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到新都桥这段景观大道,藏有一座格鲁派圣地

出丹巴没多久,就进入了一条森林密布的山谷之中。谷里小河奔腾,云雾缭绕,奇峰异石遍布,环境十分清幽。看路边标语,似乎这里叫做十里画廊。但百度地图上,却标明为牦牛谷,以众多的海子和温泉而著名。


据说七世达赖离开拉萨移居附近的惠远寺时,就常到谷中的热水塘沐浴。


不过走完整个山谷,都没看见有什么温泉和海子,倒是在出了谷口后,遇见了修路堵车。前面的司机告诉说,现在是单边放行,两小时后,才轮得到我们这边。


丹巴到新都桥这段景观大道,藏有一座格鲁派圣地


已经有小车不耐烦掉头返回了,更多的则去了河边打发时间。本想趁机擦洗车子,手刚入水,便刺骨的冰凉,只好作罢。


离放行还有一段时间,百无聊赖中,干脆拿出自热饭,吃起午餐来。饭吃完了,路也通了。


只是说好的单边放行,却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盘旋的山路上,常常有车子从对面突然窜出,搞得人措手不及,神经紧张。直到雅拉雪山观景台,崎岖的路况才有所好转。


丹巴到新都桥这段景观大道,藏有一座格鲁派圣地


雅拉雪山在藏语中的意思为东方白牦牛山,是藏区四大神山之一。其主峰海拔5820米,终年积雪覆盖,无人能够登顶。据说曾经三次有人尝试上去,但都以失败告终,可见其山势之险峻。


几年前这里也搞过旅游开发,但不知何故半途而废。观景台附近现在还有一条简易公路,可以通向雪山的脚下,不过我们轿车底盘低矮,不敢贸然进去,只能在观景台上,远远的静观神山。


丹巴到新都桥这段景观大道,藏有一座格鲁派圣地


网上说不同角度看雅拉雪山,形状各不相同。从八美看是皇冠状,从新都桥方向看则是莲花状。只是此时的雪山顶部,正被浓浓的云雾锁住,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后来在塔公草原看时,山顶仍是云遮雾罩,不露真容,也算是此行的一个遗憾吧。


翻越疙瘩梁子时,垭口正在修路,但人们依然见缝插针,将车停在路边赏景。原来山梁下面,是一个莲花状的盆地,盆地中央有一片金色的草原,和一座金碧辉煌的寺院。


丹巴到新都桥这段景观大道,藏有一座格鲁派圣地


下到草原后看路牌,才知道这座寺院叫做惠远寺。因为外表极其普通,又无介绍,以为只是一般寺庙,因此没有进去,直接就擦肩而过了。


但这个惠远寺,在藏区的寺庙中,地位却是很不一般。


据了解,惠远寺所在的这片莲花状盆地叫协德乡,原名泰宁,是川青藏三省区交界处的一个重要物资集结地,也是雅茶入藏的主要通道。


丹巴到新都桥这段景观大道,藏有一座格鲁派圣地


雍正七年(1729年),蒙古准噶尔部入侵西藏,为保障七世达赖安全,清政府拨出专门经费,在泰宁修建了这座寺庙。雍正皇帝还钦定寺名,亲书匾额,并派专人迎请老家理塘的七世达赖,来此居住达七年之久。


有一个达赖驻锡已经很荣幸了,难得的是百多年后,这里又出现了一位达赖。


丹巴到新都桥这段景观大道,藏有一座格鲁派圣地


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惠远寺附近下村的一个富裕之家,诞生了一个叫做克珠嘉措的男孩。十多年后,克珠嘉措和其他两个男童,被认定为达赖的转世灵童。金瓶掣签前,因阿里发生战乱,克珠嘉措被寄住在了惠远寺内,直到掣签确定其为十一世达赖后,才由专人护送去了布达拉宫。


