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後溪速愈急性腰扭傷!

急性腰扭傷多由於持物不當、牽拉、過度扭轉、疲勞、劇烈活動等損傷腰肌、脊柱、經脈,造成筋脈肌肉受損。引起經氣不調,氣血運行不暢、絡脈不通而發生腰痛。

一針後溪速愈急性腰扭傷!


《金匱翼・腰痛》言:“蓋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無不為之,若一有損傷,則血脈凝澀,經絡壅滯。”《景嶽全書・腰痛》說:“跌僕傷而腰痛者,此傷在筋骨而血脈凝滯也”。

腰部扭傷不外督脈。後溪穴系手太陽經之輸穴,手太陽與足太陽為同名經,兩者相交於目內眥,經氣相通,“輸主體重節痛”,又因後溪穴為八脈交會穴之一,通督脈,督脈又行於腰背正中,故腰背部損傷與督脈相關,故《蘭江賦》有“後溪專治督脈病”之說,針刺之,可以激發經氣,調整氣血,使腰部經絡疏通,起到柔筋止痛的作用,故可獲良效。

一針後溪速愈急性腰扭傷!


取右側後溪穴,透合谷穴,輕微捻轉提插,患者有酸、脹麻針感後,囑患者活動腰部,邊捻針邊讓患者向前彎腰或後伸活動,待疼痛明顯減輕後,留針5-10分鐘。患者腰部活動自如後出針。

一針後溪速愈急性腰扭傷!


治療時握拳取穴較準確、實用,進針時最好採用“隨咳進針法”,一是轉移患者注意力,二是咳嗽時陽氣振奮進針後針感較強。進針後行針以輕微捻轉為主,因該穴針感極強,提插或大幅度捻轉刺激過大患者多不能承受,且易出現明顯疼痛的感覺,影響療效。進針後一定要囑患者進行相應的運動,運動方式以牽動病灶為目的。《靈樞》言“針刺之要,氣至而有效”,針刺得氣同時配合運動可使氣感很容易的傳到病所,如腰痛之人,針刺得氣後需配合前後仰、左右側彎等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