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困解難摘“貧帽” 扶產增收拔“窮根”

幫困解難摘“貧帽” 扶產增收拔“窮根”

——吉林省委黨史研究室駐長白縣馬鹿溝鎮南尖頭村工作紀實

2016年以來,吉林省委黨史研究室駐長白縣馬路溝鎮南尖頭村工作隊以不罷不休的韌勁和苦幹實幹的拼搏精神,帶領當地幹部群眾謀劃項目、修建道路、新建房屋,幫助南尖頭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8戶44人全部實現脫貧,他們的辛勤付出和扶貧成果得到當地幹部群眾的高度評價和普遍認可。

勤學苦幹,做政策解讀的“明白人”。2016年4月,吉林省委黨史研究室駐村工作隊進駐南尖頭村,初來乍到,他們便撲下身子,認真研究扶貧政策,開展村情民意走訪。南尖頭村是長白縣的難點村,村民貧困的多、有矛盾的多、上訪的多。他們就逐家入戶走訪,說懂講透政策,仔細詢問每個貧困戶的家庭狀況、致貧原因等,幫助村民解決就醫難等問題。隨著工作的深入,他們用樸實的語言、真摯的情感讓群眾認識到,駐村工作隊是帶著真心實意來村裡扶貧的,慢慢地村民們開始願意跟隊員們道心裡話、拉家常,遇到困難主動尋求工作隊員的幫助,工作局面就這樣被一點點打開。

幫困解難摘“貧帽” 扶產增收拔“窮根”

長白縣委書記宋欽煒與吉林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穆佔一瞭解村兩委班子建設情況

幫困解憂,做人民群眾的“貼心人”。駐村工作中,這支工作隊用務實的行動溫暖了村民的心窩,拉近了彼此的距離。逢年過節,在村裡總能看到工作隊員扛著米麵糧油穿梭於貧困戶家中。秋季農忙時節,駐村工作隊員們分成小組幫助村裡年老體弱的村民收地、打捆、裝卸。對貧困學生,他們捐書捐物,問需送暖,用真心為孩子們搭建起“求知路”。對久病老人,他們請醫送藥,組織義診,為老人們身體健康奔忙操勞。他們還創新開展“慶三八•促脫貧•共發展”主題聯歡等活動,拉近了幹部與群眾間的距離,實現了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

幫困解難摘“貧帽” 扶產增收拔“窮根”

駐村工作隊組織開展“慶三八•促扶貧•共發展”聯歡活動

振興鄉村,做美麗鄉村的“佈景人”。南尖頭村基礎設施老化,整村環境偏差,吉林省委黨史研究室駐村工作隊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自2016年起,深化南尖頭村美麗鄉村建設,先後爭取資金600多萬元,修建地下水溝,實現整村柏油路面全覆蓋,在主要路段安裝路燈50盞,實現光纖入網“戶戶通”。他們還在沿村路兩側新建花池16處,栽植綠化樹木20餘株、花草2萬餘株。16戶貧困戶通過危房改造全部搬進了新居,13戶低保戶房屋得到改造。道路平了,環境靚了,村民們美在心裡笑在臉上。

幫困解難摘“貧帽” 扶產增收拔“窮根”

駐村“第一書記”與村班子召開會議專題研究脫貧攻堅工作

壯大產業,做脫貧致富的“領路人”。扶貧路上,這支工作隊從未停歇,基礎設施做好了,他們就開始研究村民脫貧致富的事。2017年以來,駐村工作隊先後爭取臨江邊防旅幫扶資金45萬元,建設2棟500平方米現代化暖棚,發展白靈菇產業,銜接有關部門以南尖頭村委會名義申請“綠江菇裡”商標,打造白靈菇品牌,2019年實現銷售收入13萬元,為村級集體經濟帶來收益6萬元。同時,爭取資金8萬元,建成趙春江工作室(南尖頭村村史館),帶動發展鄉村旅遊業。為暢通南尖頭村農特產品銷路,他們積極開展“第一書記代言”活動,通過電商平臺、微信朋友圈、客戶群、商場入駐等線上線下方式,實現代言收益11萬元。2019年,南尖頭村各扶貧產業項目累計收入18萬元,貧困戶人均分紅200元。

幫困解難摘“貧帽” 扶產增收拔“窮根”

長白縣委書記宋欽煒與吉林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穆佔一到白靈菇大棚查看白靈菇產業

4年扶貧路,近1500個日與夜,在吉林省委黨史研究室駐村工作隊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南尖頭村貧困戶年均收入達1萬元,實現全村沒有一個返貧人員,沒有一戶邊緣戶和脫貧監測戶,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扶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莊嚴承諾, 用奉獻精神演繹了長白山上“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的樣板力量!

幫困解難摘“貧帽” 扶產增收拔“窮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