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前上海在全國率先開出勞技課 如今勞動教育引領全市青少年走出書山題海

32年前上海在全國率先開出勞技課 如今勞動教育引領全市青少年走出書山題海

圖說:上中後勤體驗周-志願者體驗收餐盤工作 來源/上海市教委供圖(下同)

今年,已經連續舉辦7年的上海市中小學生職業體驗活動將首次在線舉行,並於今晚開啟網上報名。明天就要迎來“五一”小長假,長寧區愚一小學向紅分校向全體學生髮出倡議:儘量少外出,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休假期間,為爸爸媽媽做一份吃早餐,讓辛苦工作的父母,也能享用到孩子們的勞動成果、與此同時,在家裡創設溫馨、有創意的衛生角,提醒家人要時刻關注衛生和健康。

而這,只是本市開展大中小生勞動教育的一個縮影。勞動節前夕,記者從上海市教委獲悉,自從1988年上海在全國率先開設勞動技術教育必修課以來,“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的理念已經深入中小學校園。

勞動教育伴隨整個求學生涯

2004年,上海在全國率先提出並實施“學科德育”,挖掘語文、歷史、地理、藝術等各門學科的勞動教育元素,探索開展勞動精神教育。如今,各區各校積極開展勞動教育校本化探索。

閔行區浦江第一小學自主開發了與勞動技術教材融合互補的勞動系列校本課程,包括校內勞動、家務勞動、美麗家園三類,設置“德”“才”兩個系列課程,著重對學生進行相關“勞動知識、勞動精神和勞動價值”的教育。地處農村的寶山區馨家園學校抓住植物栽種優勢,建設花園、學園、田園、樂園四園一體育人環境。松江區小崑山學校內有近千種植物,學校開發了四季勞動教育課程,通過九年成長勞動項目進行勞動教育。嘉定區婁塘學校從傳承婁塘古鎮美食傳統獲取靈感,開設了食文化課程,提高學生生活技能的同時,也讓家鄉食文化得以傳承。上海中學設立“後勤體驗周”,將學生勞動實踐崗位放在學校後勤各個崗位,學生走出書山題海,體驗並理解平凡勞動中的偉大。楊浦少科站延伸12年區域品牌特色活動“節能小當家”,今年寒假更是推出特別版居家勞動實踐活動,鼓勵居家抗疫無法外出的青少年擼起袖子幹家務。

32年前上海在全國率先開出勞技課 如今勞動教育引領全市青少年走出書山題海

圖說:同濟大學學生實踐團隊設計、粉刷、搭建夢想教室

在滬上各個大學校園,勞動教育也從未停止。上海財經大學規定,學生在大學本科修讀期間需完成不少於32 學時(2學分)的勞動實踐教育必修課程,圍繞勞動觀念素養、生活技能、社會實踐、公益服務、產教融合、創新創業、生涯探索七大模塊建立了勞動課程體系。上海大學設有“勞動教育主題周”,疫情居家期間,上大學子們發起“勞動打卡”“志願服務到社區”等活動。同濟大學成立實踐育人與創新創業研修中心,打造社會實踐一站式工作站,建立校企合作實習基地665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6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28個。全校每年超過5000名學生參與志願服務活動,累計服務時間10萬小時。上海中醫藥大學每年設立勞動教育主題的雙創項目,通過與“互聯網+”“青年紅色築夢之旅”相結合的公益服務項目、勞動創意項目等,增強學生誠實勞動意識,激發守正創新的創新創業熱情。

32年前上海在全國率先開出勞技課 如今勞動教育引領全市青少年走出書山題海

圖說: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組織學生在田間地頭體驗植物組合盆栽、園林道路鋪裝

組建2000餘個學生社會實踐基地

走出校園,上海正努力打造公益性、普惠化、開放型的“社會教育大課堂”,整合資源,推進志願服務和公益勞動。2000年起,通過市、區兩級學生校外活動聯席會議制度,市教委會同市委宣傳部、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科委、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委、市體育局、市農委、市文旅局、市衛健委、團市委、市婦聯等部門,建設了涵蓋愛國主義、勞動實踐、傳統文化、科普教育等12大類2000餘個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提供實踐崗位80多萬個。

上海在小學和初中階段,每年組織寓教於樂、手腦並用的職業體驗活動,吸引近10萬學生,走進70餘所職業院校的實訓基地(中心)。高中階段,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堅持組織高二學生參加為期一週的農村勞動實踐,組織開展田園勞作、生活管理、實踐探究、生態體驗等五大實踐活動。在大學階段,結合學科專業開展實習實訓、專業服務、社會實踐、勤工助學,每年寒暑假均組織上萬支社會實踐團隊,深入企業、社區、鄉村等基層單位,積極參加就業實踐、技能實訓、環境治理、惠農服務等活動,構建了一條大中小縱向銜接的實踐鏈。

新民晚報記者 陸梓華 通訊員 潘晨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