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軍大業》觀後感——美好生活來之不易,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無意間刷到《建軍大業》中歐豪(葉挺)的小視頻,被他的豪邁熱血給吸引了,然後看評論才知道電影是叫《建軍大業》,於是趁著空閒科普了自己一番,順便下載連夜看完,看完後感觸挺多。


《建軍大業》觀後感——美好生活來之不易,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建軍大業》(英語:The Founding of an Army),是一部於2017年上映的中國電影,是為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週年而製作的獻禮影片。該片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博納影業集團、南昌廣播電視臺、八一電影製片廠、上海三次元影業、英皇影業有限公司、太陽娛樂文化有限公司和寰亞電影製作有限公司共同出品。故事聚焦於1927年由中國共產黨發起的南昌起義,電影於2017年7月27日在中國大陸上映,2017年8月3日在香港上映。

《建軍大業》觀後感——美好生活來之不易,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劇情主要內容是:1927年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導致國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大革命也從勝利走向失敗。在共產黨員、國民黨左派以及革命群眾被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大肆屠殺期間,共產黨人總結了經驗教訓,決定獨立領導武裝鬥爭和創建革命隊伍。由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等人在8月1日發起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毛澤東和盧德銘也於9月9日在湖南東部和江西西部發動秋收起義。一幕幕波瀾壯闊的戰役和動人心魄的革命歷史也由此展開。

《建軍大業》觀後感——美好生活來之不易,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開場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都是血的教訓,成千上百的人民群眾黨員在無情的轟炸下支離破碎,看著都不知不覺流淚,那一刻,慶幸我們出生在和平時代,我也為那些逝去的英靈默默哀悼,是他們的鮮血才有了我們今日的美好生活。

影片有三個地方最讓我感動,第一個是毛澤東主席回湖南後離別妻子兒子的場景,他轉身離開,兩個大兒子哭著使勁叫爸爸,小兒子被妻子抱手裡懵懂無知地嚎啕大哭,妻子忍著別離相思之苦,叫他別回頭。 這一刻特別感動,感動於他們為了革命舍小家顧大家,不畏生死奮勇在前線的勇氣和決心,更是感動於革命者家人在革命背後忍痛別離的默默支持,可見現在我們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


《建軍大業》觀後感——美好生活來之不易,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第二個場景是朱德率3千人死守三河壩,以3千人抵抗錢大鈞部隊的3萬人,在最後一天,錢大鈞的部隊發起總攻的時候,朱德需要留下部分人員嚴防死守,士兵們一個個自告奮勇的要求留下來,你爭我搶的場景不得不讓我動容,為了革命,捨棄自我;為了同志,不顧生死。還記得影片中朱德對蔡晴川說的那句:“做勇士,不做烈士。”最後留下的他們做了勇士,也做了烈士,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與信仰與錢大鈞的部隊同歸於盡了,為先行軍爭取到寶貴的時間。

《建軍大業》觀後感——美好生活來之不易,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第三個是最後朱德率殘餘部隊追上先行部隊,並整合部隊前往井岡山與毛澤東率領的部隊會師的場景,喜悅和激動通過銀屏淋淋盡致的展現了出來,而其中蘊含的意義也是不言而喻,感動到不由言說。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岡山會師後這部電影也到了尾聲,電影很短,兩個多小時就結束了,但這段歷史卻很長,他們的精神更值得我們去學習。

《建軍大業》在我看來是一部好的影片,它的展現讓我們牢記中國革命的鬥爭史,牢記革命先烈為了人民為了革命的犧牲和戰鬥,讓我們懂得今日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更應該珍惜,當然他們的精神將砥礪著我們不斷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