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縣戰役勝利72週年:勝利背後湧暗流 鬥智鬥勇戰敵特

勝利背後湧暗流 鬥智鬥勇戰敵特

——參與接管濰縣城的老革命以及老革命後代講述當時發生的驚心動魄故事

  濰縣解放後,成立了濰坊特別市,參加濰縣戰役的部分官兵留下來全面接管濰縣城。連日來,記者採訪了當時參與接管濰縣城的老革命以及老革命後代,聽他們講述當時發生的那些驚心動魄的故事,一起回憶難忘的歷史。

  劉山峰

  任市長的警衛員,兩次躲過敵人的子彈

  4月26日下午,記者來到高新區怡景公寓小區,見到了94歲的劉山峰老人。他曾任濰坊特別市第一任市長姚仲明的警衛員。雖已耄耋之年,滿頭白髮,但劉山峰精神矍鑠,和藹可親,見到記者到來,熱情打招呼。

濰縣戰役勝利72週年:勝利背後湧暗流 鬥智鬥勇戰敵特

94歲的劉山峰老人精神矍鑠。

  濰縣戰役結束後,城內的大街小巷滿目瘡痍,到處是殘垣斷壁、彈坑、土堆、路障和敵人的屍體。針對這一情況,濰坊特別市主要負責同志帶領工作人員和軍管人員在零星的槍炮聲中,著手清理西城街道的垃圾和路障,填埋彈坑,掩埋屍體。

  劉山峰跟隨姚仲明前往濰縣城牆附近視察戰場清理情況,兩人特意換上便裝,喬裝打扮一番。劉山峰揹著一把小型槍走在前面,姚仲明走在後面,兩人巡邏到南關時發現一個敵方的防空洞。

  劉山峰趴在洞口往裡瞧,這時意外發生了。“我隱藏在洞口處,傾斜著身子往裡一瞧,隱約看到有個東西在動,接著就有子彈打了出來,我下意識迅速回頭一個反撲將姚市長撲倒在地,順勢滾到旁邊的溝裡。”劉山峰迴憶說,聽到槍響後,正在執行任務的解放軍迅速趕來,在防空洞內將人抓獲。經過審訊得知,此人是殘留在老濰縣城裡的國民黨兵,準備伺機暗殺解放軍的大官,沒想到被抓住了。

  濰縣解放後,小黃樓及其所在的丁家大院成為濰坊特別市主要領導的辦公地點。一天傍晚時分,一名自稱華東局組織部部長的人來找姚仲明。為了安全起見,劉山峰一直帶人守在院子裡,觀察著市長辦公室裡的一切舉動。來人偽造了介紹信,信上蓋了章,謊稱要抽調45個幹部和一些錢款急用,從表面上看沒有發現任何破綻。

  談完工作後,姚仲明多了個心眼,提議安排這名“部長”到公安處暫時住下,並派劉山峰護送。到達公安處後,對方說要解手,劉山峰便坐在大院裡的花池邊上等著。

  一回頭的工夫,劉山峰看到這名“部長”飛速走到跟前,拿出一把手槍朝他射擊,幸好他反應迅速,兩隻手緊緊攥住手槍,槍口晃來晃去。情況十分危急,雖然這名“部長”身材魁梧,力氣也非常大,但劉山峰憑藉自己的防身技巧和武術功底,又將槍口轉向了對方,最終扣動扳機將其打傷。

  後來這名“部長”被送到樂道院救治。經過調查得知,華東局組織部並沒有派人前來,此人是一名國民黨特務。“他說來借調幹部只是一個藉口,其實另有圖謀,當時看我們守在姚市長跟前不好下手,聽到被安排到公安處住宿,以為自己露出了破綻,所以想提前對我下手,以便趁機逃跑。”劉山峰說。

