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養殖技術|老王的中蜂養殖經

中蜂是我國土生土長的一個優良蜂種,具有抗病、抗蟎,易於定地飼養等優點;特別是對山區氣候條件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在利用山區大宗蜜源及零星蜜源上有著西蜂無法比擬的優勢。一些中蜂飼養體會與大家分享。

中蜂養殖技術|老王的中蜂養殖經

1 中蜂蜂箱的準備

本人曾使用過10框、14框、高窄式、從化式等蜂箱飼養中蜂,感覺到高窄式使用起來不太方便,產蜜量也不高;10框和14框箱適於飼養強群,產蜜量較高;從化式箱也不錯,特別適宜於中小群的繁殖。目前推廣的中蜂10框蜂箱(國標箱)在心寸上作了一些改進,我認為更趨於合理,既增加了取蜜量又合乎中蜂愛結團的特性;飼養中蜂的蜂友不妨彩這一種蜂箱。 中蜂蜂箱的製作要講究密封;不要開底窗;轉地的蜂箱可用鋼絲鋸挖前後窗,挖出的木板補回原處,並用活頁連接。巢門要開5mm左右,最好做成活動巢門,能隨時調節大小,防止老鼠、蟑螂、蠟蛾(蠟螟的成蟲)。中蜂抗巢蟲(蠟螟的幼蟲)能力較弱,箱底和四周縫隙要用牛糞、石灰加桐油補牢,以便清掃和防止巢蟲滋生,箱身四周要釘上木條。

中蜂養殖技術|老王的中蜂養殖經

2 選擇培育優良品種

要養好中蜂,首先要在選育蜂種上下功夫。中蜂種性複雜,要選擇採集力、抗病蟲害能力較強的蜂種進行育種,。以最快的速度淘汰差的品種,實行優化。 根據我多年的觀察,中蜂從蜂王和工蜂的體色上可粗略分成4大類: (1) 紅色種:蜂王腹節有明顯暗紅色環或或桔紅色環,俗稱:馬鞭王。工蜂體色黃色,幼蜂淺黃色並顯得蒼白。紅色種王產子率極強,能維持大群;分蜂性弱,性情溫和;缺點是抗病、抗蟎的能力較差,可擇優作為親本雜交的素材。 (2) 褐色種:蜂王和工蜂褐色或褐黃色,蜂王產子玄高,蜂群採集力、抗病蟲害力都很強。優良的褐色種王碼電腦公司軟件中心腹節層次明顯、舉止安祥,工蜂護脾能力強,受輕微振動能很快安靜下來,是中蜂首選的育種素材。 (3) 麻色種:蜂王和工蜂體形較大,腹節有明顯寬黑色環與淺區映照成麻色,蜂王產子率高,工蜂採集力較強。 (4) 黑色種:蜂王和工蜂均較黑,腹部有烏色斑黑色種群大都畏光,愛分群,對外界反應強烈,屬野生習性最強的一個品種,我把它淘汰不用。 中蜂選育良種是一項細緻、長期的工作,可多項選擇、重點培育、不斷篩選和優化,發現特別優秀的蜂群,要保留老王。採用雜交的方式,儘快獲得大批優質蜂王,同時,也可採用在非分蜂季節培育交替王,削弱蜂群的分蜂性,從而培育較大群勢的蜂群。

中蜂養殖技術|老王的中蜂養殖經

3 中蜂蜂場的選擇和放置

中蜂蜂場要選擇安靜、背風向陽、乾燥的地方,而且要臨近清潔的水源;蜂箱下打木樁支撐,高度不低於0.5m,蜂箱上面常年蓋杉樹皮等覆蓋物防曬,儘量避免外界氣溫對蜂巢的影響;夏季更要做好防曬工作,將蜂箱放在有樹蔭的地方搭棚遮蔭。

4 蜂群的管理

中蜂的管理要根據群勢、蜜源、氣候等條件作相應調整,只要抓住關鍵,就能達到輕鬆愉快的管理效果。 我把管理中蜂歸納為6個字:兩緊、兩松、兩少。 "兩緊"是從晚秋到早春緊縮蜂巢,使蜂多天脾,加強蜂群的保溫護子能力;越夏期間,抽出多作巢脾使蜂略多於脾,這樣蜂群能更好地護脾,防止巢蟲侵害。 "兩松"是從油菜到板栗花期,適時造脾、擴大蜂巢,使蜂脾相稱,並適時培育新生王和分群。在烏桕花期要利用花戎長、流蜜湧的特點,前期限抓緊造脾、加快繁殖,抓緊培育交替王,換下老王和舊劣巢脾,為蜂場安全越夏,迎接秋季山桂花蜜源作準備。 "兩少"是平時無事少開箱,越夏和越冬期也儘量少開箱,只作箱外觀察和貼聽箱內動靜,以此來判斷蜂群是否正常。 我曾試用過橫臥式、高窄式蜂箱和標準箱加繼箱,在流蜜期飼養強群取蜜,但按單脾產量不如5~6脾群的產量高。中蜂保持6脾左右的群勢較容易控制分蜂熱,採集效果好,也好管理。