丹巴到新都桥这段景观大道,藏有一座格鲁派圣地


因为前后两位达赖的驻锡,惠远寺因此名噪一时。盛极时期,人皆尊称格鲁派圣地,与另一格鲁派圣地理塘寺等量齐观。


据说寺院现在免费参观,还有喇嘛亲自接待讲解。错过这样难得的学习机会,实在可惜。


丹巴到新都桥这段景观大道,藏有一座格鲁派圣地


后来又经过了一座寺庙,规模很小,还在远处坡上,同样的也没进去。不过再后面路过一处河滩时,却让我们停了下来。


丹巴到新都桥这段景观大道,藏有一座格鲁派圣地


这是一处川西常见的小河滩,溪流湍急,乱石遍地。不同的是,这些大大小小的石头上面,都被镌刻上了白色的藏语经文,甚至连高处山坡上的石头也是如此。


丹巴到新都桥这段景观大道,藏有一座格鲁派圣地


一些较大的石头上,还画有色彩鲜艳的唐卡。整个河滩经幡招展,气氛严肃,路过的人们,都纷纷停车观瞻。


丹巴到新都桥这段景观大道,藏有一座格鲁派圣地


石头上的经文据说为六字真言,是附近藏民自发镌刻上去的。藏传佛教认为,六字真言是用六种智慧,来对治人间六道不同的烦恼,循环往复地诵读,可以消病灾、减痛苦、除孽障、增智慧、添寿命、富财产,有着不可思议的功德。


只是要把这里漫山遍野的石头都刻上六字真言,藏民们不知得付出多大的勇气和努力。


丹巴到新都桥这段景观大道,藏有一座格鲁派圣地


小河上有一座简易吊桥,摇摇晃晃的通向彼岸。吊桥后还有一条小路,绵延着伸向远处山顶。不过我们并没有上山,而是走到岩石下面,欣赏了一下唐卡后,就掉头回来了。


丹巴到新都桥这段景观大道,藏有一座格鲁派圣地


仅有的几个游人,也基本是过桥后就自动止步。毕竟这里乃宗教场所,藏民修行之处,多少都应怀有一点敬畏之心才是。


丹巴到新都桥这段景观大道,藏有一座格鲁派圣地


过了八美镇后,天空开始飘起雨来。到达墨石公园时,雨下得更大了。空荡荡的游客中心,工作人员早不知躲那去了,只有我们和另一对中年夫妇,在雨中向着停车场对面的石林张望着。


丹巴到新都桥这段景观大道,藏有一座格鲁派圣地


百多米外的石林,参差嵯峨,色彩独特,镶嵌在山脚下面,宛若天然的水墨盆景。可惜石林面积超小,又分为几处,虽然进去的步道无人值守,但要冒雨一游,还是感觉有点鸡肋,不太值得。


丹巴到新都桥这段景观大道,藏有一座格鲁派圣地


中年夫妇开车走了,犹豫片刻后,我们也决定离开这里。就在经过售票处时,旁边一间房门突然打开,里面一个女的喊道:“这里买票”。若是几分钟前有这声音,那对夫妇和我们,估计已经在石林里面畅游了。但这时既然已经上车,那说什么都没意思了。


丹巴到新都桥这段景观大道,藏有一座格鲁派圣地


高原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在八美还雨滴纷飞,到了塔公就云开雾散。


这已是第二次来塔公草原了。第一次是十多年前,正值国庆,街上人多车多,为了节约时间,大家都没进塔公寺,只是欣赏了一下草原景色后,就匆匆离开了。


丹巴到新都桥这段景观大道,藏有一座格鲁派圣地


这次同样没打算去塔公寺。直接的想法,就是草原上四处走走,休闲放松。


最好的去处是木雅金塔后面的山坡,这里草原金黄,还能远眺雅拉雪山。而且木雅金塔本身,也是塔公草原的一大景观。


丹巴到新都桥这段景观大道,藏有一座格鲁派圣地


这个为纪念十世班禅于此灌顶布法,而在1997年修建的大型佛塔,金碧辉煌,雄伟壮观。据说修建时光黄金就用了一百多斤,围绕金塔的塔林也有158座。它们与远处的雅拉雪山交相辉映,是塔公草原上最壮丽的美景。


