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經典之《國富論》(第二十五天)

品經典,享幸福。

每天讀經典,日進一點點。

《國富論》作者亞當斯密(1723—1790),英國經濟學家和哲學家。斯密是英國古典經濟學體系的創立者、舉世公認的現代經濟學之父。該著作出版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當屬經典之列。

品經典之《國富論》(第二十五天)

1.文中提到“住屋材料,未必都能像衣服材料那樣容易運往遙遠地方,因而,也不像衣服材料那樣容易成為國外貿易的對象。即使在今日商業狀況下,也常常如此。在住屋材料生產過剩的國家,這些過剩材料,不能給地主提供什麼價值。倫敦附近的良好石礦,提供了相當大的地租,而蘇格蘭和威爾士許多地方的石礦,卻不提供地租。在人口稠密農耕進步的國家中,用於建築的無果樹木,價值很高,其產地提供了相當大的地租,而在北美許多地方,樹木產地的所有者,卻不但得不到地租,如果有人願意採伐並運去他的大部分大樹,他還會非常感謝。蘇格蘭高地有些地方,由於缺少公路和水運,所以能向市場運送的只有樹皮,而木材則隨地委棄,聽其腐爛。當住屋材料是那麼過剩的時候,實際上被使用的那一部分的價值,也不過等於加工時所花的勞動費用。這一部分,對地主不提供地租。然而當鄰近富裕國民,有住屋材料的需要時,又當別論。例如,倫敦街道的鋪石,曾使蘇格蘭海岸一部分不毛岩石的所有者,從向來不提供地租的岩石收到地租。又如,挪威及波羅的海沿岸的樹木,在不列顛許多地方找到了國內找不到的市場,於是這些樹木給其所有者提供了若干地租”

所得:物理位置的靠近,會伴隨被靠近對象的發展而物超所值;一種物品在一個市場不被需要,但在另一個市場或未來的某個時代,未必不被需要,尋找和堅信的等待有時是必要的。

2.文中提到“各個人食慾,都受胃的狹小容量的支配,而對於住宅、衣服、傢俱及應用物品的欲求,似乎卻無止境。所以,對自己消費不了的剩餘食物有支配權的人,一定願意用剩餘食物或其代價來交換足以滿足其他慾望的東西。用滿足有限慾望以後的剩餘物品,來換取無限慾望的滿足”

所得:食慾容易滿足,而物慾永無止境。在住宅、衣服、傢俱等行業,循著人性的慾望,可以大有所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