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油價,美帝操縱全球石油市場的祕密

負油價和中行原油寶事件讓全球很多投資人都蒙受很大損失。4月8號芝加哥交易所修改了規則允許負油價發生時,全球石油期貨的交易者就應該警覺石油大空頭們利用信息不對稱用負油價打爆多頭是一種高度可能的策略。

石油是和政治高度關聯的大宗商品,石油期貨和股市上的石油ETF完全是兩把事。有多少交易員真正瞭解石油市場背後詭譎的政治和利益集團角力。別說中國這些交易員會被設局,會上當,那些OPEC產油小國一樣上當。即便是沒有新冠疫情,在全球經濟放緩和新能源走上舞臺,對世界能源體系開始進行範式轉換時,註定了石油這一大宗商品市場成為了慘烈的零和博弈的舞臺。

大多數人根本看不懂石油市場,只一味去閱讀和相信各類誤導你注意力的媒體噪聲。在石油戰場上,很多人都認為美國麻煩了,沙特和俄羅斯給美國背後捅了一刀,目的是為了利用成本優勢打壓美國頁岩油。而且似乎這一刀也挺兇悍的,不少美國頁岩油公司停產的停產,破產的破產,可能還會連帶著頁岩油債務,連帶金融市場受累。

這種觀點哪裡來的呢?當然是美國媒體先發的噪聲,國內的媒體只不過是邯鄲學步而已。我一直說,不要看媒體怎麼說,而是看實際的結果。在4月上旬各國的減產會議中,沙特代表的OPEC和俄羅斯代表的非OPEC要一起聯合減產970萬桶/天。美國減產了多少呢?墨西哥減產了多少呢?

墨西哥起初非常不樂意減產,讓談判幾乎破裂,一直到4月10號,墨西哥總統洛佩斯才勉強表態和美國一起完成減產35萬桶的計劃。美國當前石油產量一天是1300萬桶,現在只裝模作樣發揮模範作用幫墨西哥承擔了25萬桶。而墨西哥每天產油量為178.6萬桶,現在象徵性減產10萬桶到168.6萬桶。相比而言,減產協議中沙特需要每天減產400萬桶,俄羅斯每天減產200萬桶。

美國不是OPEC國家,美國能源部長Dan Brouillette在4月13號時表示,對於OPEC會員來說,實行強制性減產很重要,但是美國沒有這種減產製度。美國將通過由市場力量推動的石油產量下降為歷史性減產協議作出貢獻。

什麼叫市場力量?市場力量就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市場,美國市場是我美國說的算,我現在是自給自足的,我要減產也是因為美國市場在新冠疫情中受到衝擊需求下滑而減產,跟你們其他產油國沒關係。你們自己在全球市場搏殺去吧,愛怎麼減是你們的事情。

沙特阿美不久前設定了五月份的油價,往亞洲的價格打折7.3美金,歐洲的價格保持不變,而對美國的出口價格反而提高了。也就很明顯了,沙特主要是在亞洲和俄羅斯以及其他小產油國開戰搶佔市場份額,對美國是提升價格來保護美國本土的石油行業。

用華爾街日報當初寫過一篇社論赤裸裸的威脅過沙特的那樣,沙特你只佔美國每年石油總量的6%,但如果沒有美國軍事保護,你早就是伊朗的一個省了。請問讀者們,沙特有熊心豹子膽給美國捅刀嗎?

金融加持的北美油商

墨西哥為什麼不願意減產?因為墨西哥在石油價格大戰中實際上沒什麼損失。很多人不瞭解的是墨西哥早就對沖了他們的油價,這種對沖可以讓墨西哥以49美金出售原油。過去墨西哥每年花10億美元支付這份期限可以長達三年的對沖“保險”,所以才能在這場油價史無前例的大崩潰中巍然不動,有底氣拒絕全球減產的要求。

墨西哥總統洛佩斯上週三自豪的向國民宣佈墨西哥保護了國家財政,不會在這次油價崩盤中虧錢。那誰會支付油價的差價呢?之前收了保費的銀行或者其他的對家。

這些年,伊拉克,阿聯酋等國其實都考慮過用這種套期保值對沖的方式但都因為交易的複雜性和高成本而放棄了。所有OPEC這些產油國都認為油價會單邊的不斷上漲。而有一些產油小國如哥倫比亞,阿爾及利亞等在過去也試過小範圍對沖,但只有墨西哥長期大規模這麼做。

