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人為何核酸檢測長期不轉陰?專家解讀常陽患者

(健康時報記者王振雅)“我一點症狀都沒有,為什麼還不讓我出院。”一位新冠肺炎患者苦惱出院的視頻在網上流傳,她就是一位新冠肺炎“常陽患者”。

根據國家衛健委信息,4月24日,武漢有30多人長期核酸不轉陰,為常陽患者。據悉,常陽患者只是核酸一直不轉陰,但已無需治療。

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的出院標準中,要求採集連續兩次痰、鼻咽拭子等呼吸道樣本進行核酸檢測,檢測陰性才可以出院。在浙江省的1268例新冠肺炎患者中,就曾有1例常陽患者。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告訴健康時報記者,這類患者,只要核酸陽性,就會留院觀察,公眾無需擔心會被常陽者傳染。

然而,沒有了病情與正常人無異,卻一直在醫院隔離,讓許多患者無法接受。“一直佔用有限的醫療資源也不是辦法。”深圳市衛健委二級調研員張亞飛認為,可以將這部分患者安排到酒店等隔離點進行隔離觀察,沒必要一直住院。

“常陽患者是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在沒有呼吸道症狀後,沒有病情後,核酸檢測一直為陽性,有的患者甚至持續40多天才轉陰,對於目前這些常陽患者,什麼時候轉陰,多長時間轉還需要進一步觀察與研究。”張亞飛認為,這部分患者有非常好的醫學研究價值,其研究數據對於疫苗的開發以及新冠病毒認識有重要意義。

張亞飛認為,其實住院的常陽患者並不用擔心,反而是“假陰性”、後來“復陽”的出院患者值得我們警惕,他們有可能就是“常陽患者”,病毒隱藏較深,出院檢測時出現了“假陰性”,沒有被重視而疏漏了。

《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健康管理方案(試行)》規定,“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後,應當繼續隔離進行14天醫學觀察和健康管理”,並且“出院患者要按照複診計劃在定點醫院進行復診,一般在患者出院後第2周、第4周進行”。

“新冠肺炎是新發傳染病,其病源是一種新的病毒,我們醫學的認識是有限的是不斷更新的。對曾確診治癒出院的患者,我們應該建立追蹤隨訪機制,在一定期限內醫學觀察這些患者的情況。”張亞飛認為,此外這些患者也要做到在一定時期內,出門戴口罩、不聚集、不去人口密集的場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