,可以根據個人承受風險的能力與對行情的預判合理的略重倉於大資金的投資者。


二、根據標的點位定倉位:

買賣期權合約之前,投資者都需要預測未來的行情走勢,看漲、看跌、震盪,都要有一個預判。

我們來舉個例子,假如我買入了認購期權合約,而此時的標的走勢是上漲,並且處於高位的狀態。如果我手中還持有多張單子,那麼就要進行減倉,輕倉操作接下來的行情,越是往上漲,倉位就要逐步往下調;同樣的,當標的走勢在確定行情的低位時,我就可以適量加倉。


三、根據漲跌預期幅度定倉位:

我們知道,每個期權合約對應的是不同的行情波動,因此每份期權合約的價值也不一樣。

假設現在是小行情,那麼你買入虛值合約不一定能賺錢;如果是大行情,又擔心錯過虛值合約的高槓杆倍數帶來的收益。有了以上這個顧慮,我來說一下我的建議,我們可以在確定行情方向預期但並不能有效判斷波動幅度大小時,採取不同倉位同時買入實值、平值、虛值不同幾個合約,這也叫做“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當預知有一些重大消息面將會影響時,可以平值或虛值倉位大一些,如果反應平平,那麼實值倉位大於平值或虛值,甚至儘量不開虛值。

這個方法是完全根據標的品種的行情趨勢來定的,假如行情往對我們不利的情況發展,那就要懂得取捨,及時止損以免被套。


四、根據目標合約價格定倉位:

除了以上幾點需要考慮外,還要考慮目標合約的價格,根據合約價格確定倉位輕重。對看好的合約,需要考慮剩餘時間和隱含波動率,隱含波動率是高是低,時間價值是否還很多,我們都知道時間價值會流失,而波動率如果下跌則會加速時間價值的流失。

所以當你繼續持有或者繼續看好的情況下,價格越處在越高越要輕倉,低位可以適當重倉。當然,重倉不推薦,分批加倉比較合適一點,能把風險降低。不要別人說了什麼,就人云亦云跟著別人走,一下子就下大手筆,而是一步步進行。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條,要因人而異,根據個人的操作風格來合理控制自己的倉位。和期貨一樣,如果倉位控制好了,操作起來不僅可以做到進退自如,得心應手,而且心情也會變得非常愉悅。為什麼市場的波動變化那麼快,但始終有投資者可以跟得上它的腳步,就是因為合理的倉位控制。

我們通常說,儘量做自己熟悉的行情,永遠不要重倉或滿倉。期權交易也是如此,看不懂的行情儘量管住手,空倉觀望也是一種不錯的策略。看的準的行情可以適當倉位重一些,才能做到虧的時候少虧,賺的時候能利潤大一些。整體下來才能實現不錯的獲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