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殺完韓信後,門客對他說:你大禍臨頭,蕭何只用一招轉危為安

提起韓信這個兵家牛人,那就不得不提到對他有知遇之恩的西漢開國丞相蕭何。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當年韓信未發跡之時,遭遇了令常人難以接受的“胯下之辱”,後來天下大亂,為了一展胸中抱負,韓信前去投靠當時勢力頗大的項梁。不過令韓信傷心的是,項梁以及他的接班人項羽都沒有重用他。胸中千般計策,萬般謀略,卻無法施展,面臨這種尷尬局面,韓信決定前去投靠當時困居一隅的漢王劉邦,以期能夠得到重用。

蕭何殺完韓信後,門客對他說:你大禍臨頭,蕭何只用一招轉危為安

蕭何殺完韓信後,門客對他說:你大禍臨頭,蕭何只用一招轉危為安

蕭何殺完韓信後,門客對他說:你大禍臨頭,蕭何只用一招轉危為安

結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千里迢迢跑來投奔劉邦的韓信依然沒有得到重用,還差點成為了一個刀下亡魂。幸虧夏侯嬰看他似乎有點東西,將他保了下來,正所謂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韓信遇到了可以說是他人生轉折點的人:蕭何。在與蕭何的交往過程中,韓信的談吐、思想總是讓蕭何有耳目一新的感覺,蕭何越發的覺得韓信是個人才,與其交往也越發頻繁。不過韓信這個人也是個心高氣傲的主,見得不到劉邦的重視,於是一聲不吭的走了,當蕭何聽到消息後,連招呼都沒和劉邦打,就跑去追韓信,是謂“蕭何月下追韓信”。

蕭何殺完韓信後,門客對他說:你大禍臨頭,蕭何只用一招轉危為安

蕭何殺完韓信後,門客對他說:你大禍臨頭,蕭何只用一招轉危為安

後來,韓信被蕭何勸了回來,並向劉邦力薦其為大將軍,在蕭何的力薦下,最終劉邦同意了,拜韓信為漢軍大將軍(不得不說,劉邦也是個聽得進勸,有著大魄力的主)。韓信也沒有辜負蕭何的信任,不但帶漢軍走出了蜀地,還擊敗了劉邦的一生之敵項羽,一展胸中抱負,走上人生巔峰,這就是成也蕭何。

蕭何殺完韓信後,門客對他說:你大禍臨頭,蕭何只用一招轉危為安

蕭何殺完韓信後,門客對他說:你大禍臨頭,蕭何只用一招轉危為安

蕭何殺完韓信後,門客對他說:你大禍臨頭,蕭何只用一招轉危為安

不過老話說得好:狡兔死,走狗烹。劉邦當上皇帝之後,對於自己手下的功臣自然也是越發的忌憚,尤其是這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韓信,更是成為了劉邦的眼中釘。公元前197年,跟韓信要好的陳豨反了,當時韓信被貶淮陰侯,還被劉邦軟禁在長安,心裡鬱鬱不平,決定聯合起事,配合陳豨造反。結果被手下告發,呂后聽聞韓信要反,慌了,馬上叫來丞相蕭何商量對策,於是蕭何設計將韓信騙入宮中,最終被一群婦人殺死於長樂宮的鐘室之中,一代名將,最終死於婦人之手,這就是敗也蕭何。

蕭何殺完韓信後,門客對他說:你大禍臨頭,蕭何只用一招轉危為安

蕭何殺完韓信後,門客對他說:你大禍臨頭,蕭何只用一招轉危為安

等到劉邦平亂之後回到長安,知道自己的眼中釘韓信被除,高興不已,聽說誅殺韓信是蕭何之謀,立馬給蕭何加了封地,還給蕭何配了五百名士兵,一時間,風光無限。就在蕭何沉浸在喜悅之中的時候,召平穿著孝服哭著走進了相府道:相國,你大難臨頭還不自知,恐命不久矣。蕭何差點被氣得一口氣沒上來,要不是看他是自己頗為器重的門客,險些就將其亂棍打死。

蕭何殺完韓信後,門客對他說:你大禍臨頭,蕭何只用一招轉危為安

蕭何殺完韓信後,門客對他說:你大禍臨頭,蕭何只用一招轉危為安

召平道:陛下在外面東征西討,好不辛苦;而你在京城後方手握大權,還加官進爵,這真的是陛下的恩寵嗎?這等恩寵真的正常嗎?軟禁於關中的韓信能反,坐鎮於關中,民心所向且手握重權的你難道就沒有一絲反叛的可能嗎?看看韓信的下場,你真的不怕嗎?蕭何一聽,頓時驚出一身冷汗,第二天連忙把賞賜退回給劉邦,還把自己的財富捐出來充當軍費。不過蕭何還是覺得不夠,自己的生命安全還是得不到保障,於是使出了一招:自汙。

於是在劉邦外出征戰期間,蕭何在長安瘋狂用低價從百姓手中買地,斂財高達數千萬之多。後來劉邦平叛歸來,百姓攔路告狀,劉邦聽到蕭何的所作所為之後大怒,遂把蕭何打入大牢,不過不久後,劉邦就將蕭何放了,將其官復原職。正所謂伴君如伴虎,尤其還是這種喜歡殺功臣的皇帝,不得不說蕭何這一手自汙真的高明,用一時的牢獄之災躲過了劉邦的屠刀,得以善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