  得知三歲孩子被保長虐待死 他很氣憤親手抓住罪魁禍首

  濰縣解放後,劉山峰還協助姚仲明處理抓還鄉團、反革命、國民黨特務之事。

  有一天,一個從坊子趕來的20多歲婦女跪在公安處門口,哭著說她男人跟隨部隊外出打仗了,家裡只剩下她和3歲的兒子。濰縣解放前,保長將她兒子的兩條腿倒掛在大門把手上,並用繩子綁了起來,兩個大人使勁用腳往不同方向蹬大門,活活把年幼的孩子折騰死了。劉山峰聽後既心疼又氣憤,發誓一定要親手抓住這個保長,替這個可憐的孩子報仇。

  婦女住的村莊距離濰縣城70里路,騎著自行車要3個小時。那天傍晚,劉山峰和一名同事趕到鄉公所,打聽保長的下落。正遇到一名郵遞員送信回來,從郵遞員口中得知,保長已躲到他姐姐家了。

  順著這條線索,兩人來到了保長姐姐所在的村莊。村子比較小,從東頭一眼能望到西頭,如果挨家挨戶打聽,很容易打草驚蛇。兩人找到村小學,正好趕上放學,便謊稱他們是從濰縣教育局來調查工作的,保長姐夫是他們的朋友,由於天色較晚,只能借宿一晚,等第二天再開展工作。就這樣,在一名老師的帶領下,他們找到了保長姐姐的家。

濰縣戰役勝利72週年:勝利背後湧暗流 鬥智鬥勇戰敵特

接管濰縣後,全城戒備森嚴。(資料圖片)

  劉山峰怕保長聽到院裡有動靜後偷偷溜走,便讓同事守在大門口,自己進去抓人。走進院內,他三步並作兩步,快速來到北屋門口。只見兩名婦女在包水餃,保長和姐夫坐著喝茶聊天。

  看到家裡進來了陌生人,保長心知肚明,一腳踢翻凳子,快速爬上窗臺,想從後窗溜走。這時,劉山峰一個大步上前,雙手抓住他的衣服,一使勁就將其從窗臺上拽了下來撲倒在地,用手槍指著他的頭說:“再動,打死你。”保長見大勢已去,只好乖乖就範。

  這時天色已晚,不好趕路,他們只好借住在村裡。第二天一大早,兩人押著保長回城裡審判。“當時騎自行車去的,回來的時候,怕他跑了,只好讓他坐在前面的大梁上。”劉山峰迴憶說,保長一直在自行車上折騰想伺機逃跑,他一手扶著車把,一手按著不老實的保長,好不容易押回了公安處。後來經過審判得知,此人還殺了不少人,最終因惡貫滿盈被槍斃。

  王振山

  父親負責治安、警戒,鎮壓反革命時還參與過監斬工作

  濰縣戰役結束後,華野9縱26師76團3營7連連長王子和按照上級指示,成為接管濰縣城的一員,擔任濰坊特別市公安大隊中隊長一職,負責治安、警戒工作。

濰縣戰役勝利72週年:勝利背後湧暗流 鬥智鬥勇戰敵特

王振山回憶當年父親接管坊子天主教堂抓敵特的故事。

  4月27日,記者聯繫上了王子和的兒子王振山。在王振山眼裡,父親是個大老粗,因為家裡窮,從小沒上過學,沒什麼文化,因不願受地主壓迫,很小的時候就入伍參軍了,跟著部隊到處打仗。

  “父親在戰場上英勇善戰,私下裡卻是個很幽默的人。”王振山說,當時的7連指導員是南方人,經常向父親說湯圓好吃,而父親從小生活在膠東地區,沒有見過湯圓,感覺十分新奇。後來偶然得知湯圓在北方叫元宵,便很想買來嘗一嘗。

