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賴大客戶令華恆生物“很受傷”多項財務數據勾稽關係異常

記者 | 謝碧鷺

華恆生物來自第一大客戶的營收佔比接近五成,為了留住該境外大客戶,在美國增加關稅之後,華恆生物不得不為該客戶降低產品售價。由此來看,在大客戶“依賴症”之下,其議價能力令人擔憂。

前不久,安徽華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恆生物”)順利通過科創板首發上市申請。但若仔細閱讀其招股書,就可發現該公司仍然存在不少疑點。《紅週刊》記者今年6月份曾發表過一篇題為《華恆生物患境外銷售“依賴症”,逾億元含稅營收缺乏數據支撐》的文章,其中提到了其客戶集中度過高的問題,實際上,對於華恆生物依賴第一大客戶的問題非常值得關注。

事實證明,因為存在大客戶“依賴”,華恆生物議價能力並不強,為了維護大客戶,其在價格上做出過不少讓步。此外,據《紅週刊》記者核算,報告期內,其營收和採購數據均存在疑點,需要公司做出解釋。

議價能力不強

從招股書披露的數據來看,華恆生物的客戶集中度較高,特別是對第一大客戶巴斯夫的銷售,報告期內佔比分別為49.95%、54.39%、46.25%和44.74%,同時佔公司L-丙氨酸銷售額的59.26%、64.42%、65.1%和60.08%。

據招股書介紹,巴斯夫成立於1865年,是全球最大的化工企業之一,華恆生物對該公司的“依賴”,短期內雖然有利於企業收入的快速增長,但對於一家即將上市,且已經度過初始發展階段的企業而言,這無疑也是存在不小風險的。尤為重要的是,該客戶還是境外客戶,不論是國際貿易環境,還是國際政治生態,一旦發生變化,都會給交易雙方帶來諸多不確定性風險。而因為存在對客戶的“依賴”,華恆生物業績也深受其影響,因此,在雙方的交易中,華恆生物的議價能力明顯偏弱。

根據華恆生物和巴斯夫簽訂的採購協議中約定的最優惠客戶條款,如果供應商在履行合同期間向某個將產品用於特定工業應用的採購方以更低的價格和/或更優惠的條件交付產品,在價格差異存在的期間內,供應商應該通知巴斯夫並給予巴斯夫同樣的更優惠的新價格和/或更優惠的條件。

事實上,為了強化二者之間的合作,華恆生物已經做出了不少讓步。例如2019年5月,美國提高了部分從中國進口產品的關稅,為了分擔因L-丙氨酸產品關稅稅率調整對巴斯夫產品成本產生的影響,華恆生物對巴斯夫(美國)銷售的L-丙氨酸產品每千克下調了0.15美元,結果導致華恆生物在北美地區的銷售額下降了11.41%,毛利率也因此受到了影響。由此不難看出,在對大客戶存在“依賴”的情況之下,華恆生物“很受傷”,在實際交易過程中,其議價能力嚴重受到了影響。

此外,根據華恆生物和巴斯夫簽署的《第四次修訂協議》,合同期限至2022年底,因此,無法保證雙方的合作能夠一直持續下去,一旦失去這位大客戶,華恆生物的業績難免會受到不利影響。

營收數據存在異常

在之前的文章中,《紅週刊》記者曾提到,華恆生物2019年營收、現金流及經營性債權間的財務勾稽關係存在異常。實際上,除2019年外,其2018年和2020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與相關數據的財務勾稽關係也是疑點重重。

依賴大客戶令華恆生物“很受傷”多項財務數據勾稽關係異常

據招股書顯示,2018年華恆生物的營業總收入為4.21億元,其中境外收入為2.46億元,該部分營收不需要考慮增值稅,剩下的國內營收部分還需要考慮到增值稅稅率的變化(該部分營收所適用的增值稅稅率自2018年5月1日起,由17%下降到16%),據推算,當期華恆生物的含稅營收大致為4.49億元。理論上,企業的營收要麼是以現金的方式收回,要麼形成經營性債權,那麼華恆生物的情況又如何呢?

