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前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出劳技课 如今劳动教育引领全市青少年走出书山题海

32年前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出劳技课 如今劳动教育引领全市青少年走出书山题海

图说:上中后勤体验周-志愿者体验收餐盘工作 来源/上海市教委供图(下同)

今年,已经连续举办7年的上海市中小学生职业体验活动将首次在线举行,并于今晚开启网上报名。明天就要迎来“五一”小长假,长宁区愚一小学向红分校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尽量少外出,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休假期间,为爸爸妈妈做一份吃早餐,让辛苦工作的父母,也能享用到孩子们的劳动成果、与此同时,在家里创设温馨、有创意的卫生角,提醒家人要时刻关注卫生和健康。

而这,只是本市开展大中小生劳动教育的一个缩影。劳动节前夕,记者从上海市教委获悉,自从1988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开设劳动技术教育必修课以来,“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理念已经深入中小学校园。

劳动教育伴随整个求学生涯

2004年,上海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学科德育”,挖掘语文、历史、地理、艺术等各门学科的劳动教育元素,探索开展劳动精神教育。如今,各区各校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校本化探索。

闵行区浦江第一小学自主开发了与劳动技术教材融合互补的劳动系列校本课程,包括校内劳动、家务劳动、美丽家园三类,设置“德”“才”两个系列课程,着重对学生进行相关“劳动知识、劳动精神和劳动价值”的教育。地处农村的宝山区馨家园学校抓住植物栽种优势,建设花园、学园、田园、乐园四园一体育人环境。松江区小昆山学校内有近千种植物,学校开发了四季劳动教育课程,通过九年成长劳动项目进行劳动教育。嘉定区娄塘学校从传承娄塘古镇美食传统获取灵感,开设了食文化课程,提高学生生活技能的同时,也让家乡食文化得以传承。上海中学设立“后勤体验周”,将学生劳动实践岗位放在学校后勤各个岗位,学生走出书山题海,体验并理解平凡劳动中的伟大。杨浦少科站延伸12年区域品牌特色活动“节能小当家”,今年寒假更是推出特别版居家劳动实践活动,鼓励居家抗疫无法外出的青少年撸起袖子干家务。

32年前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出劳技课 如今劳动教育引领全市青少年走出书山题海

图说:同济大学学生实践团队设计、粉刷、搭建梦想教室

在沪上各个大学校园,劳动教育也从未停止。上海财经大学规定,学生在大学本科修读期间需完成不少于32 学时(2学分)的劳动实践教育必修课程,围绕劳动观念素养、生活技能、社会实践、公益服务、产教融合、创新创业、生涯探索七大模块建立了劳动课程体系。上海大学设有“劳动教育主题周”,疫情居家期间,上大学子们发起“劳动打卡”“志愿服务到社区”等活动。同济大学成立实践育人与创新创业研修中心,打造社会实践一站式工作站,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基地665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8个。全校每年超过5000名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时间10万小时。上海中医药大学每年设立劳动教育主题的双创项目,通过与“互联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相结合的公益服务项目、劳动创意项目等,增强学生诚实劳动意识,激发守正创新的创新创业热情。

32年前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出劳技课 如今劳动教育引领全市青少年走出书山题海

图说: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学生在田间地头体验植物组合盆栽、园林道路铺装

组建2000余个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走出校园,上海正努力打造公益性、普惠化、开放型的“社会教育大课堂”,整合资源,推进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2000年起,通过市、区两级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制度,市教委会同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委、市体育局、市农委、市文旅局、市卫健委、团市委、市妇联等部门,建设了涵盖爱国主义、劳动实践、传统文化、科普教育等12大类2000余个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提供实践岗位80多万个。

上海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每年组织寓教于乐、手脑并用的职业体验活动,吸引近10万学生,走进70余所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中心)。高中阶段,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坚持组织高二学生参加为期一周的农村劳动实践,组织开展田园劳作、生活管理、实践探究、生态体验等五大实践活动。在大学阶段,结合学科专业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每年寒暑假均组织上万支社会实践团队,深入企业、社区、乡村等基层单位,积极参加就业实践、技能实训、环境治理、惠农服务等活动,构建了一条大中小纵向衔接的实践链。

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 通讯员 潘晨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