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非遺文化之“葛村榼子”

‘食印’是全國通用的學名,它在各地的叫法不盡相同。 即墨這一帶一般叫“餑餑榼子”“面榼子”,尤以葛村的榼子最為有名。山西叫“榼榼”,南方各地叫“粿模”“糕印”“餅印”等等。材質也是五花八門,木、石、陶、玉、瓷、磚、錫、塑等都有,多為就地取材。

即墨非遺文化之“葛村榼子”

史料記載,秦始皇曾三次巡遊至膠東等地,相傳曾以手捏的牛、羊、豬三牲麵塑祭祀神祇,其後民間紛紛仿效,逐漸產生了麵塑。在青島及膠東一帶,‘餑餑榼子’幾乎是家家戶戶必備的生活器具。這與該地區自古以來相對比較安定富庶,民風淳厚、崇禮重義有關。

即墨非遺文化之“葛村榼子”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觀摩即墨葛村榼子製作


麵塑源於祭祀,並慢慢融入世俗生活。在這個過程中,麵塑的樣式花色、製作工具也在不斷創新發展。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酒食》中記述了五色餅的做法:“刻木蓮花,藉禽獸形按成之,閤中累積五色豎作道,名為鬥釘……”這是比較早的關於在麵點製作中使用木模的文字記載。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記道:“清明節……用面造棗錮飛燕,柳條串之,插於門楣,謂之‘子推燕’。”這一記錄說明社會穩定、經濟繁榮促進了麵塑的發展,並與歲時節令、慶典禮儀緊密結合起來。

‘餑餑榼子’做出來的麵食花樣繁多、用途很廣。清明節吃麵燕,企盼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端午節吃五毒餅,祈求祛病強身、幸福安康;七夕節做巧果,期望女孩子能心靈手巧,長大嫁個好人家。巧果食印小巧玲瓏,一般都有小金魚、小葫蘆、小石榴、小花籃等8~10個圖案,製作好的巧果,先放在大鍋裡慢火烙熟,然後以綵線串綴成環,掛在孩子的脖子上,既好看又好玩。

食印凝聚了古人的聰明與智慧,因此,它不單是一種製作麵點的工具,而且還承載著來自社會的、民俗的、藝術的等各種文化信息。“果蔬花卉、鳥獸魚蟲、文字紋飾、神話傳說……”

舊時青島一帶蓋房上樑的重要儀式:大門口要擺上一對面老虎,意為“看門虎”;梁頭要擺佛手、面魚,意為“富裕”;屋脊兩端要擺龍鳳,意為“龍鳳呈祥”;窗臺上要擺一對葫蘆,意為“福祿萬代”……時辰一到,主人一邊指揮上樑,一邊向人群撒巧餑餑、巧果,還要唱上樑歌:“揚餑餑,把餑餑揚,鄰里幫忙來蓋房……”

即墨非遺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遺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遺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遺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遺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遺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遺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遺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遺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遺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遺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遺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遺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遺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遺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遺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遺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遺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遺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遺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遺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遺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遺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遺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遺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遺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遺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遺文化之“葛村榼子”


即墨非遺文化之“葛村榼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