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风采】十年如一日,银发党员用爱心浇铸“初心”——记连城县扶贫开发协会原会长罗东娣

福建省扶贫基金会、扶贫开发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员)大会隆重表彰了全省扶贫“两会”系统的“扶贫济困先进集体”、“扶贫济困先进个人”。其中,一位来自老区连城县的八旬银发老人,接过“扶贫济困先进个人”奖牌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她,就是连城县扶贫开发协会原会长罗东娣。


退而不休 洒余热

罗东娣1940年出生在闽西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1964年参加工作后,一直在连城这片红土地上工作,教过书,当过文化教员, 1996年,她从县法院院长退职后,退而不休,先后担任县关工委副主任、县老促会副会长、县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会长等涉老社团的担子。此后,她便奔波在连城乡间田野上,在贫困村和贫困户家中,经常有她满头白发的身影,这样一干就是二十余年。甚至在丈夫去世、自己大腿骨折住院期间还心系困难农民,都没把协会的工作落下。2015年,连城发生百年不遇的“7.22”特大洪涝灾害,协会帮扶的专业合作社也遭受巨大损失。灾情发生后,她就不顾年迈且生病刚治愈的身体状况,带领协会工作人员踩着灾后满目疮痍、泥泞湿滑的道路,连续几天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灾情,指导灾后生产自救工作。好心的同志曾经劝说她:“罗会长,你为了啥?劳累了一辈子,又是一名女同志,退休了就该含饴弄孙、享清福了,何苦还去干这个一无工资、二无回报的苦差事。”她回答说:“一名党员干部不可能终身当领导,但可以生命不息,工作不止,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发挥余热,一辈子当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桑榆风采】十年如一日,银发党员用爱心浇铸“初心”——记连城县扶贫开发协会原会长罗东娣

7.22洪灾后,罗东娣会长不顾自家受灾和山体滑坡,第一时间赶到赤岭村淡水鱼养殖基地看望贫困户鱼塘,指导生产自救。

精准“滴灌” 真扶贫

连城县是全省23个重点扶贫开发县之一,脱贫攻坚、扶贫开发的任务十分艰巨。2008年,罗东娣接手连城县扶贫开发协会会长后,深感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她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利用扶贫开发协会这个平台,拓宽社会扶贫渠道,助力党委、政府“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在认真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她认为扶贫工作必须改变以往“大水漫灌”的方式,进行“精准滴灌”帮扶,才能扶出成效。

红心地瓜干产业是连城的传统特色农业产业,曾经有“一根地瓜富了半个县”的美誉,但长期以来,受制于品种单一,附加值不高,价格也卖不上去,造成连城地瓜产业一直做不大、做不强。罗东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说外省有种植紫色地瓜,营养成份高,鲜地瓜都可以卖到二块多一斤的价格。她立即与县农业局的技术人员取得联系,对引进种植紫地瓜开展实地考察及可行性研究,并由扶贫开发协会出资支持在林坊乡引进试种良种选育基地,邀请国家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和省、市农科院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在她的精心“呵护”下,经过两年试种、改良取得了成功。2019年9月,连城县获评“世界地瓜之都”荣誉称号,地瓜种植面积10万亩,地瓜全产业链产值近80亿元,年销售量约占全国地瓜干消费量的80%以上。地瓜产业成为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金娃娃”。 

【桑榆风采】十年如一日,银发党员用爱心浇铸“初心”——记连城县扶贫开发协会原会长罗东娣

罗东娣会长到朋口偏僻的林家坪村看望慰问因大雨导致房屋倒塌五保户余仰武

广辟渠道 办实事

在连城县城东郊,有一个叫做“赤岭背”的美丽山村。隔山相望是冠豸山十里画廊,绿树掩映着一栋栋农家别墅,占地6000平方米农民公园,400多亩的优质淡水养鱼基地……这一切,交汇相融,好一幅恬静优美的田园画卷。

谁曾想到,这原先是个一贫如洗的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2014年,县扶贫开发协会挂钩赤岭村,罗冬娣便带领协会“一班子”人进村入户搞调查、定方案,兴产业、办实事。针对村民有淡水养鱼的传统,她积极争取省、市扶贫“两会”和县里有关部门的扶持,高标准改造建设30亩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并把电网接进基地、把水泥路铺进基地,引进加州鲈鱼、超雄王桑鱼等名特优淡水养殖鱼种,带动全村400多亩淡水养鱼产业的转型升级。经过几年的帮扶,村民人均收入从4775元增加到12600余元,村财收入从原来的空壳村到现在的20万元,2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掉了“贫困帽”, 被列入省级“千村整治、万村示范”美丽乡村试点。赤岭村支部书记黄如德深受感动地说:“老会长年纪这么大了,还为了我们村的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不辞劳苦,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桑榆风采】十年如一日,银发党员用爱心浇铸“初心”——记连城县扶贫开发协会原会长罗东娣

在罗东娣的牵线搭桥下,厦门市一家新媒体公司向我县32个贫困村捐赠价值近100万元的多媒体终端设备,罗东娣联系企业技术人员对受赠各村骨干进行设备使用培训工作。

创新模式 重实效

罗东娣会长非常注重科技扶贫和智力扶贫工作,她经常说扶贫工作的目的就是必须要从“输血”改变为能“造血”。

近年来,在她和同事们的努力下,省、市、县扶贫部门共投入80万元资金,举办鲜切花、百香果等特色产业培训227期,13500余人次,许多人成为种植大户、“土专家”、致富能手;省扶贫“两会”为连城县32个边远山村(社区)安装多媒体终端设施;省教育厅关工委为全县15所中小学建立“心天地多媒体互动阅览室”;“连城旅台同乡会”等慈善组织和爱心人士筹集奖教奖学和助学金100多万元,资助1000多名贫困学生圆梦大学。


一串串数字,一件件实事,凝聚着罗东娣辛勤和汗水。她用心血点亮老区贫困群众的致富明灯,她用真情谱写着自己无悔的人生,她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对党永远的忠诚。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来源:连城县委老干部局、闽西离退休干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