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織田信長生畏的男人——上杉謙信,他說:一戰方知,信長實乃弱


越後之龍上杉謙信有著天才的統率力,在作戰中,總能用電先火石般的攻擊完全壓制敵軍,是位一生中幾乎未嘗敗績的作戰天才。

而且他並不是為了私慾,而是為了"義"而征戰終生。他雖然一直在戰爭中獲勝,但他的領地幾乎沒有擴張過。

令織田信長生畏的男人——上杉謙信,他說:一戰方知,信長實乃弱

織田信長是和謙信同時代的人物,但信長十分畏懼兼信,為了不令謙信發怒,還想盡辦法討取謙信的歡心。可最終因信長奪取天下的計劃,兩人發生了根本上的對立。

謙信成為越後國主,展現卓越的軍事才華,卻不願殺生,後以經濟手段平定戰亂

1548年12月,19歲的謙信從病弱的兄長那裡接過了家督之位。兩年之後他成為了越後的國主,開始了平定越後的征程,謙信充分發揮了自己超群的戰爭才能,連戰連捷。

令織田信長生畏的男人——上杉謙信,他說:一戰方知,信長實乃弱

可謙信自小就接受佛教訓誡,對無休止的爭鬥感到十分困擾。謙信24歲時,作為皈依佛門的見證,他接受了五條戒律,其中一條是不可無謂殺人的殺生戒。

謙信想通過不殺生的方法平定越後呢,他試圖讓耕地稀少的越後變得富裕,從而消弭戰亂。謙信鼓勵生產一種叫做青苧的植物纖維。

令織田信長生畏的男人——上杉謙信,他說:一戰方知,信長實乃弱

在棉花還沒有普及的時代,青苧是製作貼身衣物和夏季服裝的材料,很貴重。又整修了柏崎、直江津等港口,建立了航運線路。此外,他親身去京都考察流行商品,竭盡全力推銷自己的商品。

根據當時越後的記錄:港口中船隻千帆競流,房屋氣勢軒昂,盡顯富庶之景象,由於商業的發達,人民的生活日漸富足,越後的爭端日漸減少。謙信不動用武力維持和平的願望,看上去已經實現了。

謙信為義而戰,被信長畏懼、討好,同時陷入了信長的計謀之中

1561年,謙信被室町幕府任命為關東管領,這是統帥關東地區的要職。之後,謙信遠征關東各地達13次,全部都是應幕府和其他的領主的請求而出戰,謙信本人的領地幾乎沒有增加。

這個時候,織田信長急速擴張了自己的領地。永祿11年( 1568),足利義昭在信長的護衛下上洛。翌年信長的使者前來拜訪謙信,並在信中說道:在下信長將謹盡微力,守禦將軍之門庭。

令織田信長生畏的男人——上杉謙信,他說:一戰方知,信長實乃弱

對信長來說,眼前的敵人是與自己接壤的武田信玄,與謙信結成友好關係,是希望謙信在背後牽制武田家。

但是謙信相信了信長要護衛室町幕府的託詞。元龜3(1572)年,謙信和信長締結了同盟關係。

信長之所以畏懼謙信,主要有三個理由。

第一是謙信卓越的經濟實力,越後的特產青苧在各地流行,給謙信帶來了豐厚的收入,並且謙信控制了在日本海上的交易路線,靠這個所收益的航運稅還有港口稅,是筆巨大的收入。

第二是謙信作為將領的才能,越後士兵的個人能力是很強的。指揮軍隊的謙信的能力亦十分卓越,其他的武將和他不可同日而語。

謙信在每次作戰時都會突然想到妙計,並親自上馬將作戰計劃具體化。這種臨機應變的能力是一種極為卓越的軍事才能。

第三是謙信擁有的信仰的力量。謙信信仰"見義不為無勇也",只要向謙信請求援助,謙信就一定會出手相助。

一般人不怎麼把很有可能滅亡的足利幕府放在心上,但他自始至終都想要拯救幕府,想要維護現存的秩序。這是和信長截然不同的地方,信長認為弱小者就該被消滅。

但謙信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可信長恐怕一輩子都沒理解這一點,也正是謙信最令他生畏之處。

