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姍姍、包文婧:你笑我沒有自理能力,我同情你為愛如此卑微

用美貌去征服,用智慧橫行霸道

袁姍姍、包文婧:你笑我沒有自理能力,我同情你為愛如此卑微

我是喵姬


文/多媽牛寶

最近一期的《我家那閨女》,袁姍姍因為家裡太亂而被眾多網友吐槽,包文婧作為嘉賓去她家做客。

在鏡頭下,凌亂不堪的衣櫃,琳琅滿目的化妝品胡亂擺放在一起,浴缸邊上來不及整理的衣服,堆積如山……


袁姍姍、包文婧:你笑我沒有自理能力,我同情你為愛如此卑微


這一場景讓大家都感到目瞪口呆,連坐在演播廳的袁爸爸也不禁直冒冷汗。


袁姍姍、包文婧:你笑我沒有自理能力,我同情你為愛如此卑微


在整理的間隙,包文婧對袁姍姍說:“雖然你現在在卷你的襪子,感覺不到浪漫,可是如果以後你處了一個男朋友,他問你襪子在哪兒放,你能驕傲的告訴他在第幾格,他看見了豈不是很愛你。”

袁姍姍一臉茫然的問:“襪子找不著了就去再買一雙,他怎麼自己不整理?非要讓我整理?”

包文婧說:“這就是愛啊,你愛他才願意為他做的。”


袁姍姍、包文婧:你笑我沒有自理能力,我同情你為愛如此卑微


顯然,生活方式所帶來的思維差異,讓兩個女人的愛情觀產生了偏見和分歧。

在標準的社會認知下,如果不隨主流的喜好去做自己,似乎愛情和生活都難逃被否定和被嫌棄的命運。

雖然她們都在堅定遵守著各自內心的秩序,可是,誰又能說自己就是完全正確的?

有時候,生活並不是給了一種模板,而是給出了很多種可能。因為,總有人在走那些少有人走過的路。

在愛情裡,有些付出只會感動自己

包文婧自曝是自己追的包貝爾,求婚也求了好多次,十年的感情在她鍥而不捨的努力下,終究獲得了圓滿。


袁姍姍、包文婧:你笑我沒有自理能力,我同情你為愛如此卑微


可是在愛情裡,自卑的那顆種子卻早已生根發芽,她曾在節目中哭訴婚後一直婆媳不和,包貝爾也很少和她談工作上的事,而她只能選擇沉默,忍受著常被忽略的感覺。


那些難言的痛苦,讓她決定付出一切來換回應有的理解。所以,生活成為了她表白愛意的最好手段。她的用心和努力都在為這份愛加持著砝碼,讓愛的天平不斷往自己這邊傾斜。


在愛情裡,或拼盡全力,或隨性而為,每個人都有著愛與被愛的權利,沒有所謂的對錯。


可是,愛情就是一件很奇怪的東西,它並不意味著有付出就會有回報,也不會單憑細節和感動就能輕易做出抉擇。


愛情變成了一件衡量利弊得失的無形資產,所謂的付出,是否能夠得到彼此的認同,又能否帶來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


販賣美好愛情的人,一定懂得真正的取捨。


而如今,我們不得不承認,愛情早已過了那個轟轟烈烈付出的時代,愛似乎變得更為利己了。

一邊害怕付出讓自己多了無謂的損耗,一邊又在爭分奪秒的創造利益最大化。於是,愛情便成為了最容易被犧牲的產物。


袁姍姍、包文婧:你笑我沒有自理能力,我同情你為愛如此卑微



如果愛情都給不了想要的生活,那麼一個人豈不是更不容易達到幸福的頂端?

如果在愛情裡失去了原本的快樂,誰又會願意去揹負一段心力交瘁的感情?


在愛情中做太多感動自己的事,倘若遇對了人,那就是彼此心中一段最美的回憶。

如若所託非人,那麼便是一場虛耗的煙火,灼去你心頭的萬般好,讓你傷了心、亂了意。


值得你付出的人,哪怕你做一件小事,他都會銘記在心底。

不值得你付出的人,哪怕你做再多也無濟於事。

因為,來之不易的感動,到頭來卻讓無盡的失望粉碎。

女人想要的優越感

並不是一段婚姻就能給的

節目中,當袁姍姍意識到自己引以為傲的生活被人輕易否定時,內心的失落和茫然不禁湧上心頭,難以遁形。

她在節目中坦言:“我在思考,為什麼我的生活大家都看不上,我覺得我過的挺舒服,一點也不孤獨,可是我這樣的生活,是不是對自己不夠好,對身邊的人也太自私了?”