中蜂養殖技術|老王的中蜂養殖經

5 中蜂取蜜的技巧

中蜂取蜜要考慮3個方面:一是保證蜂王和蜂群的安全,二是儘量不影響蜂群採集工作,三是保持蜂群的發展勢頭,切忌殺雞取卵。我在取蜜時,一般情況下,有蜂王的脾和幼蟲脾堅決不取。 取蜜的時間也要根據蜜源在1d(天)之中的流蜜時間及其它條件來決定.如在油菜、紫雲英和秋桂等蜜源,我都儘量選擇在傍晚取蜜,這樣不僅可以少影響蜂群的採集工作,而且蜂群在晚上有充足的時間整理蜂巢,第2天出勤會更積極;在烏桕花期,我則選擇清晨和中午蜂性較溫和的時候取蜜,以防凍傷子脾,另外,每年要留足一批優質巢脾,在流蜜盛期插入子脾中,能顯著提高每群的產量。 在流蜜開始時,適當拉寬框距,讓蜂群加厚巢脾,以增加每脾的貯蜜量,這是提高產量的手段之一。 中蜂取蜜要慎防盜蜂,發現有盜蜂時,取蜜要移到室內或帳篷內進行,抖蜂后,巢箱和裝取蜜脾的蜂箱都要用覆布和大蓋蓋好,防止因起盜造成損失。 取蜜要做到輕、快、穩,在蜜源的早中期取,後期少取或不取,以留足飼料;飼料不足的要在蜜源結束前補足。 蜜的濃度與取蜜時空氣溼度有關,切不可為了取全封蓋蜜而錯過了花期。一般當兩上角封花蓋時即可取蜜,如蜜汁太稀可留在陰雨天或蜜源較少時的晚上飼餵給蜂群作再加工。 蜜源結束前,要及時抽出多餘的巢脾,留下好的用硫磺燻蒸保存,舊劣脾堅決化蠟。

中蜂養殖技術|老王的中蜂養殖經

6 中蜂的病蟲害防治

中蜂最常見的疾病有歐洲幼蟲病、囊狀幼蟲病和爬蜂病。

6.1歐洲幼蟲病與氣溫有很大關係,因此防治歐洲幼蟲病要飛翔量減少外界對蜂巢的影響,使蜂巢有一個較恆定的溫溼度,平時做到蜂脾相稱或蜂略多於脾,早春可用青黴素糖漿喂蜂1-2次,每群20萬單位,以預防該病的發生。一旦發現歐洲幼蟲病,要結合緊脾、飼餵鏈黴素糖漿,每脾用量2~4萬單位,一般3次即可痊癒。

6.2中蜂囊狀幼蟲病在1974年曾給中蜂養殖帶來毀滅性的打擊,當時,我飼養的50多群中蜂,雖使用了多種藥物治療,但大部分蜂群群勢嚴重下降,病重群經常發生逃亡;但有的蜂群表現了極強的抗囊狀病的能力。其中一褐色種群只偶然出現過慢性病症狀,緊脾後症狀自然消失,板栗花期仍保留了5~6脾(標準框)的群勢。1975年後,中蜂囊狀幼蟲病呈逐年減弱的趨勢,這說明了抗病種群能在優勝劣汰中得以生存發展,所以培育抗病良種是減少囊狀幼蟲病危害的主要手段。 藥物治療可選用海南金不換和狹葉韓信草。狹葉韓信草比較易得,可用鮮草250克煎水去渣、熬糖喂蜂(10框蜂)。

中蜂養殖技術|老王的中蜂養殖經

6.3中蜂蟲害主要是巢蟲和小蟎。中蜂抗巢蟲能力較弱,在做好蜂具密封的前提下,要注意蜂脾相稱或蜂略多於脾,常年保持新脾,淘汰舊、劣脾。按時清掃箱底,破壞巢蟲的棲息場所;對使用多年,被巢蟲蛀壞的巢框也要予以淘汰。 中蜂小蟎的危害往往被飼養中蜂的同行們所忽視,實際上中蜂小蟎對蜂群的危害是很大的;我在剛開始飼養中蜂時就發現中蜂有小蟎,中蜂小蟎若蟎呈白色,成蟎呈黃粉紅色,肉質顯得比意蜂身上的小蟎嬌嫩。每年板栗花期,是小蟎危害的高峰期,挑開1個危害嚴重的巢房,可見到幾隻若蟎在內蠕動,成蟎爬進爬出,當時,未發現有缺翅蜂爬出,但由於小蟎寄生,成年蜂體質虛弱,常引起爬蜂。 防止小蟎的危害,可結合蜂群管理做下面幾項工作: (1)蜂箱定期用生石灰水清洗,洗後用稻草點火燒烤內壁,每年至少2次。 (2)發現有小蟎危害的子脾,可結合組織交尾群連蜂提出,防止小蟎的蔓延。在越夏、越冬期間讓其斷子,休養生息。這樣做還對蜂群在下一個花期的繁殖有利。 (3)打木樁支撐蜂箱,防止小蟎的其它寄主潛入蜂箱造成感染。 (4) 藥物治療:以前我曾使用在箱門口撒野生石灰粉和用百部煎水噴脾的辦法治蟎,現在治蟎藥物頗多,可採用"蟎撲"在傍晚時掛進去。

中蜂養殖技術|老王的中蜂養殖經

6.4 中蜂常見的蜂病是爬蜂病,要具體分析病因,對症下藥,切實做好預防和保健工作。 (1)加強春季和晚秋對蜂箱的防潮工作,及時清理蜂巢和換箱,不要在寒潮降臨時打擾蜂群。 (2)保證蜂群有優質飼料。春季花粉積壓過多時,要抽出多作粉脾或脫粉,防止因花粉存放時間過長變質引起的病變;抽出的花粉脾和脫下的花粉要妥善保管。 (3)越冬飼料不允許有甘露蜜和用劣質砂糖,飼料應在11月20日之前補足。可用大黃、木通、生薑按麵人劑量熬糖水喂蜂(5脾群),防止蜜蜂大肚病和下痢病變的發生。 (4)對孢子蟲引起的爬蜂病可用滅滴靈、病毒靈糖漿喂蜂,結合米醋、糖水噴脾,效果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