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大漲,週期股拉昇,這輪通脹行情持續多久?最新觀點來了

五一小長假歸來,全球資本市場迎來新一輪通脹交易行情爆發。5月10日,大宗商品中螺紋鋼、鐵礦石、滬鋁等品種再度刷新歷史新高,股市中鋼鐵、煤炭、有色金屬逆勢吸金,在多空對決3400點的拉鋸戰中成為一抹亮色。為何會出現這種局面?我們如何應對不斷升溫的通脹預期?


新一輪通脹行情為何爆發?


嘉實資源精選股票基金基金經理蘇文傑分析指出,自今年4月以來,包括銅、鋁、鐵礦石、焦煤、動力煤等與工業生產密切相關的大宗商品價格再度大幅上漲,其中銅、鐵礦石等價格創新高。究其根源,在全球疫情恢復過程中,生產復甦,帶動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導致了現貨和期貨市場的火熱局面。


政策也是大宗商品做多熱情升溫的原因之一。蘇文傑進一步指出,從國內政策層面來看,在2021年一季度經濟顯著修復、PPI快速上行、通脹壓力逐步顯現的背景下,決策層持續維持溫和的政策基調。4月30日政治局會議明確指出,“要辯證看待一季度經濟數據,當前經濟恢復不均衡、基礎不穩固”,並強調“要精準實施宏觀政策,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不急轉彎”,預示政策不會急劇收緊。同時,對於此前市場普遍擔憂的大宗商品漲價、輸入型通脹壓力之下的“防通脹”政策預期,本次政治局會議也並未提及。


國際方面,蘇文傑表示,雖然印度疫情惡化、美國經濟數據結構性低於預期、耶倫表態反反覆覆,但全球尤其歐美國家隨著疫苗的大規模接種,疫情在不斷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對於大宗商品來說,目前仍存在較強推動的因素:未來歐美走向群體免疫背景下經濟的繼續景氣;資源國疫情見頂得控;碳中和及清潔能源政策下供給收縮的影響,這些因素使得大宗商品價格仍將維持較高水平。


不過,蘇文傑也預計,雖然當前通脹預期升溫,但目前PPI向下遊傳導有限,主要受需求不足影響所致,預計PPI後續繼續快速上漲的概率不大,不構成對貨幣政策的影響,通脹壓力仍在可控範圍。


如何應對通脹風險?


嘉實基金養老金投資聯席CIO王茜表示,從目前客觀的交易結果來看,大宗商品的上漲邏輯仍然在強化之中,短期內可能很難判斷拐點。就國內而言,能夠預判的是,一方面PPI增速還會繼續上揚,甚至短期快速脈衝。另一方面,CPI中的核心項也有被推高的壓力,食品項可能還維持低位徘徊。總體上,全球大宗商品對於國內的傳導壓力目前還比較有限,還不至於引發貨幣政策的轉向。


雖然通脹拐點尚難判斷,但科學合理的資產配置能夠抵禦通脹對居民財富的侵蝕。王茜表示,當前債券市場壓力有限,主要是對大宗品上漲具有一定的預期,而貨幣政策保持穩定是最大的正面影響因素。股票市場結構分化可能加劇,風格可能會出現階段性轉換。高估值類成長股將承受一定的估值壓力,週期類品種可能存在階段性的貝塔行情。


對於應對通脹風險,蘇文傑也有一些“耿直”的建議。他表示,從資產價格對通脹的反應次序看,通脹交易隨經濟復甦將呈三階段演繹:階段一,交易寬鬆,黃金領銜;階段二,交易復甦,基本金屬領銜,工業復甦更為快捷,製造業上游彈性最大的基本金屬為受益;階段三,消費回暖,隨著復甦逐級向下遊傳導,CPI漲速超越PPI,經濟呈類滯脹特徵,後端的農產品與原油受益。


“在這一理論中,當前我們正處第二階段。因此,要把握下階段的市場,佈局第二階段、第三階段都是可選的選項。”蘇文傑稱。具體有哪些辦法呢?一、囤積現貨,二投資商品期貨,三投資相關個股,四藉助公募基金進行佈局。“前三種方法可行性和風險係數都比較高,第四種比較適合普通人。”


嘉實週期行業投資副總監肖覓也提示,週期板塊最重要的特點就是行業的週期性,在景氣上行的時候所有玩家都會傾向於去擴產,擴產完成後行業裡的企業就會發現產品更難賣了,必須降價或者關停一部分產能,這就進入了景氣下行週期。因為這種特點,做週期板塊的投資一定不能去尋找最火爆、最景氣的行業去投,而應該是尋找現在還處在週期底部、甚至一些還處在虧損狀態的行業、企業去投,標的上也儘量選擇行業內的優質公司,千萬不能為了追求組合的彈性和犀利程度,去在已經相當景氣的行業買一些質地不怎麼樣,但是理論彈性大的公司。


基金投資需謹慎。投資人應當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特別是特有風險,並根據自身投資目的、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是否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謹慎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損失。過往業績不預示其未來業績,其他基金業績不構成本基金業績的保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