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點不輸京東方卻面臨退市!福建華映科技尷尬的龍頭企業

近日,根據阿里巴巴司法拍賣網絡平臺頁面顯示的變賣結果,華映科技第一大股東中華映管(百慕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映百慕大”)所持股份再度遭遇了流拍的尷尬,市場各方似乎無意入主華映科技。


如今華映科技的股價已經跌破2元,6月份出具的預告仍舊是續虧,今年第一季度虧損了4個億的淨利潤,每股未分配利潤更是跌破新低,達到-2.6983元/股,可謂盤面慘淡。


起點不輸京東方卻面臨退市!福建華映科技尷尬的龍頭企業


華映科技在2018年及2019年分別出現了49.66億元和25.87億元的淨利潤虧損,並已經被列入*ST股(存在退市風險股票),根據A股市場退市規定,連續虧損三年的公司將面臨退市風險,這意味著,如果今年華映科技無法實現扭虧,將觸發退市機制。


與此同時,據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6月28日,華映科技卻入選了“2020年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省級龍頭企業名單”。一邊是危機四伏的退市危機,一邊卻是區域龍頭名單。這家原本起點不輸京東方的面板企業,緣何落到如今尷尬地步。


作為1995年成立的企業,相比於京東方的1993年,只晚了區區兩年時間,但如今兩家上市企業市值可謂冰火兩重天,京東方的市值已經達到1572.89億元,華映科技卻只有43.70億元,連京東方的零頭都不到,相差幾十倍。


同時,在企業信用網中顯示,自2019年9月起,華映科技更是與大同股份等多家公司存在7起法律糾紛。2018年,華映科技也因為公示企業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等原因被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這與京東方不斷成為新聞熱點,甚至成為華為重要手機屏幕最主要供應商形成了強烈反差。


據筆者瞭解,雖然華映科技的爆虧源於其作為控股股東代工廠的悲劇,中華映管既是公司第一大股東也是公司第一大客戶和第一大供應商,中華映管作為臺灣面板企業,自從2010年借殼華映科技後,就一直把這家公司作為自己的中國代工廠。但真正的危機真是隻是因為實際控制企業的破產嗎?原因沒那麼簡單。


據筆者瞭解,華映科技的失敗並非中華映管的破產,而是華映科技長期以來對科技創新的忽視。


起點不輸京東方卻面臨退市!福建華映科技尷尬的龍頭企業


多年來,京東方投入大量研發資金,很快就成為國內相關領域龍頭企業。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佈2019年全球國際專利申請(PCT)情況,京東方以 1864件PCT專利申請量位列全球第六。根據公開財務數據顯示,近3年時間,京東方研發投入高達158.48億元,佔總營收6.1%。


相比之下,華映科技則慘淡不堪,多年來裹足不前,不一樣的經營理念造成如今巨人與小個子的區別。根據公開數據顯示,直到2019年第一季度,華映科技的研發資金投入只有3千多萬,近3年時間,華映科技的研發投入只有4.79億元,佔總營收3.46%。與京東方對比,零頭都不到,就是相比於TCL、深天馬、合力泰、視源股份和華東科技等多家面板企業的研發投入也是遠遠不如。


在研發投入資本化方面,華映科技也是慘淡無比。2019年,行業老二TCL集團把39.52億元進行了資本化,資本化率29.52%;老大京東方A更是把50.11億元進行了資本化,資本化率31.62%。華東科技10.71億元投入中,6.1億元被資本化,資本化率高達56.96%。而華映科技的資本化率為0。


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在同一個時間段起步的企業,如果結局卻是如此不同。由此可見,堅持自主創新的經營思路是多麼重要。


華映科技的的經營思路基本就是代工廠,缺點是屬於來料加工型企業,不僅核心技術不足,高度依賴與中華映管的關聯交易,客戶單一。一個長期將自己定位在加工廠的企業,沒有自己的核心專利,而且長期將投資與銷售綁定在一駕馬車上,不能夠很好應對市場風險,造成抗風險能力弱。這就是經營思維的惰性。加上現在華映科技在股權結構上同樣糟糕。十分分散的股權結構讓企業淪落為沒人管的孤兒。


7月21日,華映科技發佈關於公司股東所持部分股份被司法變賣的進展公告顯示,截至公告日,福建電子信息集團及一致行動人共持有華映科技5.6億股股份,佔華映科技總股本20.47%,福建電子信息集團及一致行動人成為華映科技第一大股東。但上述公告還指出,由於福建電子信息集團與華映科技第二大股東華映科技百慕大持股比例較為接近,任一股東所享有的表決權不足以對華映科技的決策產生重大影響,華映科技控制權歸屬情況仍存在不確定性。這個不確定是否能夠讓華映科技翻身,仍舊是值得懷疑的事情。


如今的華映科技,可謂百病纏身,如果想要獲得重生,不僅僅是在股權進行變更,更重要的是能夠積極改變經營思路,不再侷限於代工廠。如果決策層不願意改變,華映科技想要涅槃重生將會變得無比艱難。


福建老闆圈原創出品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複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