元龜4(1573)年4月,織田信長從京都放逐了足利義昭。至此,持續了約240年的室町幕府滅亡了。

翌月,信長消滅了近江的淺井氏和越前的朝倉氏,擴大了自己的勢力範圍。

令織田信長生畏的男人——上杉謙信,他說:一戰方知,信長實乃弱

信長滅亡了謙信希望復興的室町幕府,又向北陸地區擴張,不過為了不與謙信為敵,信長採用了巧妙的謀略。

信長給謙信寫了一封書信,信中報告了進攻淺井和朝倉的事,並表達了雖然進入了北陸地區,但無意與謙信為敵的意思。

此外信長對謙信展開了禮品攻勢,贈送了南蠻舶來的天鵝絨披風等許多珍貴的禮物,表達了要和謙信一起維護天下的意思。謙信完全相信了信長,陷入了信長的計謀之中。

信長背信棄義的舉動惹怒謙信,謙信建立反信長包圍網

第二年,信長使用大量使用新武器洋槍的戰術,擊破了戰國最強武田家的軍隊,這使信長的信心倍增。

兩個月後,信長煽動謙信的重臣越中的村上氏反叛,又暗中串通常陸的佐竹氏,下野的小山氏。但是這都被身為關東管領的謙信所知。

隨後,將軍足利義昭的使者來拜訪謙信,他希望謙信火速上洛,討伐信長,以此重振幕府。謙信親自經營著越後,本並未考慮前往京都,但信長蔑視同盟關係,陽奉陰違的行動,使他怒不可遏。

謙信決心討伐背信棄義,貪求私慾的信長。兩人的同盟關係就此破裂。

天正4年(1576) 5月,謙信和與信長對立的大坂石山本願寺如願聯手。當時,石山本願寺以大板為中心建立了堅固的要塞,與織田信長敵對。謙信與本願寺聯手就可對信長成夾擊之勢。

令織田信長生畏的男人——上杉謙信,他說:一戰方知,信長實乃弱

但同時本願寺被織田軍所包圍,物資補給不久即將用馨。為了掩織田軍之耳目,謙信在竹杖中填入越後出產的砂金,向本願寺輸送了鉅額的軍費。

另外,謙信還和西國的強大勢力毛利家結為同盟,與石山本願寺、足利義昭以及毛利家建立了反織田包圍網。毛利的水軍擊敗了織田的水軍,成功地向本願寺運輸了大量兵糧。

天正4年(15761)8月,謙信帶領大軍上洛,在上洛的途中平定了越中,進而進入能登地區,包圍了七尾城。

七尾位於日本海航路的中心點,如果能佔領此地,就能用船隻順利地從越後調來大量兵糧,七尾城對劍指西方的謙信來說是必爭的據點。

信長得知了謙信的動向大為焦急,他絕不能把七尾城拱手讓給謙信。

天正5(1577)年8月8日,信長派遣柴田勝家、前田利家和羽柴秀吉等人,率領四萬主力部隊前往七尾城。

令織田信長生畏的男人——上杉謙信,他說:一戰方知,信長實乃弱

天正5年(1577) 9月15日,謙信以怒潮般的攻勢攻下了號稱固若金湯的七尾城,將能登納入了自己的勢力範圍。此時謙信與加賀的一向一揆勢力聯手了。

一向一揆就是以農民為主的,一向宗本願寺派信徒發動的武裝起義。一向一揆遭到了信長徹底的鎮壓,他用火刑和烹刑殘殺了幾萬人。而謙信承認了一尚宗的信仰,把他們當作自己的戰友。

