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兴起与戏曲的没落

文/印星林

起源于原始歌舞,跨越千年的戏曲艺术,在华夏大地处处上演。人们甚爱听戏唱戏,不分年龄,不分阶级,不分贫富。戏曲的种类也多,从动作表演类的演武、马戏、蚩尤戏再到歌舞表演类的葛天氏歌八阕等,人人都能看到令自己满意的戏曲。戏曲艺术从不是权贵的掌中之物,它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从元杂剧兴盛时期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再到明代传奇发展时期汤显祖的《牡丹亭》等一系列作品,把人性和爱情大胆地展开描绘,通过戏曲传递人民的心声,最终刮起一股新的自下而上的社会风气,可谓是真正做到雅俗共赏。

电影的兴起与戏曲的没落

中国传统戏剧糅合风土人情如声腔、音乐旋律和唱念上的地方性语言,最终转变为各式各样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其中大多被我们熟知,如浙江的越剧,陕西的秦腔,江苏的昆剧,河南的豫剧等。集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最为出名,至今还被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之一,吸引了无数观众。清朝时,中国戏曲界内将喜欢演戏唱曲的爱好者称作票友,其中不乏名人,诸如清朝的皇室的爱新觉罗·载湉、贝勒爱新觉罗·载涛,袁世凯的公子袁克文等等。票友对戏爱得淋漓尽致,他们大多爱好研究剧本,钻研唱腔字韵,琢磨表演身段,可以说是和舞台上的演员一般专业。正是有了这么多热爱戏曲的票友,戏曲的影响力才会如此之大,仅靠戏曲本身的传承是做不到这样的。然而风云变动之下,电影的兴起,在第一时间预告了戏曲的没落。

电影的兴起与戏曲的没落

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对人们有天然的吸引力。1905年,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出世,内容是著名京剧老生谭鑫培表演的京剧片段,此后,戏曲不只在戏台上能听到。电影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集合了多种优势,降低了传播成本,把即时的表演记录下来使之具有永恒性,也使之失去了一部分价值——现场表演“稍纵即逝”的特点。人们不必为戏曲预留时间,因为有了新的载体,无论何时都能听戏赏戏。再者,电影也成为了一种新的娱乐方式,卷起一时风潮。越来越多年轻人去追求从西洋传来的新事物,忽视了中国传统艺术之美。在此风气之下,戏曲的生存空间也就越来越小。与此同时,中国政局动荡,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军阀割据等一系列事件接连发生,整个社会皆被卷入混乱之中,戏曲行业也不例外。

电影的兴起与戏曲的没落

戏曲不是一瞬间没落,而是慢慢陷入颓势。电影把诸多戏曲经典搬上荧幕并大胆改编,很有挑战性地采用多重叙事等方法,使情景不只限于一个面,使观众即便没有基础认知也能很好地理解这个故事。电影里所呈现的东西不像戏曲那般有或高或低的门槛,它一视同仁,把故事摊开来展向大众,旁白心声等存在让人们更能清晰感受故事,与考验唱腔情感的戏曲相比轻而易举地多了份感染力。一个是机器,一个是人,人的黄金时期有限,逝去就不再有;可机器从始至终都能尽忠职守。由此来看,电影的寿命显然更长,而由一代代人传递的戏曲艺术显得艰难而又充满意外。戏曲有很多独到的传统,比如行内人重视的“口传心授”,京剧的“通天教主”王瑶卿说过:“京剧韵白是用本子教的,京白则必须口传心授。”而河北元氏县业余秧歌艺人魏连城介绍本村的秧歌时也说:“我们这个剧种向来没有剧本,只靠口传心授。”这些严格的规矩让戏曲一直维持优秀,却也让外行人了解学习戏曲成为一件难事,久而久之,戏曲的感召力便不如以往。时至今日,戏曲观众严重不足,演员青黄不接,戏曲发展暂时陷入僵局,但这绝不意味着它们在走向消亡。

电影的兴起与戏曲的没落

电影的兴起与戏曲的没落不无关系。这种关系放远来看近似于新兴事物与传统事物的竞争。随着时代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更倾向于选择新奇的并易于理解的东西,而传承千载的中国戏曲难免被不理解的人视为“迂腐”,但实际上戏曲也在紧跟时代努力改变,例如京剧大师王佩瑜通过综艺节目走进大众视线,将京剧与流行巧妙结合,通过新的方式再度带领年轻人走入剧场。最近大热的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也掀起一阵风潮,许多人都惊讶于戏曲原来如此好听。正如王佩瑜所言:“我一直觉得,这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京剧的人,还有一种是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人。”广泛的市场仍充满无限可能,相信我们能见到戏曲脱出泥淖,与电影齐头并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