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用餐、接送孩子……上海教育系统负责人解答返校开学安全相关问题-今日头条-手机光明网

  新华社客户端上海4月24日电(记者吴振东)当前,学生返校开学后的安全问题,是家长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24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教委主任陆靖,上海闵行区教育局局长恽敏霞,上海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专家组副组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就此话题作出详细解答。

  陆靖介绍说,上海市、区两级教育部门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要求,对学校实行比一般场所更严格的防控措施。在“开学工作指南”和相关要求中,已对学校防控物资储备和供应提出明确标准,如对在校师生按照每人每天一片的标准提供应急口罩;对食堂、宿舍、教室、洗手池及厕所等重点场所每日定时消毒;在校师生超过100人的学校必须在校门口配备热像式筛检;学生和老师进校时要测体温,提前提供“随申码/健康码”绿码;学校里尽量避免举办聚集性活动等。

  “保证这些防控措施和方案落实到位,不仅要依靠学校全力以赴,还需家长一起配合。”针对开学后家长能否接送孩子的问题,陆靖表示,家长接送孩子时自己也必须戴口罩,送孩子到校门口或接到孩子后要尽快离开;家长原则上不得入校,部分小学确需家长进校接孩子的,要制定专门预案,并向区教育局报备,区教育局要组织卫生、治安、交警等部门逐校进行现场指导;学校要对进校接小孩的家长一律查验身份和检测体温,引导他们沿固定通道在固定区域等待,接完后对相关区域进行消毒。

  陆靖还介绍,上海中小学将因地制宜,通过采取食堂送餐、统一配餐、预约用餐、错峰用餐等各种方式,尽量避免集中就餐。高校和中职校将延长供餐时间,错峰、错时避免集中就餐,做好现场管控工作。食堂主要以套餐形式供餐,鼓励自备餐具打包、分散用餐。

  学生或教职员工在校期间出现发烧、咳嗽等疑似感染症状如何处理?吴凡表示,首先要做好真假发热的判别,分析是否是因运动或在太阳下时间久出现的体温升高。如学生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接报教职员工要迅速安排学生至校内临时留观区,稍事休息后再次进行体温检测;学校要立即通知学生家长,指导家长或直接按照操作要求将学生送至发热门诊就医,并加强相关区域消毒。如果有学生出现聚集性发热、咳嗽等症状,学校应立即将出现聚集症状的班级、宿舍其他人员临时隔离,及时报告所在区教育局及疾控部门(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其指导下开展消毒、隔离、调查等措施,同时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后续要根据医疗机构的诊断综合判断是否需解除临时隔离。

  外省市师生返校及其相关安全问题,家长颇为关心。恽敏霞表示,学校会在前期排摸的基础上,精准掌握所有师生员工返校前14天的健康状况和行程。对于从湖北省返沪的教职员工和从武汉市返沪的学生,一律要完成14天居家健康观察和相关检测,身体健康且检测合格的,经学校批准才可入校开展正常学习生活;对从湖北省内非武汉地区返沪的学生,要完成14天居家健康观察,或参加由学校统一安排的相关检测,身体健康且检测合格方可返校;对于治愈确诊病例,须再经一个月健康观察,确保无症状后方可返校。

  首批返校的初三、高三年级学生,两个月后即面临中高考。陆靖表示,上海市教委已要求学校合理安排教学,循序渐进,通过教学密度的调整、不同课程的安排,让学生返校后能经过一个比较短的过渡期尽快进入备考状态。同时,学校也会帮助学生调节情绪、缓解压力,以积极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我们也提醒所有学校,对特别需要帮助的学生,加大关心关爱力度,开展个别辅导和‘一案一策’心理评估跟踪,让学生在复习备考中感受到关心和温暖。”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