因此,只史料記載:庶民百姓亦心向謙信,眾人毫無二心追隨之。謙信尊重信仰的態度使他們決心和謙信一起戰鬥。

手取川之戰,謙信完勝,欲進一步上洛討伐信長,卻突然病逝

謙信打算在手取川與織田軍對陣。上杉軍作戰依靠長槍和騎兵,在裝備上與大量使用洋槍的織田軍有差距,但是謙信知曉鐵炮的弱點:鐵炮在夜晚會變得無法瞄準目標。

謙信決定在夜晚發動總攻,使得信長的鐵炮無用武之地。

根據文獻記載,上杉軍中規定:如果被問"是山嗎",要回答"是山麓"。這是上杉軍的暗號,為了保證兵士能在黑夜中區分敵我,上杉軍反覆操練了暗號的使用。

令織田信長生畏的男人——上杉謙信,他說:一戰方知,信長實乃弱

織田軍一開始進軍,謙信就將信長的偵察兵悉數消滅。織田軍在不知道謙信已經攻佔了七尾城的情況下,逼近上杉軍。

9月18日,約4萬的織田軍渡過手取川,在岸邊佈陣。得到這個情報後,謙信率兵3萬7000一鼓作氣向南進軍,在織田軍北面6公里處佈陣。

天正5年( 1577 ) 9月23日夜,陰雨天氣已經持續了好幾天,謙信乘著雨勢向敵陣發起突擊,上杉軍使用暗號,絲毫不亂地實施進攻。織田軍因為突然的夜襲陷入了混亂,想使用引以為傲的鐵炮攻擊也找不到目標。

而且因為下雨,火藥受潮無法使用。織田的士兵渡過手取川,爭相撤退。

史料記載:信長軍遇越前兵先陣,不堪一擊,餘多溺死。織田軍有千人以上戰死,謙信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令織田信長生畏的男人——上杉謙信,他說:一戰方知,信長實乃弱

戰後,謙信說了如下的話:一戰方知,信長實乃弱,若如此,上洛亦非難事。

戰敗後,信長派人傳信給謙信:謙信公上洛,在下信長腰佩一扇,願為謙信公引路,在下收西國,謙信公納東國,尊意何如?但是事到如今,謙信已經不願再相信信長。

天正6年3月,謙信平定關東之後,為了討伐信長,他徵召了6萬士兵,計劃取道上京。織田信長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危機。

令織田信長生畏的男人——上杉謙信,他說:一戰方知,信長實乃弱

就在此時,謙信卻突然逝世了。他在春日山城內的廁所中倒地,之後再也沒有恢復意識,按照情況判斷,死因是腦中風。

由於謙信之死,6萬大軍的上洛作戰中止,反信長包園網也因失去了謙信這一向心力而瓦解。想為亂世畫下休止符的謙信,他的夢想僅差一步而未觚實現。

結語:

謙信真是太強大了。哪怕對手是信長,他也能讓信長無法發揮鐵炮的優勢,一鼓作氣發起夜襲,實在令人生畏。戰國時代最強的武將,非謙信莫屬。而且如此強大的武將不為私利私慾而戰,是很罕見的。

反對織田信長的同盟軍結成後,謙信能作為核心,他讓人信服的正是這一點。正因為謙信沒有私心,大家才會服從他。

令織田信長生畏的男人——上杉謙信,他說:一戰方知,信長實乃弱

即使再仰仗謙信,謙信也不會索取報酬,所以大家才會聚集到謙信的周圍。像謙信這樣的人實在是太少見了。

由於謙信的去世,信長得以推進天下布武的政策,最終信長的後繼者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實現了中央集權。

謙信的死代表著這種歷史的轉換期。謙信沒能成為扭轉歷史的英雄,但是謙信的風采,為義而戰的精神,永遠留在了後人的心目中。

參考文獻:《上杉家御年譜》《謙信軍記》《越後軍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