這就是墨西哥擁有的獨特限制條件,沒在金融市場上大規模套期保值的你損失慘重,我喝湯吃肉,割你沒商量,減產是沒門的。墨西哥當下賺的錢是墨西哥真金實銀以一年10億美金的代價換來的。

投保對沖是北美石油業普遍的方式,美國三分之一的石油公司以平均52美金一桶的價格進行了對沖。

在媒體報道美國頁岩油公司紛紛停工破產之際,卻看不到的是,不同人不同命。美國有的是石油公司躺在那邊數鈔票,死掉的不過是那些沒有實力沒有背景的小玩家而已。紐約的Hess公司以55美金對沖了80%的產量,現在能繼續不受影響的躺在每天20萬桶的產量上賺錢。能源價格降低,煉油成本也降低了,然後疫情還帶來了聯邦政府的扶持新貸款。Hess公司之前參與了歷史性的在南美洲圭亞那發現的80億桶的大油田項目,現在計劃照舊,完全不影響,公司現金反而更多了,日子反而更好過了。

而現在油價暴跌下,已經沒有任何金融機構會再提供對沖產品了,所以沒有上車的公司和國家就真的挽救不了你們了。美國也有很多頁岩油公司沒有買套期保值,有不少的確是破產。但也有很多當下只是停工,把鑽井停掉,所有的資本項開銷停掉,員工裁員讓他們去領政府救濟,等著市場回來再重啟。破產的都是高度槓桿化的頁岩油公司,簡單說就是老闆和背後的投資人沒錢沒實力,主要靠的是貸款進的這個行業。

油價暴跌下,死掉的都是弱者。草原上發生天災,缺少了食物,死掉的都是食草動物,巨無霸食肉怪獸可以熬下來。世界發生新冠肺炎危機,先死掉的都是那些財政能力弱,市場小,沒有獨特競爭優勢的國家和企業?越是弱越是沒有能力保護自己。草原食物豐盛的時候,可以讓小玩家在怪獸嘴邊蹭幾塊肉,食物不夠了,連小玩家都要吃掉。新冠疫情下,小頁岩油企業的破產正好給行業巨鱷們清出市場份額。

上下游通吃,負本萬利

美國石油自給自足,不僅不用依賴進口,相反還能出口。 弔詭的是,全球第四大產油大國加拿大卻是全球石油出口最單一的國家之一。加拿大80%以上的石油都以白菜價賣到美國。然後美國以低價進口了加拿大的石油,經過提煉,能以3倍的價格將成品油賣給加拿大。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在3月19號表示,美國從過去十年從歐佩克和墨西哥的原油進口大幅下降,但由於價格和煉油廠的運營優勢,加拿大的原油進口增加了一倍多。

這就是很多人看不明白的地方,美國的原油並不都是直接開採成本在20到25美金的頁岩油,而有相當大的產量來自於提煉加拿大成本低廉的重油。

1969年,美國科赫工業收購了明尼蘇達州的松彎(Pine Bend)煉油廠的大部分股份,從此松彎成為了科赫工業旗下產業皇冠上的明珠。因為明尼蘇達和加拿大接壤這一獨特的地理位置,加拿大的重油就通過鐵路或者油管的運輸運到明州。

負油價,美帝操縱全球石油市場的秘密

這種近乎於廢料式的便宜重油經過加工後,可以賣出和其他汽油一樣的價格,所以松彎的利潤率遠高於其他煉油廠。2012年,美國從加拿大的油砂地區每天進口120萬桶,松彎一家就要用掉大約25%。到了2015年,松彎每天加工的加拿大重油產量已經達到了每天35萬桶。

川普上臺以後,美國從加拿大的重油進口繼續上升。而EIA的《石油供應月報》顯示,2019年美國從加拿大進口的原油佔美國原油進口總量的一半以上,即56%,日進口量達到了380萬桶,比2012年加拿大的總進口量多了三倍。想想其中多少的份額被科赫兄弟拿走?

