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自律的4種人生原則,必將能消除人生的痛苦

人生苦難重重,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真理之一。

人生是一個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面對這一串問題,你是選擇哭哭啼啼抱怨生活?還是勇敢直面?是選擇逃避現狀還是尋找解決的方法?

生活中遇到問題本身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如果不解決,只會加重問題的嚴重性,而得到有效解決的問題會可以累計經驗,往我們的智慧罐裡填充幣值,正如富蘭克林說“惟有痛苦才會帶來教益。

”解決問題的首要方案就是自律,自律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通過自律我們知道如何以堅毅、果斷、勇敢的態度面對困難,從學習與成長中獲得益處。

自律是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去解決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則,其中包括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尊重事實和保持平衡。

實踐一切原則的關鍵都在於個人態度,如果一味想著逃避終究不會使問題得到解決,接下來我們詳細闡述這四種原則。


掌握自律的4種人生原則,必將能消除人生的痛苦

01推遲滿足感,擁有“先吃苦,後享樂”意識

推遲滿足感意味著不貪圖一時的安逸,能推遲滿足感的人一般都具備“先吃苦,後享樂”的意識。

不久前我閨蜜七七向我哭訴自己的拖延症,她總是有做不完的工作,而且越棘手的事情她越焦慮,最後都是拖到第二天還沒有辦法完成,這自然少不了老闆的批鬥。重新梳理了一下她的工作態度,我發現真的存在很大的問題:她總是在上班的第一個鍾把容易和喜歡的工作先完成,然後在剩下的六個鍾裡,儘量規避棘手的差事。

我建議她從現在開始,在上班的第一個鍾完成難以應對的工作,在剩下的時間,其他工作都會變得相對輕鬆。一個鐘的痛苦,加上六個鐘的幸福,比之前的一個鐘的輕鬆,加上六個鐘的痛苦要划算多了。嚴格按照這樣的規劃執行之後,她果然徹底克服了拖延工作的毛病。

在《少有人走的路》一書中,作者告訴我們,推遲滿足感要學會重新設置人生快樂與與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對問題並感受問題;然後,解決問題並享受更大的快樂,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掌握自律的4種人生原則,必將能消除人生的痛苦

02承擔責任,降低神經官能症和人格失調程度

上世紀六十年代,埃爾德里奇*克里佛說“你不能解決問題,你就會成為問題。”

不能及時解決的人生難題,它會像山一樣橫亙在我們眼前,我們必須面對出現的問題,這是基礎前提。我們都會傾向於逃避問題,推卸責任,這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神經官能症和人格失調,他們都是責任感出現問題所致,但是表現症狀卻截然相反.

神經官能症患者為自己強加責任,出現問題時認為錯在自己,覺得自己能力不及他人或缺乏勇氣,常常把“我本可以”“我或許應該”“我不應該”等掛在嘴邊;而人格失調的患者卻不願意承擔責任,與外界發生衝突或矛盾時把責任歸咎於其他人,這樣的患者則強調“我不能”“我不可能”,嚴重缺少自主判斷和承擔責任的能力。

心理學界有這麼一種公認的說法“神經官能症患者讓自己活得痛苦,人格失調者卻讓被人活得痛苦。”

人人都有逃避責任的傾向,哪怕是以微妙的方式逃避。但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學會自己做主,作為成年人,整個一生都充滿選擇和決定的機會,只要接受這個事實,我們就會變成自由人,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我們只會認為自己是個犧牲品。

掌握自律的4種人生原則,必將能消除人生的痛苦

03尊重事實,正確而詳實地繪製人生地圖

尊重事實是自律的第三種原則,通往事實的道路並不是平坦的,我們出生的時候並沒有帶著世界地圖,但是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又不得不有地圖來指引,繪製地圖是人生的一門難得學分的必修課,其艱難不在於從頭開始,而是要不斷修訂來使得它的內容更加準確和詳實,為此我們要付出努力。

逃避現實的痛苦和不幸是人類的天性,只有通過自律才能逐漸克服現實的痛苦,我們必須要尊重現實,淡化暫時的不適之感,承擔所有的痛苦,這遠比我們的個人利益和暫時的舒適更為重要。

從表面上看,固步自封、選擇逃避顯然更容易,但是尊重真理和事實帶來的收穫遠遠超過了代價。要讓心靈獲得成長,讓心智走向成熟,就要竭盡全力,永遠尊重事實,以開放的心態,不斷修訂認識地圖,方能擁有更加健康的心理狀態和更好的人際關係。

掌握自律的4種人生原則,必將能消除人生的痛苦

04保持平衡,最高原則是“放棄”

保持平衡,是指對該做與不該做的事兒的一種抉擇,在任何事物面前我們都需要拿捏一個平衡點,避免“物極必反”的反效果現象。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則是“放棄”

放棄是需要勇氣和判斷力的,學會辨別需要承擔的責任和拒絕不需要承擔的責任,當我們面對別人的無理要求時,不要急於表露情緒,而是冷靜應對。大腦的高級中樞—判斷力,必須約束低級中樞—情緒,提醒後者稍安勿躁。

但這不意味著我們受到侵犯時不該動怒,相反,你必須生氣,你要讓對方知道自己受到了侵犯並感到很不愉快。在這個複雜的世界,想要使得人生順遂,我們不但要有生氣的能力,更要有生氣時有抑止其爆發的能力。

選擇和放棄一直如影隨形,放棄即為新生,我們需要做的是找到其中的平衡點。自律就是一種自我完善的過程,建立新的觀念和理論,舊有的觀念和理論就死去了,生與死就好比硬幣的兩面。

正如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加說的:“人生不斷學習生存,人生也不斷學習死亡。”

總結

所謂自律就是以積極而主動的態度,去解決人生痛苦的原則。自律包含了有積極意義的四種人生原則,推遲滿足感,擁有“先吃苦,後享樂”意識“;學會承擔責任,降低神經官能症和人格失調程度;尊重事實,正確而詳實地繪製自己的人生地圖;在事物中保持平衡,最高原則是學會“放棄”。這四種原則是相互影響的,我們說自律從來都不是一種追求,而應該是一種習慣,自律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掌握自律的4種人生原則,必將能消除人生的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