  濰縣解放後的一個冬天,王子和帶著通訊員在街上巡邏,發現一個賣元宵的攤點,便讓通訊員買來嚐嚐。拿到元宵後,王子和迫不及待咬了一口,緊接著便吐了出來,並用膠東話說:“這也太難吃了,一股生面子味,哪有像指導員說得那麼好吃。”順手就將元宵扔到了旁邊的垃圾桶裡,回到單位後便找指導員“算賬”。指導員聽後哭笑不得:“湯圓是用來煮著吃的。”王子和聽後好氣又好笑,回頭再去垃圾箱翻找元宵時,早已找不到了。

  王振山告訴記者,父親除了負責治安、警戒等日常工作外,1950年鎮壓反革命時,還參與過監斬工作,任“監斬官”。“當時在一處河灘上槍斃一批反革命,行刑結束後,我父親拿著指揮刀、手槍,領著一幫人挨個驗明正身,如果發現沒有死的反革命,當場再補一槍或一刀。”王振山說。

  接管坊子天主教堂暗中觀察情況,最終肅清國民黨特務

  濰縣解放初期,一部分敵特分子仍潛伏在暗處,垂死掙扎。1952年年初,時任濰坊市(濰坊特別市於1949年6月改為濰坊市)公安局股長的王子和接到坊子公安分局反映,連日來坊子天主教堂(現址為濰坊市福利院)附近每到晚上10時,經常出現不明電臺信號,他們懷疑有敵特潛伏在此,發報地點很可能藏在教堂裡。為了查清此事,局領導安排王子和帶人一起接管天主教堂。

濰縣戰役勝利72週年:勝利背後湧暗流 鬥智鬥勇戰敵特

接管濰縣後,收容國民黨殘兵。(資料圖片)

  “名義上讓我父親負責教堂裡的行政工作,實際上是讓他密切觀察教堂裡的一切,偵破敵特案件。”王振山說。

  在坊子天主教堂期間,除了幹好行政工作外,王子和時刻牢記局領導交給他的查特任務。剛到教堂的幾天,他就利用空閒時間把凡是能去的地方都查看了一遍,不放過任何疑點,對每天進出教堂的人暗中觀察,並沒有發現什麼可疑舉動。

  接管後,開始清點教堂的物資,桌子、椅子、寫字檯、鋼琴……王子和非常留心可疑物品,對任何角落都不放過。直到清點到教堂樓頂時,他發現了一些手槍子彈和彈殼,根據經驗,既然有子彈和彈殼,就應該有手槍。通過尋找,王子和在教堂附近的杏樹底下發現了痕跡,用鐵鍁深挖後,挖出一口大缸,找到了電臺的藏身處,遺憾的是當時電臺已經被轉移走了。“30年多後的一天,濰坊市福利院的工作人員在打掃衛生時,無意中發現了一把手槍,已長滿鐵鏽,估計就是當時藏起來的。”王振山說。

  王子和及時向市公安局作了彙報,局領導要求他不能暴露身份、不能違反宗教政策,繼續暗中偵查。後來,他又發現了24本小冊子,上面詳細記錄了坊子火車站每天進出多少貨、第三陸軍醫院(今中國人民解放軍第80集團軍醫院)有多少床位和傷員、坊子黨政軍主要活動以及駐軍情況等。他猜測這些都是當時特務蒐集的情報,每天用電臺發出去。

濰縣戰役勝利72週年:勝利背後湧暗流 鬥智鬥勇戰敵特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押犯證、提犯證。

  在掌握了這些線索後,王子和對教堂的工作人員進行了思想教育,其中一名從益都教堂調過來的修女提供了一個重要線索。她說,益都教堂內藏著一個國民黨連長。

  王子和及時將這一重要情況彙報給了市公安局,市局領導派人員和益都縣公安局的同志一起前往益都教堂抓人,逮捕了這個潛伏的國民黨連長。順藤摸瓜,又一起破獲了幾個敵特案件。從此,肅清了藏在天主教堂的國民黨特務,他的敵特偵查工作也告一段落。 (文/圖 濰坊晚報記者 劉燕(署名除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