袁姍姍、包文婧:你笑我沒有自理能力,我同情你為愛如此卑微


其實說到底,袁姍姍可以接受大家吐槽她家亂,卻無法淡定去認同自己的生活方式是錯的。

畢竟她多年來的習慣,讓她已經對這樣的生活產生了足夠的依賴和安全感,自由和舒適是她唯一的要求。


不同圈子裡的人,都有著各自生活的標準程式。強加在他人身上的,除了難掩的熱心腸外,還有一點不易察覺的優越感。


已婚女人和單身女人比家務能力,單身女人和已婚女人比自由,根本不在一個緯度上的較量,其實根本沒有任何的借鑑意義。

婚姻的確能改變一個人,但是單身也並不代表著頹廢和將就。


有些事情是在既定的時間和環境下,才能夠得以實施。有些事情是必須要自己親身經歷過,才有一定的發言權。


勿要妄自菲薄,也切莫黯然神傷。

生活本就不是非黑即白、非對即錯的一個過程,它唯一能讓你確定的,是你的心是否享受到了真切的歡喜。

那些生命裡最原始的衝動和熱愛,是否能恣意生長著,支撐你勇敢又自在的走下去。


袁姍姍、包文婧:你笑我沒有自理能力,我同情你為愛如此卑微



女人之間的優越感,並不是一段婚姻或感情就能給予的。它是由內往外散發出的自信和魅力,是堅定果敢的那份決心,是無論怎樣,都不會失去自我和真我的那份初心。

奈何女人總歸是愛攀比的,骨子裡的傲嬌輕易不會放任他人來評判。即便婚姻和愛情是件冷暖自知的事,但依然阻止不了總有女人將其視為榮耀的勳章。

幸福與否,真的不僅僅是依靠一段親密關係去維繫的,而是關乎於自己對愛的理解,以及愛人和自愛的能力。


哪怕只是一個人生活,只要體驗過真正的幸福,才會在愛情來臨時,有足夠的輕鬆的底氣和心態去迎接一場戀情。

如果自己活得謹小慎微,難以在生活中體會到更多的快樂,又怎會將幸福寄於一段未知的關係?


姑娘,如果真的想要優越感,那不如自己去努力爭取。

比起較真

不如學會接納生活的無數種可能

我們總是說真正的成長,是讓我們變成一個大人,做一個心裡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也能面對一切的煩惱和焦慮,堅強又隱忍的成年人。


可是,我們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正如蔡康永所說:“我們的文化過度推崇容忍,結果每個人都活成了一個大佛,這讓我們對很多事很冷淡。過度容忍會導致不在意,不在意會失去對生活的熱情。”


如果一個人想要往正確的社會秩序所靠攏,那麼他勢必要學會妥協和容忍。


袁姍姍、包文婧:你笑我沒有自理能力,我同情你為愛如此卑微


到了合適的年齡,不去追究愛情和三觀,只查詢符合的硬核條件。在職場上熟練運用各種規則和技巧,在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也處理的遊刃有餘。


成熟的標誌是你不再學著質疑和反抗,從成功堆裡找經驗,求捷徑。


我們總要放棄一些本真,才能換取生活裡過得不錯的資本。那些被磨去的稜角,穿透的不僅是殘酷的真相,還包涵著對生活的一絲熱情。


以前,我們習慣於被這個社會改變,而現在卻有很多人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改變著這個社會。為什麼我們能接受一切物質上的改善,卻無法接納不同的想法和活法?


當物質上的充裕或自足已經能夠解決日常的生活時,很多人都在重新思考著自己的人生,按部就班或者尋求新的生活,選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是當你回過頭依然不後悔最初的決定時,那麼它就是最好的選擇。


有人辭去工作去旅行,有人去貧困山區支教,有人為社會底層群體做法律援助,有人活得艱辛不易,有人活得百感交集......

在生命的旅程中,即便是那些停下來兜兜轉轉的人,我們也沒有任何權利去對他指手畫腳。

因為人生本就是修行,沒有跋涉,也有歷練在心。


我們常常善於評價他人,卻難以改變自己。因為任意的評判太容易了,當你品頭論足別人的狀況時,每個人也都掩藏著自己的不完美。

人生哪有什麼必須要走的路,只不過你看到的風景和別人的不一樣而已。只要有心,人生處處都是美景。


最終在人生跑道上的,只有當下的心境,過得舒不舒心。哪怕再多的阻撓和困難,也不會讓你失意萬分。

活得自在灑脫一些吧,姑娘,真正能夠讓你較真的,只有你自己而已。


袁姍姍、包文婧:你笑我沒有自理能力,我同情你為愛如此卑微


每一種生活都值得我們去欣賞它的美,每一種活法都值得我們去尊重。因為,任何的對錯,終究敵不過這一句:

我喜歡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