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感冒是因為受涼?在完全無菌的環境中人受涼也會感冒嗎?

闢謠!感冒是因為受涼?在完全無菌的環境中人受涼也會感冒嗎?

在醫學意義上的“無菌”(完全無菌無病毒)的環境裡,人受涼會感冒嗎?

民間一直說感冒是因為凍著了,受涼了。

又有人說,感冒是因為病毒感染導致。

那個說法才是真的呢?

如果,感冒是因為受涼,在完全無菌無病毒的環境中,一個人如果受涼也會感冒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搞清楚什麼是感冒。

現在我們說的感冒是醫學上一種有明確概念和界定的疾病,也叫普通感冒(common cold ),是指由病毒感染導致的主要是鼻腔,也可以涉及鼻竇、耳朵和氣管的炎症性疾病。

也就是說,今天我們說的感冒實際上是被現代醫學科學化了的感冒。

但是,感冒在我國曆史上,或者中醫中對應的概念“傷風”,涵蓋面可能更廣泛一些。。

感冒的傳統概念

中醫病因學可以概括為“三因”,即外感風、寒、暑、溼、燥、火六淫,內傷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以及除以上內因和外因之外的“不內不外因”。

中醫認為,風乃六淫之首,為百病之長。

人非常容易被風邪所傷。

比如,《黃帝內經·素問》之“骨空論篇第六十”就說:

“風從外入,令人振寒汗出,頭痛、身重、惡寒。”

《素問·太陰陽明論》也說:

“傷於風者,上先受之”。

就是說,“傷風”的症狀主要在身體“上部”。

顯而易見,傷風表現的上述症狀與今天說的感冒高度相符。

感冒一詞在中醫中卻不常見,最早出現在宋代官方編撰的《和劑局方》“參蘇飲”的功能主治中:“治感冒發熱頭疼”。

明代《萬病回春·傷寒附傷風》中有“四時感冒風寒者宜解表也”的說法。

清代《類證治裁·傷風》也有“時行感冒”一說:“……時行感冒,寒熱往來,傷風無汗,參蘇飲、人參敗毒散、神術散。”

可見,今天我們說的感冒是中醫中的“傷風”,“感冒”什麼時候鳩佔鵲巢取代了“傷風”呢?

這個時間節點肯定在清朝以後。

感冒的科學概念

如上所述,感冒在西方叫common cold ,患上感冒叫“catch a cold”。

可見,無論東西方,感冒都跟風和冷有關。

因而,我們可以合理推論,西方傳統上的common cold應該極其類似於我們的“傷風”。

但是,隨著醫學的科學化,人們發現common cold可能並非感受寒冷這麼簡單,而是可以傳染的疾病。

早在1914年,德國一個微生物學家就發現,感冒並不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

他從一個感冒病人收集鼻腔分泌物,經過稀釋和過濾掉細菌後,接種到健康人的鼻子裡,發現有約三分之一的人幾天之內患上了感冒。

於是他發表了一篇沒有引起關注的論文,稱導致感冒的可能是一種比細菌小的病原體。

闢謠!感冒是因為受涼?在完全無菌的環境中人受涼也會感冒嗎?

隨後的研究逐漸擴展了這個“比細菌小的病原體”的譜系。

現在認為引起感冒的病毒有200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是上圖所示的鼻病毒,第二常見的是與當前流行的新冠病毒同屬冠狀病毒的4種人類冠狀病毒。

闢謠!感冒是因為受涼?在完全無菌的環境中人受涼也會感冒嗎?

“無菌環境”人不會感冒

顯而易見,現代醫學中,或者說,我們現在通常說的感冒是非常明確的一個醫學術語,就是指由某些特定病毒引起的以鼻炎為主,也可以累及鼻竇、耳朵和氣管的上呼吸道感染綜合徵。

那麼,人在完全沒有細菌和病毒的“無菌環境”,比如白血病幹細胞移植的無菌病房中,沒有相關的感冒病毒存在,自然就不會感冒。

闢謠!感冒是因為受涼?在完全無菌的環境中人受涼也會感冒嗎?

當然,即使是在完全無菌的環境中,人也有可能“傷風”。

因為,“傷風”除了感冒外,也可能包括像過敏,鼻炎,以及鼻腔寒冷刺激產生的噴嚏、流涕等寒冷反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