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学霸超全汇总:这才是真正的中级会计实务水平!

中级会计实务是每一位中级考生心中的一堵墙,是通过中级证书路上的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但是我认为,只要方法得当,中级会计实务基本不存在什么问题!

历届学霸超全汇总:这才是真正的中级会计实务水平!

01 总论

一、财务报告目标

1.财务报告目标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2. 会计信息基本假设

历届学霸超全汇总:这才是真正的中级会计实务水平!

3.会计基础

历届学霸超全汇总:这才是真正的中级会计实务水平!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 可靠性

2. 相关性

3. 可理解性

4. 可比性

5. 实质重于形式

6. 重要性

7. 谨慎性

8. 及时性

历届学霸超全汇总:这才是真正的中级会计实务水平!

三、会计要素及其原则

会计要素,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和基本分类,分为侧重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侧重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

1.资产

(1)资产的定义

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资产的确认条件

①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②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2.负债

(1)负债的定义

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2)负债的确认条件

①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②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3.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

(2)所有者来源的构成

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通过“其他综合收益”科目核算)、留存收益等。

(3)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历届学霸超全汇总:这才是真正的中级会计实务水平!

4.收入

(1)收入的定义

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收入的确认条件

①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

②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③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5.费用

(1)费用的定义

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费用的确认条件

①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②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③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6.利润

(1)利润的定义

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2)利润的来源构成

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3)利润的确认条件

主要取决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

7.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1)会计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可变现净值法、现值法和公允价值法。

(2)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法。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财务报告目标,企业会计准则允许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如果这些金额无法取得或者无法可靠计量的,则不允许采用其他计量属性。

历届学霸超全汇总:这才是真正的中级会计实务水平!

02 所得税的二三事儿

导图,看文不慌☟

历届学霸超全汇总:这才是真正的中级会计实务水平!

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

1、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的概念

历届学霸超全汇总:这才是真正的中级会计实务水平!

2、特殊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1)某些交易或事项发生以后,因为不符合资产、负债的确认条件而未确认为资产、负债;

但按照税法规定能够确定其计税基础的,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也构成暂时性差异。

(2)对于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及税款抵减,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历届学霸超全汇总:这才是真正的中级会计实务水平!

当期所得税与递延所得税

1、当期所得税=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

2、递延所得税包括:

(1)计入损益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2)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递延所得税;(3)免税合并中调整商誉或营业外收入的递延所得税

3、递延所得税费用=计入损益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本期发生额

4、递延所得税收益=计入损益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本期发生额

5、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递延所得税,不能称之为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6、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历届学霸超全汇总:这才是真正的中级会计实务水平!

所得税相关公式

1、当期所得税=当期应交所得税

=(会计利润+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本期增加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本期转回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本期增加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本期转回额±永久性差异)×当期所得税税率

2、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发生额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未来转回期间适用税率-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

递延所得税收益=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发生额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未来转回期间适用税率-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3、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

4、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公式1与公式2中的暂时性差异发生额,恰好在公式3中相互抵销,所以公式3演变为:

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税率

历届学霸超全汇总:这才是真正的中级会计实务水平!

常见的永久性差异例子

(1)超过扣除标准的职工福利费(工资总额的14%)、工会经费(工资总额的2%);

(2)业务招待费允许扣除60%,但最高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的5‰;

(3)符合条件的内部研究开发支出费用化部分加计50%扣除;

(4)罚款、滞纳金;

(5)非广告性赞助;

(6)向非金融企业借款超过同期同类银行贷款利率的借款利息不予扣除;

(7)权益性投资的股利所得持有期超过12个月免税(但转让所得不免税);

(8)国债利息收入等。

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历届学霸超全汇总:这才是真正的中级会计实务水平!

4.收入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所得税,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而不是计入所得税费用。

(1)在计算应交所得税时,要将该暂时性差异扣除;

(2)在计算递延所得税费用时,也要从中扣除。

未弥补亏损及税款抵减

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及税款抵减,

虽然不是由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

但本质上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具有同样的作用,

均能够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而减少未来期间的应交所得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