在合併現金流量表中,2018年華恆生物“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為3.54億元,此外,當期華恆生物的預收款項相較於2017年增加了約50萬元,那麼華恆生物當期所收到的與營收相關的現金流大致為3.53億元,該金額相較於當期的含稅營收要少約9600萬元,理論上,當期華恆生物的經營性債權應該要增加約9600萬元。

截至2018年末,華恆生物的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和應收賬款所計提的壞賬準備分別為2491.89萬元、6352.51萬元和383.6萬元,上述幾項相較於2017年末僅增加了約1100萬元。這顯然和理論應該增加的金額並不相符,大概存在8500萬元的差距。也就是說,2018年華恆生物大概有8500萬元含稅營收既沒有實現現金流入,也沒有經營性債權的支持,需要公司進一步披露。

以同樣的邏輯核算其2020年上半年的營收數據,亦存在類似的情況。

2020年上半年,華恆生物的營業總收入為2.58億元,其中國內營收所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3%,可計算出其含稅營收為2.74億元。當期其“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為1.85億元,其中預收款項變化不大,可忽略不計,因此其現金流入相較於含稅營收要少約8900萬元。經營性債權方面,2020年6月末,華恆生物的應收票據、應收賬款、應收款項融資和應收賬款所計提的壞賬準備合計相較2019年末僅增加了約4200萬元,比理論上應該要增加的金額少了約4700萬元。

結合此前文章,也就是說,華恆生物連續兩年又一期的營收數據均存在勾稽異常,需要公司給出合理解釋。

採購數據令人不解

不僅如此,據《紅週刊》記者核算,華恆生物的採購數據和相關現金流及經營性負債方面的財務勾稽關係也存在諸多令人不解的地方。

依賴大客戶令華恆生物“很受傷”多項財務數據勾稽關係異常

據招股書顯示,2018年華恆生物向前五大供應商採購金額為9148.11萬元,佔全部採購金額的38.4%,由此可以推算出當期華恆生物的採購總額為2.38億元。其所適用的增值稅稅率自2018年5月1日起,由17%下降到16%,由此可以計算出,華恆生物的含稅採購約為2.77億元。理論上,企業的採購應體現為相關現金流出和經營性債務的增減,那麼華恆生物的情況又如何呢?

在合併現金流量表中,2018年華恆生物“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為1.95億元,此外,當期華恆生物的預付款項相較2017年增加了大約135萬元,考慮到這方面因素的影響後,華恆生物當期所支付的與採購相關的現金流大約為1.94億元,相較於含稅採購要少8300萬元,那麼,理論上華恆生物的經營性債務當期應當要增加8300萬元。

而經營性債務方面,截至2018年末,華恆生物的應付票據和應付賬款分別為197.65萬元和6990.62萬元,兩項合計比2017年末增加了約800萬元。這跟理論上應該要增加的金額並不相符,大概存在7500多萬元的差距。也就是說,當期華恆生物大概有7500萬元的含稅採購既沒有現金流出,也沒有相關經營性債務的支持。

以同樣的邏輯核算其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的相關數據,亦有類似的情況存在。

2019年華恆生物向前五大供應商採購金額為1.11億元,佔總採購額的45.39%,由此可以推算出當期採購總額為2.45億元;2020年上半年,其向前五大供應商採購金額為5032.8萬元,佔總採購金額的42.7%,由此可以推算出當期採購總額為1.18億元。其採購所適用的增值稅稅率自2019年4月1日起,由16%下降到13%,由此可以推算出這兩期華恆生物的採購總金額分別為2.78億元和1.33億元。

在合併現金流量中,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華恆生物“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分別為1.75億元和6827.16萬元,此外2019年華恆生物的預付款項減少了約260萬元,2020年則增加了約40萬元,因此,這兩期中,其支付的與採購相關的現金分別約為1.78億元和6800萬元,這跟含稅採購相比,分別少了1億元和6500萬元。

經營性負債方面,2020年6月末,華恆生物的應付票據和應付賬款比2019年末僅增加了約1200萬元,而2019年末,則比2018年減少了約2000萬元,因此,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的含稅採購和相關現金流及經營性債務之間分別存在大約1.2億元和5300萬元的差距。

(文章發表於11月28日《紅週刊》

(文中提及個股、產品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