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開戰臺灣能動員多少人?國民黨女議員爆臺軍內部數據


兩岸開戰臺灣能動員多少人?國民黨女議員爆臺軍內部數據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道,大陸軍機近期時不時頻繁繞臺、演習,軍事衝突可能性升溫,也讓臺軍的後備動員能量引起不小討論。國民黨臺北市議員徐巧芯指出,臺防務部門內部推估,解放軍發動首波攻臺後,戰耗動員將多達近13萬人,且包括志願役和4個月軍事訓練役。

據媒體《ETtoday新聞雲》日前公佈最新民調,高達66%的民眾支持恢復徵兵制,52%主張男女都要服兵役,且在交叉分析中發現,當問到“自己或家人要上戰場時”,18至19歲年齡層有高達96.3%願意,居所有年齡層最高,但被問到是否支持恢復徵兵制,卻只有12.5%支持,高達87.0%不支持,出現最願意上戰場,卻又高度反對徵兵的矛盾現象。

對此,臺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提出強化後備戰力的方式是“志願役、1年義務役優先教召”。徐巧芯提出質疑後,防務部門改口,改成“後退先用”,未來將針對四個月軍事訓練役加強訓練。徐巧芯坦言雖然還不夠,但至少這是正確的方向。

徐巧芯6日在臉書發文指出,目前全臺灣志願役軍人差不多17-18萬人,但根據新聞報道,防務部門內部推估,解放軍在對臺發動首波攻擊後,防務部門啟動第一波的戰耗動員即高達12萬8千人,而這些首波動員的官兵,即是剛從部隊退伍一、至二年內的退伍軍人,因為仍還熟悉部隊運作,故將補充到第一線的常備部隊,擔負起臺澎防衛作戰的任務。

徐巧芯坦言,換句話說,後備軍人們,包括軍事訓練役、退伍的志願役,似乎會負責第一波的“戰耗動員”,得直接上戰場。她憂心忡忡認為,如果沒有充足的訓練,這無異於要這些弟兄姊妹去送死。

徐巧芯也響應,現階段所有不支持恢復徵兵制的說法中,她唯一認同的是前防務部門負責人、現任“退輔會”主委馮世寬。因為他很誠實的說,“徵兵有許多人不願當兵,把他徵來他也沒有心”,還主動表示,自己是話中有話,“募兵制是經過立法的,我個人當‘部長’都無力去把事情扭轉過來”。

如果徵兵不合適在臺灣的理由來自於“徵來的‘不願役’”,那麼“臺灣真的有作戰的決心?臺當局真的有充足的準備?還是不斷讓臺灣人民在險境中碰運氣?”答案不言而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