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正在被一群人恨之入骨

屠呦呦,正在被一群人恨之入骨

來源:麥傑遜


這兩天,無意間看到了《北京晚報》幾年前對屠呦呦的一個報道,看的我非常憤慨。


這篇名為《屠呦呦獲諾貝爾獎之“謎”》的文章,披露了屠呦呦獲諾貝爾獎的那段時間,屠呦呦的一些科學家同行們,竟然聯名向諾貝爾評獎委員會寫信,阻截與屠呦呦相關獎項的評定:


屠呦呦,正在被一群人恨之入骨



那麼這幫屠呦呦的同行們,阻攔諾貝爾評獎委員會給屠呦呦頒發獎項的理由是什麼呢?


理由是他們認為——屠呦呦的這個獎,沒有經過嚴格上報,程序不正確:


屠呦呦,正在被一群人恨之入骨



而且還有人甚至公然表示——寧可不要這個諾獎,也不要屠呦呦一個人獨享!


屠呦呦,正在被一群人恨之入骨



身為科學家,身為一群科研工作者,這幫人,竟然對名利看得如此之重——自己得不到諾獎,屠呦呦也休想拿到——這種心理,竟然發生在一群科學家的身上,這是多麼令人震驚的事情?


科學家這個神聖的職業,是多少人兒時做夢都向往的職業。但是如今,一些科學家們竟然如此爭名奪利,如此勾心鬥角,如此嫉賢妒能,這實在是大大地刷新了我對“科學家”一詞的認知。


我就納了悶了,屠呦呦拿獎了,關你們什麼事呢?你們實在不服氣,可以在科研上跟屠呦呦較勁,用實力超越屠呦呦,然後自己也拿個獎,這樣不好嗎?


為什麼身為科學家,看到同行拿獎了而自己沒拿,就聯名給評獎委員會寫信,以此阻攔委員會發獎呢?屠呦呦是招你了,還是惹你了?人家就是拿個獎而已,有必要如此眼紅麼?



其實關於屠呦呦被一群科學家圍追堵截這件事,《澎湃新聞》也曾經報道過,只是當時反響不大。


而在《澎湃新聞》的這篇報道中,也說出了這幫科學家圍堵屠呦呦的另一個理由,那就是他們認為——發現青蒿素是集體的功勞,屠呦呦不能將功勞獨攬:


屠呦呦,正在被一群人恨之入骨



而且《澎湃新聞》還披露稱,有一些科學家,竟因屠呦呦在學術同行中聲譽不高的關係,屢屢暗中舉報屠呦呦。


屠呦呦就是拿個獎而已,有必要因為聲譽不高、名望不大而舉報人家麼?屠呦呦也沒吃你們家大米,有必要對人家如此恨之入骨的舉報麼?


屠呦呦,正在被一群人恨之入骨


眾所周知,諾貝爾獎項的評定,是依據諾貝爾的遺囑實行的。


根據諾貝爾遺囑,在評選諾貝爾獎的過程中,獲獎人是不受任何國籍、民族、意識形態和宗教信仰的影響的,因為諾獎評選的第一標準,就是成就的大小。


而諾獎評選的過程,是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由評獎委員會(三年換一屆)在從推薦的1000—2000名候選人名單中,進行各項諾貝爾獎的篩選與評定的。


那麼誰有推薦候選人的資格呢?


具有推薦候選人資格的,是先前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諾貝爾獎評委會委員、特別指定的大學教授、諾貝爾獎評委會特邀教授、作家協會主席(文學獎)、國際性會議和組織(和平獎)的人——只能由這些人推薦,不得毛遂自薦,無須領導審批。


也就是說,諾貝爾獎這個獎項的產生,完全是推薦產生的,因此諾獎的評選,是完全不按某些中國科學家所認為的“程序正確”來辦事的,也不是按照地位高低、論資排輩來分成果的。

不用上級批准,不看地位高低,不看輩分大小,只看研究成果對人類貢獻的大小決定是否拿獎——也許正是這樣的一種評選機制,把一些中國“正統”的科學家惹怒了。


屠呦呦這麼一個沒聲望、沒稱號、沒審批的“三無科學家”,竟然把諾貝爾獎拿到了,這還了得?


身為一個“正統科學家”,屠呦呦拿諾獎了我沒拿,這不是變相說明我的科研水平不如屠呦呦這個“三無科學家”麼?


身為一個“正統科學家”,屠呦呦拿諾獎了我沒拿,這不是變相說明我拿那麼多科研經費不合理麼?


身為一個“正統科學家”,屠呦呦拿諾獎了我沒拿,這不是變相說明我的聲望名不副實麼?


以上,應該就是為什麼一些科學家對屠呦呦獲獎如此恨之入骨,寧死也要把屠呦呦的名字從諾獎名單上拿下來的根本原因。

屠呦呦,正在被一群人恨之入骨



通過這件事,相信部分人應該能看出我們的學術界為什麼出不了太多諾貝爾獎的原因了。


我們學術界的一些科學家,他們只想著自己的利益,只擅長窩裡鬥,只幹著一些“雙輸”的事情——這種學術氛圍,怎麼可能出得了對人類有巨大貢獻的大師來呢?


看到屠呦呦拿獎了,他們就只會想著我不得獎,你也別想得獎;看到屠呦呦拿獎了,他們就暗中舉報她“不夠資格”——有這種同行在,誰敢安心搞科研?


總有一幫所謂的科學家,對自己的同行心存著一腔赤裸裸的仇恨;總有一幫所謂的科學家,他們只想著把科研當成一種牟利的手段,而從來不會想著用科研來造福人類…


那麼,這幫聯名圍堵屠呦呦,對屠呦呦如此恨之入骨的科學家,到底是誰呢?


只能說,相關文章沒有披露,我也不知道。


但是我認為,不管是誰,這幫人都應該被拎出來曝光在陽光下。因為如果這幫人不被曝光的話,那麼他們勢必會在暗中抱團作惡。而如果讓他們作惡得逞的話,那我們的學術圈,必將會永遠在“劣幣驅逐良幣”中暗無天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