丹巴到新都桥这段景观大道,藏有一座格鲁派圣地


金塔旁边建有停车场,进出很是方便。但要上去山坡,每人还得另交20元清洁费才行。山脚下面,几个工人正在修建最后一段登山步道。由于草丛里一种带钩的种子,会附在裤子上面,或者钻进袜子里面,将脚裸刺得生疼,于是也不顾栈道还没完工,就强行翻了进去,顺着一直爬到了山顶的观景台。


丹巴到新都桥这段景观大道,藏有一座格鲁派圣地


但观景台并不是看雪山的最佳之处。观景台前行几百米的另一端山坡,才是看塔公全貌的好地方。这里不但可以俯瞰整个的木雅金塔,还可将文殊山、观音山等几座神山一目揽尽。


丹巴到新都桥这段景观大道,藏有一座格鲁派圣地


从这里看雅拉雪山,更是突兀挺立,傲视群峰。遗憾的是,虽然此时的塔公上空空灵通透,能见度很高,但远处的雅拉雪山,却依然是浮云遮蔽,无缘见其本来面目。


丹巴到新都桥这段景观大道,藏有一座格鲁派圣地


山坡上盘桓了好一阵子,又在另一端的草地上游荡一圈后,才下山继续前往新都桥。这个十多年前曾经路过的地方,留下的记忆已经比较模糊。


唯一清晰的,是在一条有着高大行道树的公路边,带队的章越指着附近的河流说,深秋时节,这里的树木黄了,才是新都桥最美的时候。


丹巴到新都桥这段景观大道,藏有一座格鲁派圣地


那条有着高大行道树的公路,就是现在的十里景观大道。川西的树木,一般都是10月中下旬才开始泛黄,所以这时的新都桥,基本都是葱绿一片,泛善可陈。


丹巴到新都桥这段景观大道,藏有一座格鲁派圣地


唯一的亮点,是景观大道的一段路边,一大片色彩缤纷的格桑花,在阳光下面迎风摇曳。漂亮的花海吸引了很多游人驻足观看,就连路过的喇嘛也停下车来,拿出手机相互拍照留念。


丹巴到新都桥这段景观大道,藏有一座格鲁派圣地


本来的打算,是今晚新都桥住下,明天周边再逛逛后回家。但一路向前,直到折多山下,都没能看到一处理想点的民宿。看着秋风中萧瑟单调的风景,和即将降临的暮色,果断决定不再留恋,直接夜车回家。


丹巴到新都桥这段景观大道,藏有一座格鲁派圣地


上山的道路正在翻修,堵起的车子排成长龙。远处的山巅上,一大片厚厚的乌云,正泰山压顶般的向这边山顶翻卷过来。


见此情形,不禁有点着急起来。十多年前过折多山时,就遇见过积雪和伸手不见五指的浓雾,开车的几位老兄,紧张得下山后眼里都充满了血丝,听说第二天甚至还为此封闭了山路。心里不禁祈愿前面赶快将路修好,好在天黑前让我们安全下山。


丹巴到新都桥这段景观大道,藏有一座格鲁派圣地


还好只是一小段维修,道路很快就恢复了通行。快到山顶时,刚才的那片乌云已经漫了过来,将整个周边完全的笼罩起来。弥漫的雨雾不但使能见度很低,也让道路变得湿滑。所有的车辆,都是万分小心的缓慢行驶。


丹巴到新都桥这段景观大道,藏有一座格鲁派圣地


即便如此,在经过折多山观景台时,仍有不少车辆停下赏景,即使白茫茫一片啥都不见,也毫不在乎。


好不容易到了康定城边,以为可以松口气了,那知前面又是修路堵车。从进城到出城短短7公里,蜗牛般的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直到天色黑尽,才在泸定上了尚未正式通车的高速,回到家里时,已经凌晨两点了。


十多年来一直都在修路,这个康定,也是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