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大娘從事文化行當,娶媳婦嫁閨女修樓房,小生意撐起一個家

重慶市黔江區河濱公園,一個農民模樣的老太太,脖子上掛著一臺 數碼照相機,專為過往的行人拍照,這個營生她已經做了30多年。

農民大娘從事文化行當,娶媳婦嫁閨女修樓房,小生意撐起一個家


她隨身攜帶的物品除了一臺入門級的數碼單反相機外,只有一個相機包、一張貼滿照片的紙板和一個塑料凳子。就靠這些裝備,她養大了兩個孩子、修了一棟樓房,現在繼續帶著兩個孫子。

農民大娘從事文化行當,娶媳婦嫁閨女修樓房,小生意撐起一個家


她叫張興碧,1955年出生於重慶市黔江區黑溪鎮光明村,讀完小學三年級就因貧輟學。長大後,嫁給當地一位姓羅的青年農民,丈夫會照相,農閒時節,白天就揹著相機走村串鄉給老百姓照相,晚上回家後就沖洗照片。

農民大娘從事文化行當,娶媳婦嫁閨女修樓房,小生意撐起一個家

張興碧見丈夫辛苦,晚上也在暗房幫助丈夫打個下手,幫忙拿東拿西。久而久之,也學會了膠捲的沖洗。她總結出一些經驗,只要顯影和定影的藥水比例掌握恰當,水溫和時間控制準確,照片的沖洗就會成功。

農民大娘從事文化行當,娶媳婦嫁閨女修樓房,小生意撐起一個家

她能在沖洗膠捲的過程中,辨別膠捲的厚薄,在顯影的過程中掌握時間的長短,以此來彌補一些底片在拍照過程中曝光不準的缺陷。

完全掌握了暗房技術後,給丈夫減輕了許多工作。從此以後,丈夫只管出門拍攝,她就負責暗房的工作。

農民大娘從事文化行當,娶媳婦嫁閨女修樓房,小生意撐起一個家


那時候,她家有5口人的耕地,她一個人一邊做農活,一邊洗相片,還要帶著小孩。本就繁忙的她也閒不下來,為了多給家裡找點零花錢,她也學會了照相。每逢趕集的日子,她也拿著相機去鎮上給別人拍照,晚上回來沖洗。不趕場的日子,就在地裡忙農活。

農民大娘從事文化行當,娶媳婦嫁閨女修樓房,小生意撐起一個家


孩子逐漸長大,夫妻倆商量進城租房送孩子讀書,並在熱鬧的街頭擺上照相的攤子。80年代末,照相是一項熱門生意,她們整天忙過不停。

農民大娘從事文化行當,娶媳婦嫁閨女修樓房,小生意撐起一個家


不知是什麼原因,生意好了,夫妻感情卻出現了裂痕,丈夫開始不給她錢用了。1992年,她賭氣花120元錢買了一臺華光135照相機,自己做起了照相生意。

農民大娘從事文化行當,娶媳婦嫁閨女修樓房,小生意撐起一個家


當年一卷彩色膠捲14元,可拍36張底片,給客人拍一張照片每張2.5元,每天平均可拍一個半膠捲,除去沖印費用,每月還有一筆可觀的收入。因丈夫不管家裡的一切,乾脆和他一刀兩斷,離婚後,她一人撐起了這個家。


農民大娘從事文化行當,娶媳婦嫁閨女修樓房,小生意撐起一個家

圖:與路人開玩笑,舉起蓋著鏡頭蓋的相機假裝給別人拍照


找來的錢除了家庭生活開支以及兩個學生上學的費用外,她在城邊的跑馬山買了一塊宅基地,修了一棟兩層樓的住房。

孩子長大後,以他一個人的力量給兒子找了媳婦成了家,也把女兒嫁了出去。

現在,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給人們拍照帶來了方便,也阻斷了街頭照相人的 財路,從此這個行業逐漸消失。


農民大娘從事文化行當,娶媳婦嫁閨女修樓房,小生意撐起一個家


在街頭照相幾十年的張興碧也沒有多少收入了,好在孩子們大了,都在外面打工掙錢。過去,她一邊照相一邊送孩子讀書。

農民大娘從事文化行當,娶媳婦嫁閨女修樓房,小生意撐起一個家

現在,65歲的她在負責接送孫子上學的同時,仍然捨不得丟下做了30多年的生意,她在那裡堅守著,偶爾碰上一單生意,就算只拍上一張照片,收入10元錢,她也十分滿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