其實我很懷疑川普上臺以後,美國變本加厲打壓委內瑞拉的真實目的,封鎖委內瑞拉,其重油就不能出口到美國進行調和煉化,加拿大的重油就變成了稀缺的香餑餑。而作為美國的小跟班加拿大,卻沒有自己油價的主導權。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本來就比美國原油和布倫特原油便宜很多的加拿大重油已徹底淪為“白菜價”。在油價正常的時候,加拿大的重油Western Canadian Select(WCS)重油賣到美國還要8到15美金,我上面寫了,美國科赫兄弟旗下的松彎煉油廠可以煉化之後,然後再以三倍的價格賣回給加拿大。油價大跌以後,WCS重油先是跌到了4美元一桶,比加拿大現在同樣重量的啤酒還便宜。但是很快4月20日,加拿大阿爾伯特州長Jason Kenney在推特上貼出了一張油價截圖,加拿大重油(WCS)已經跌到了以-0.01美元/桶。

油價今天的情況就跟前些天美股連續四次熔斷一樣,砸的時候你跑不掉,拉起來的時候你猝不及防。中間的時間差帶來的利潤就讓操盤的莊家們賺去了。油價是肯定要復甦的,但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哪個節點是真的復甦。

更重要的是,其實科赫工業是上游下游通吃,阿爾伯特州最大的油砂地擁有者是誰呢?恰恰是科赫工業。也就是美國煉油廠完全可以在這次危機中,心滿意足的以負0.01美元的價格把加拿大的油拉走,只要支付一個相當短時間的儲藏費用,在油價復甦後,就能在煉化後以30到40美元的價格賣回給加拿大或者美國老百姓。這不叫一本萬利,這叫負本萬利。

被控制的加拿大

去年10份特魯多自由黨獲勝,加拿大西北部產油大州阿爾伯特聯合三個州要鬧獨立,認為聯邦政府不公平。鬧獨立背後的一個原因是加拿大聯邦政府對於是否支持阿爾伯特的橫山油管(Trans Mountain)延伸線遊移不定。

負油價,美帝操縱全球石油市場的秘密

加拿大很多人認為加拿大重油獨家便宜賣給美國吃虧了,所以想開拓亞洲(中國)市場,修一條油管延伸線把重油送到太平洋。這個計劃引來了加拿大朝野和媒體無休止的爭吵。反對者主要認為會破壞環境那一套白左的說辭,支持者當然認為加拿大的資源不能就這樣被美國壟斷和控制,開拓亞洲市場多了買家競爭,就能賣出更好的價格。

負油價,美帝操縱全球石油市場的秘密

特魯多本來是打算支持這個項目,但被加拿大高院還是以環保名義給否決了。呵呵,加拿大司法,我就不多說了,大家心裡面有數。當然,政客們都是為了選票在演戲,特魯多所謂的“支持”說真的也不知道是真心還是假意。

加拿大東北大學(Northeastern University)教授Michael Nisbet研究發現,2011年到15年之間,美國有19個慈善機構花費了5.6億美金在加拿大遊說環保和能源政策,這些基金會背後的富豪包括了著名的彭博,洛克菲勒,谷歌前CEO Eric Schmidt,Intel前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

這讓坐擁資源的阿爾伯特政府非常鬱悶,自己的資源不能自己隨心所欲的做主,無論從州層面還是聯邦層面都被美國財團的遊說所影響。於是阿爾伯特政府計劃花250萬美金來研究對付外國遊說人影響加拿大能源政策。但這個錢真的太寒酸了,美國財團們打算未來五年,史無前例的花40億美金來遊說加拿大政府的能源政策。

而在媒體方面,阿爾伯特省的兩家最大的城市報紙,Calgary Herald和Edmonton Journal是背後由美國右翼財團資本控制的。

所以其實美國還是很有意思,很值得中國的精英企業家思考的,對內左右翼怎麼吵,對外就是一條心。以環保名義捆住加拿大能源自主的手腳,就有利於美國獨佔加拿大能源資源。

結語:

上週,當油價跌到谷底時,川普發了個狠話要美軍擊沉挑釁的伊朗的艦艇,油價就連漲三天。油價來來回回的拉鋸,上下波動,就是在收割全世界啊。

金融護體,上下游壟斷,政治遊說收割鄰國資源,操縱國際油價,這才是真實的美國石油工業。這都還不算,還要加上印鈔,萬能的美聯儲已經發聲考慮買進石油公司的股票。

說真的,想投資石油,但又怕冒險,又缺乏能力和自我認知的就別玩了。就像期貨,我從來不碰,沒有那個金剛鑽就不要攬那個瓷器活。石油期貨市場,完全是大國角力,地緣政治,頂級的富豪利益集團在坐莊。

靈哥我昨天看到一個石油期貨員聲淚俱下控訴華爾街的視頻,他說莊家太兇殘了,收割了所有的多頭,毀掉了他十幾年的職業。為他可惜的同時,我只能說:

當一個人的財富大於自己認知的時候,這個社會有100種方法收割你,直到你的認知和財富相匹配為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