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熱線」回到熟悉的故土,重拾未完成的心願,他第一時間把寧蒗這個學校的場地......

「麗江熱線」回到熟悉的故土,重拾未完成的心願,他第一時間把寧蒗這個學校的場地......

“2019年都在建造這片運動場地和教學綜合樓,今年1月份竣工驗收。孩子們開學了,就能在這片場地上拓展戶外體能鍛鍊,也算是完成了我的一個心願……”寧蒗縣翠玉鄉鄉長羅傑文指著不遠處的運動場地,向記者介紹起了關於建設這片運動場地的種種。

「麗江熱線」回到熟悉的故土,重拾未完成的心願,他第一時間把寧蒗這個學校的場地......

眼前的這片場地,是翠玉鄉中、小學擴建項目,已擱置近一年。2009年12月,由於工作需要,作為翠玉鄉鄉長的羅傑文調回寧蒗縣城工作,當時想擴建學校場地的想法也未能實現。

「麗江熱線」回到熟悉的故土,重拾未完成的心願,他第一時間把寧蒗這個學校的場地......

直到2018年,羅傑文再次回到這片他熟悉的地方,重新上任鄉長,他再次重拾這個心願,一上任便積極與上級相關部門做好對接,親自走訪學校周邊的農戶,瞭解農戶意願,協商洽談,一波三折之後,通過曾經在翠玉任職時的舊識、人緣積累等方式,在不到一個月內,通過中、小學周邊6戶農戶徵用43.4畝土地,簽訂協議,同時配合教育局實施投資1600萬元的教學樓建設及體育場新建項目,及時兌付完所有徵地款至農戶手中。

「麗江熱線」回到熟悉的故土,重拾未完成的心願,他第一時間把寧蒗這個學校的場地......

趙學榮(左) 羅傑文(右)

寧蒗縣翠玉中學副校長趙學榮介紹:“起初,周邊農戶不願意把土地扭轉給學校搞運動場地,經過羅鄉長反覆多次做工作,也幫著農戶解決了一些實際困難,比如給予他們低保等等,他們才同意把土地扭轉給學校。後來,施工隊一進來,羅鄉長隔三差五甚至是一連三天跑一次,都會來看施工進度,他還積極協調電力公司把電樁運到運動場以外,通過他的努力後,一年多,運動場地就建成了這樣一個規模。”

「麗江熱線」回到熟悉的故土,重拾未完成的心願,他第一時間把寧蒗這個學校的場地......

近年來,寧蒗縣翠玉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羅傑文上次離開翠玉鄉之時,鄉里的面貌、道路等基礎設施方面都比較落後,“以前進村是土路,下雨天都是泥濘的爛路,幹天都是灰,站在我們這個啞口回望鄉里的面貌,基本上房屋是黑壓壓的一片。當時的財力也比較薄弱,沒有更多的錢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中來,很多想做的事情做也做不了。”再次回到翠玉鄉,當羅傑文再次從啞口進來時,村莊面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從2018年回來以後,行政村建制村的公路硬化基本都已經有了,通過這一兩年的脫貧攻堅以後,公路已經全部實施完,而且現在70%左右的村民小組已經通硬化路了。”

「麗江熱線」回到熟悉的故土,重拾未完成的心願,他第一時間把寧蒗這個學校的場地......

翠玉鄉的面貌不僅煥然一新,在產業方面也有了長足發展。

寧蒗縣翠玉鄉海拔差異大,呈立體氣候,產業發展有所不同,高山區域近些年主要以勞務輸出為主,從二半山區以下受金沙江干熱河谷影響,多種植青花椒、核桃、烤煙,臨近江邊區域發展了一部分黃果、軟籽石榴。

2018年,翠玉鄉政府為老百姓發放了苗木30多萬株。2020年,翠玉鄉在發展產業方面的重點集中在打造亮點,以發展軟籽石榴,還有一些示範基地為主。從之前的發展情況而言,2018年以前翠玉鄉經濟果木基本達到7萬畝左右,2018年到2019年青花椒種植發放的苗木有1萬6千畝的面積,軟籽石榴在2019年種植了500多畝,2020年軟籽石榴品質將有所提高打造了200畝,發展烤煙也是重點,烤煙種植了4050畝,產值在1600萬左右,2020年烤煙面積已經達到5200畝,烤煙是短平快的收入,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在130戶左右,青花椒產業發放的苗木涉及了所有的建檔立卡戶除搬遷的以外,還彙集了其他的非建檔立卡戶。

走入翠玉鄉春東村委會阿七甸村民小組村民熊文家中,熊文跟羅傑文早就是“老相識”,他們一見面又拉起家常。

「麗江熱線」回到熟悉的故土,重拾未完成的心願,他第一時間把寧蒗這個學校的場地......

