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興起與戲曲的沒落

文/印星林

起源於原始歌舞,跨越千年的戲曲藝術,在華夏大地處處上演。人們甚愛聽戲唱戲,不分年齡,不分階級,不分貧富。戲曲的種類也多,從動作表演類的演武、馬戲、蚩尤戲再到歌舞表演類的葛天氏歌八闋等,人人都能看到令自己滿意的戲曲。戲曲藝術從不是權貴的掌中之物,它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從元雜劇興盛時期關漢卿創作的《竇娥冤》、馬致遠的《漢宮秋》再到明代傳奇發展時期湯顯祖的《牡丹亭》等一系列作品,把人性和愛情大膽地展開描繪,通過戲曲傳遞人民的心聲,最終颳起一股新的自下而上的社會風氣,可謂是真正做到雅俗共賞。

電影的興起與戲曲的沒落

中國傳統戲劇糅合風土人情如聲腔、音樂旋律和唱唸上的地方性語言,最終轉變為各式各樣具有地方特色的劇種,其中大多被我們熟知,如浙江的越劇,陝西的秦腔,江蘇的崑劇,河南的豫劇等。集古典戲曲藝術大成的京劇最為出名,至今還被視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代表之一,吸引了無數觀眾。清朝時,中國戲曲界內將喜歡演戲唱曲的愛好者稱作票友,其中不乏名人,諸如清朝的皇室的愛新覺羅·載湉、貝勒愛新覺羅·載濤,袁世凱的公子袁克文等等。票友對戲愛得淋漓盡致,他們大多愛好研究劇本,鑽研唱腔字韻,琢磨表演身段,可以說是和舞臺上的演員一般專業。正是有了這麼多熱愛戲曲的票友,戲曲的影響力才會如此之大,僅靠戲曲本身的傳承是做不到這樣的。然而風雲變動之下,電影的興起,在第一時間預告了戲曲的沒落。

電影的興起與戲曲的沒落

電影作為第七藝術,對人們有天然的吸引力。1905年,中國的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出世,內容是著名京劇老生譚鑫培表演的京劇片段,此後,戲曲不只在戲臺上能聽到。電影作為一種新的傳播媒介,集合了多種優勢,降低了傳播成本,把即時的表演記錄下來使之具有永恆性,也使之失去了一部分價值——現場表演“稍縱即逝”的特點。人們不必為戲曲預留時間,因為有了新的載體,無論何時都能聽戲賞戲。再者,電影也成為了一種新的娛樂方式,捲起一時風潮。越來越多年輕人去追求從西洋傳來的新事物,忽視了中國傳統藝術之美。在此風氣之下,戲曲的生存空間也就越來越小。與此同時,中國政局動盪,戊戌變法、辛亥革命、軍閥割據等一系列事件接連發生,整個社會皆被捲入混亂之中,戲曲行業也不例外。

電影的興起與戲曲的沒落

戲曲不是一瞬間沒落,而是慢慢陷入頹勢。電影把諸多戲曲經典搬上熒幕並大膽改編,很有挑戰性地採用多重敘事等方法,使情景不只限於一個面,使觀眾即便沒有基礎認知也能很好地理解這個故事。電影裡所呈現的東西不像戲曲那般有或高或低的門檻,它一視同仁,把故事攤開來展向大眾,旁白心聲等存在讓人們更能清晰感受故事,與考驗唱腔情感的戲曲相比輕而易舉地多了份感染力。一個是機器,一個是人,人的黃金時期有限,逝去就不再有;可機器從始至終都能盡忠職守。由此來看,電影的壽命顯然更長,而由一代代人傳遞的戲曲藝術顯得艱難而又充滿意外。戲曲有很多獨到的傳統,比如行內人重視的“口傳心授”,京劇的“通天教主”王瑤卿說過:“京劇韻白是用本子教的,京白則必須口傳心授。”而河北元氏縣業餘秧歌藝人魏連城介紹本村的秧歌時也說:“我們這個劇種向來沒有劇本,只靠口傳心授。”這些嚴格的規矩讓戲曲一直維持優秀,卻也讓外行人瞭解學習戲曲成為一件難事,久而久之,戲曲的感召力便不如以往。時至今日,戲曲觀眾嚴重不足,演員青黃不接,戲曲發展暫時陷入僵局,但這絕不意味著它們在走向消亡。

電影的興起與戲曲的沒落

電影的興起與戲曲的沒落不無關係。這種關係放遠來看近似於新興事物與傳統事物的競爭。隨著時代發展,生活節奏加快,人們更傾向於選擇新奇的並易於理解的東西,而傳承千載的中國戲曲難免被不理解的人視為“迂腐”,但實際上戲曲也在緊跟時代努力改變,例如京劇大師王佩瑜通過綜藝節目走進大眾視線,將京劇與流行巧妙結合,通過新的方式再度帶領年輕人走入劇場。最近大熱的電視劇《鬢邊不是海棠紅》也掀起一陣風潮,許多人都驚訝於戲曲原來如此好聽。正如王佩瑜所言:“我一直覺得,這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喜歡京劇的人,還有一種是還不知道自己喜歡京劇的人。”廣泛的市場仍充滿無限可能,相信我們能見到戲曲脫出泥淖,與電影齊頭並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