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非遗文化之“葛村榼子”

‘食印’是全国通用的学名,它在各地的叫法不尽相同。 即墨这一带一般叫“饽饽榼子”“面榼子”,尤以葛村的榼子最为有名。山西叫“榼榼”,南方各地叫“粿模”“糕印”“饼印”等等。材质也是五花八门,木、石、陶、玉、瓷、砖、锡、塑等都有,多为就地取材。

即墨非遗文化之“葛村榼子”

史料记载,秦始皇曾三次巡游至胶东等地,相传曾以手捏的牛、羊、猪三牲面塑祭祀神祇,其后民间纷纷仿效,逐渐产生了面塑。在青岛及胶东一带,‘饽饽榼子’几乎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生活器具。这与该地区自古以来相对比较安定富庶,民风淳厚、崇礼重义有关。

即墨非遗文化之“葛村榼子”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观摩即墨葛村榼子制作


面塑源于祭祀,并慢慢融入世俗生活。在这个过程中,面塑的样式花色、制作工具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酒食》中记述了五色饼的做法:“刻木莲花,藉禽兽形按成之,合中累积五色竖作道,名为斗钉……”这是比较早的关于在面点制作中使用木模的文字记载。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道:“清明节……用面造枣锢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这一记录说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促进了面塑的发展,并与岁时节令、庆典礼仪紧密结合起来。

‘饽饽榼子’做出来的面食花样繁多、用途很广。清明节吃面燕,企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端午节吃五毒饼,祈求祛病强身、幸福安康;七夕节做巧果,期望女孩子能心灵手巧,长大嫁个好人家。巧果食印小巧玲珑,一般都有小金鱼、小葫芦、小石榴、小花篮等8~10个图案,制作好的巧果,先放在大锅里慢火烙熟,然后以彩线串缀成环,挂在孩子的脖子上,既好看又好玩。

食印凝聚了古人的聪明与智慧,因此,它不单是一种制作面点的工具,而且还承载着来自社会的、民俗的、艺术的等各种文化信息。“果蔬花卉、鸟兽鱼虫、文字纹饰、神话传说……”

旧时青岛一带盖房上梁的重要仪式:大门口要摆上一对面老虎,意为“看门虎”;梁头要摆佛手、面鱼,意为“富裕”;屋脊两端要摆龙凤,意为“龙凤呈祥”;窗台上要摆一对葫芦,意为“福禄万代”……时辰一到,主人一边指挥上梁,一边向人群撒巧饽饽、巧果,还要唱上梁歌:“扬饽饽,把饽饽扬,邻里帮忙来盖房……”

即墨非遗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遗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遗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遗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遗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遗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遗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遗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遗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遗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遗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遗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遗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遗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遗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遗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遗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遗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遗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遗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遗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遗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遗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遗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遗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遗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遗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遗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遗文化之“葛村榼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