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恆大的廣東籍球員為什麼感覺這麼少?

足壇平頭哥


在廣州恆大的前身廣州太陽神、廣州吉利、廣州日之泉還是廣州醫藥時,陣中都有很多廣東籍球員,在廣州恆大打中甲和剛升中超時,就是李章洙任上前後,還是有不少廣東球員。


陸陸續續在一線隊打過比賽的有前衛吳坪楓 後腰馮俊彥、右後衛李建華、後腰李巖、還有當初的一些新人廖力生、高志林、葉偉超、王軍輝、陳澤鵬等。


而隨著廣州恆大在中超和亞冠的舞臺中越來越重要,廣東籍球員被邊緣化乃至消失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你說廣東本土球員水平低下嗎?我不認可,作為南派足球和南粵足球的代表,國足歷史上有不少廣東名宿,像容志行、古廣明、區楚良、彭偉國等,像梅州五華就是足球之鄉,足球土壤很濃厚,另外像深圳廣州等大城市也出過不少廣東仔,像黃政宇、楊智、劉彬彬、盧琳、林創益等也都在不同的中超球隊打上主力。


那麼廣東籍球員人數越來越少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第一:國腳選材標準偏向北派足球


我覺得最主要的第一個原因是廣州恆大作為爭冠隊伍,基本配置就是超級外援加國腳的模式,而恰恰是近些年國腳選材標準中偏向廣東以北的球員,追求高大強壯的風氣帶來的後遺症,近些年廣東籍球員入選國腳的機會沒有以前那麼大了。


當前廣州恆大陣中東北籍的球員據說佔據第一位,其中瀋陽和大連的球員居多,最多時佔據半壁江山,這當然原因是東北球員作為人高馬大的北派足球代表,更容易入選國腳。而雖然廣東足球小快靈腳下活細膩,但是受限於身高體重被國腳篩選過程中淘汰,畢竟中國男足已經做了很久“中國頭球隊了”,首先你要高大威猛!


第二:南粵足球名宿進入中國足協核心層的偏少


中國足壇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幾代國腳經常都是那種師伯師叔師弟的關係,就是一個地方出來的多,而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前輩後來退役了在相關機構掌控了資源,因此和自己有關係的後輩更容易被推薦,而南粵足球雖然曾經一度是中國足壇的重要力量,但是現在在中國足壇核心層發揮作用的不多,很多名宿最後也就是地方足協發揮一些作用,最多就是成為專業型教練,而成為北方名宿那樣成為足壇大佬在中國足協說得上話的人不多。


當然,像廣東富力現在也有不少廣東球員,但是更多時候是一個保級隊的存在,在現在中國足壇核心層,無論是當紅國腳還是教練和管理層,南派足球話語權弱化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因此即便廣東出了廣州恆大這樣一個亞洲冠軍級別的球隊,隊中也沒有太多廣東球員可以勝任主力,但是隨著恆大萬人足校過個五年十年開始出產青訓成果,屆時可能南粵足球有可能再度復興。


唐家七叔


相同的感受,現在人們的觀念發生了根本性改變,急功近利思想非常嚴重,靠錢能夠解決的事,為什麼要埋頭苦幹。過去是由體委集中領導,現在是由俱樂部市場化運作,過去球員是“我要練”,現在是“讓我練”,過去是“向前看”,現在是“向錢看”,雖然球員收了增加了,可是責任心卻下降了,過去是地方下大力氣培養球員,現在是靠花錢購買球員,甚至於歸化球員,所以題主的問題就好解釋了。

提起廣東足球的歷史,曾經出現過很多著名的人物,如早期的李惠堂、曾雪麟、容志行等,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吳育華、趙達裕、古廣明、麥超等等。那個時代廣東足球以腳法細膩、技術靈活著稱,基本上與遼寧足球並駕齊驅,成為中國足球的領跑者。由於當時廣州的球市火爆,真可以說是一票難求,93年受朋友邀請有幸現場觀看了一場廣東隊對遼寧隊的比賽,觀眾席上人山人海、彩旗飄舞、歡聲雷動的場景至今記憶猶新,當然也順便打賭遼寧獲勝,贏了朋友二條煙。

回到題主的提問:廣州恆大的廣東籍球員為什麼感覺這麼少?我還真的找不出廣東籍球員都有誰了,只記得稍微有點名氣的廖力生、楊超聲、馮俊彥了,再有恐怕也是小隊員了。與八、九十年代興盛時期相比,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後果呢?一個是現在廣東的經濟比較發達,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小孩子們嬌生慣養,練體育的比較少了。再一個是廣州恆大隊財大氣粗,把眼光盯在了出類拔萃的球星身上、還有高水平的外援身上了,所以本土球員的出頭和發揮就受到了限制,這一情況要想得到改觀,廣東本士的球員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了。


大王侃侃談


因為廣州恆大是要出成績的,而不是培養本地球員。從世界範圍內引援的效果遠比在本土挖掘效果好得多。

事實上,恆大這麼多年來取得的成績,大部分靠的是外援的優勢。恆大接手後球隊先後引進了外援20餘位,舉幾個有代表性的球員:早期的保隆、趙源熙、克萊奧、孔卡,以及阿蘭、金英權、高拉特、艾克森、保利尼奧、穆裡奇等等,如果看過恆大比賽或者關注過恆大新聞的,都應該知道以上球員對恆大的重要性。

除了外援,恆大也從國內挖角國足球員,瀋陽的鄭智、河南的郜林。

由此可見,恆大的引援政策根本不考慮是不是廣東人,只要實力夠強,能出成績,就是恆大喜歡的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