熊文(左)

熊文的弟弟因患重病,近兩年花了近20萬左右的醫藥費,家人正是焦頭爛額之時,羅傑文和鄉里傾盡所能,幫助熊文一家解決了燃眉之急,“記得有一次實在沒錢看病了,貸款和籌集資金都是由羅鄉長幫助我們的,現在弟弟的病情有所好轉了,身體恢復得差不多了。”

羅傑文經常走訪熊文家,也常常打電話噓寒問暖,感激之情卻不知該如何用言語表達,他笑著說:“因為羅鄉長他們經常走訪我們家,家裡的狗兒非常熟悉他們的氣味,都不對他們叫了!真的太感謝他們一直以來的關懷和幫助!”

「麗江熱線」回到熟悉的故土,重拾未完成的心願,他第一時間把寧蒗這個學校的場地......

在羅傑文的鼓勵下,熊文也對今後的生活充滿信心:“去年家裡養了200只土雞,大部分都已經賣出,最後只剩下十幾只,一般每隻雞能賣到120元到160元,養的豬大概賣出八萬元左右。羅鄉長他們為我們的生活謀發展思路,鼓勵我們種植烤煙,我非常想幹好!20畝烤煙已經播下去了。”

「麗江熱線」回到熟悉的故土,重拾未完成的心願,他第一時間把寧蒗這個學校的場地......

自從回到翠玉鄉,羅傑文就很少回家,有些時候長達兩三個月都回不了家,平常想念家中年幼的孩子,也只能通過微信視頻交流,有些時候孩子只能在微信那頭喊著想爸爸,儘管如此,只要一想到肩頭還扛著重任,他又繼續回到了工作狀態。

「麗江熱線」回到熟悉的故土,重拾未完成的心願,他第一時間把寧蒗這個學校的場地......

羅傑文的努力,身邊的同事們都看在眼裡。

「麗江熱線」回到熟悉的故土,重拾未完成的心願,他第一時間把寧蒗這個學校的場地......

熊建寧

翠玉鄉黨委組織委員熊建寧告訴記者:“羅鄉長對待工作非常嚴謹認真。翠玉村委會只有18戶未脫貧出列的貧困戶,他一戶戶瞭解詳細具體情況,研究這一戶到底還存在什麼短板。他本可以把這些事情安排給我們包村領導下去執行,但他認為這就是他的責任,他到這18戶家中一一走訪,經常要工作到晚上11點多,回來以後還要跟我們研究如何把這些問題解決好,研究如何把今年這場脫貧攻堅戰打好。”

「麗江熱線」回到熟悉的故土,重拾未完成的心願,他第一時間把寧蒗這個學校的場地......

啟正達

翠玉鄉黨政綜合辦主任啟正達說:“當我還很小的時候,就記得羅傑文已經是鄉長,十多年過後,當我回鄉成為了他的同事,他見到我有些許詫異,而我心裡想著那個我熟悉的鄉長又回來了。再次見到他,他架著手身上包紮著傷口,他告訴我剛做了手術取了根肋骨,線還沒來得及拆。他來的第一天就帶著我們開展徵地拆遷工作,一直帶著我們一家一戶走訪,看著他的紗布已經滲出血,我們有些心疼,但他仍舊沒有休息也沒有怨言。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一個月之內就完成了徵地拆遷工作。我們羅鄉長就是務實實幹、忠於黨、忠於人民的這樣一個人。”

「麗江熱線」回到熟悉的故土,重拾未完成的心願,他第一時間把寧蒗這個學校的場地......

談起下一步的想法,羅傑文充滿信心: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非常關鍵的一年,在去往年的努力基礎之上,今年就把脫貧攻堅不足的短板補齊,下一步,為了讓老百姓過上更幸福的生活,主要在產業發展方面多下一些功夫,讓老百姓的包包也能鼓起來。

「麗江熱線」回到熟悉的故土,重拾未完成的心願,他第一時間把寧蒗這個學校的場地......

記者/和真羽 閔志龍

編輯/木文秀

責編/和寶魁

新聞熱線/0888—5122344

©麗江市廣播電視臺

「麗江熱線」回到熟悉的故土,重拾未完成的心願,他第一時間把寧蒗這個學校的場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