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五品郵:關於老科學家的實寄封

2012/5/6關於老科學家的實寄封


啟五品郵:關於老科學家的實寄封


受校方指派,我參加了重大項目“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這是一個由中國科協牽頭、科技部、教育部等十餘個國家部門參與的國家級的科研項目。由於是一個全新的課題,我飛往北京參加了相應的培訓班,聽了五堂課,漸漸對具體操作流程和細節有了比較詳細的瞭解。

出乎意料的是在培訓過程的PPT上,居然多次出現了我所熟悉的實寄封的身影,那貼著早年中外郵票的實寄封,那與信札相輔相成的老舊的實寄封!

原來“採集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分為三類,一是口述資料,二是圖像資料,三為實物資料,在很大意義上帶有“搶救”性質。而“信札”作為實物資料中相當重要的構成,這是一個引人注目的信號。例如屏幕上展示了一位老院士在上個世紀70年代初期從五七幹校寫給妻子的一封家書,實寄封上貼的“亞非乒乓球友好邀請賽”的紀念郵票,信函真實留住了科學家在特殊時期對學術研究的思考。而根據採集的經驗介紹,由於電子郵件的風靡以及傳統信函的式微,加上年代的久遠,搬家的頻繁,實物信札屬於較難採集的一類。

名人信札的單一性決定了它的珍罕性和文物性,書信文化和集郵文化有時往往是唇齒相依的,或者是我過去自作多情的斷言,書信文化是集郵文化最美的延伸。不過就這次科研任務的實物資料的角度審視,書信為主,所以應該說集郵文化是書信文化最美的延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