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陝南和陝北,為什麼叫陝西省?

長空45852597


這源於“周召分陝”周武王死後,其子成王年幼,用武王弟周公旦、召公奭輔政。當時,天下很不穩定,周、召二人決定分陝而治(分陝的具體位置,《水經注》說以陝城或陝陌為界,《括地誌》則說以陝原為界)。這樣,周公可以把主要的精力用於防備殷商遺民的反叛,穩定東部新發展的領地;召公的責任則是進一步開發黃河中游地區的農業生產,建立鞏固的後方,為周王朝進一步開拓疆土解除後顧之憂。古籍所稱“陝西”,均指今陝縣以西。元明之後,陝西省之得名,亦源於此。陝東一詞就被棄之不用了。



帶您品味中原


西周時期,周公、召公瓜分勢力範圍。以三門峽一帶為界線,陝縣以東歸周公,以西歸召公管轄,也叫分陝。以後就有了陝西的說法。

但其實現在的陝西是元代形成的。合併了漢中、陝北。


司馬公說歷史


秦晉崤之戰,其崤函古道溝通關中與關東地區,是為陝地陝州!陝之西即陝西,陝之東即陝東。所以,大河之南並不契合陝之東地理形制,河南改叫陝東更貼切;類似於廣東廣西。


一個人的橋頭1


陝是陝西省的簡稱,陝西省的南半部稱陝南;陝西省北半部稱陝北!

陝西省為什麼稱陝西呢,"陝"古方國名,即陝州,今天的三門峽市。周朝建立之初規定,陝以東周公主之,陝以西召公主之。現在的陝西省在陝以西,所以稱為陝西省

因位於陝以西,才有了陝西省這個稱呼,陝西省又可分為陝南和陝北,它們是一體的,並不矛盾!


滄州老夫子


陝西這個名稱始於西周初年,據《國語》載,西周初年,周王朝以“陝原”(今河南陝縣境內)為界。陝原以東曰“陝東”,由周公管轄;陝原以西曰“陝西”,由召公管轄。陝西因此得名。

唐安史之亂後設陝西節度使,陝西始轉化為政區名稱。宋初設陝西路,為陝西得名的開始,後分設永興軍路,以軍事鄜延、邠寧、環慶、秦鳳、熙河五路設陝西五路經略使;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正式設陝西行省,並將今陝西南部地區併入管轄;明置陝西省,後改陝西布政使司;清改陝西省,省名至今未變。

擴展資料:

源自陝縣以西,陝縣位於今河南省。起於西周,西周成王時,周公與召公分陝而治。陝,指古之陝塬,今河南陝縣。當時規定,周公治陝之東,召公治陝之西。陝西始見於史。陝西的簡稱是“秦”,最早指今甘肅天水一帶。

西周時,秦人先祖非子因養馬有功,受封於“秦地”,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護駕周平王東渡有功,受封“岐山以西之地”,建秦國。從此,陝西始有“秦”的概念。

陝西在口語中還被稱為“三秦”:最早為楚漢戰爭之際項羽在關中設置的三秦王。楚漢戰爭初期,項羽封劉邦為漢中正王,為防止他北上,將三員秦國降將分封在以咸陽為中心的關中地區。

他們分別是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這就是最早的“三秦”概念。現在的“三秦”,是指陝北黃土高原、關中平原和陝南秦巴山區。


奇門蔡大仙


陝北和陝南差異巨大,為什麼還能合在一個省?陝北氣候屬於北方氣候,陝南氣候屬於南方氣候,陝南人喜歡吃蒸麵,陝北人喜歡吃火燒,明明差異如此巨大,怎麼就會合到一個省,成了陝西呢?其實之所以二者差異巨大卻能共存在一個省裡面是有原因的。而這些原因,與我國曆史的發展密不可分。

我國古代因為戰爭的原因,天下四分五裂,所謂分久必合正是這個道理。在漸漸的大一統觀念面前,融合似乎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於是在這種趨勢下,距離很遠的地區依舊可以融合,更不用說是陝北和陝南兩個距離並不是很遠的地區。陝南是秦嶺以南,陝北是陝西西北,比起真正的南方和北方,兩個地區的文化交流有很優越的地理條件。

除了不可避免的文化交流原因,其次還有很多的戰爭原因。大家都知道陝西是一個重要的必爭之地,中國古代曾有數個王朝在這建都,可見其重要,而相對於延邊的一些列地區,也經常被看做是軍事必爭之地。翻越歷史不難發現,在抵禦匈奴時,兩個地區就已經有了試探性的融合,只是並未有很大交集。接著在歷經三國、五胡十六國等戰爭之後,到了唐朝,一個大一統的王朝不但統一了天下,還對當時的地區進行了劃分,從而方便管理,而陝北和陝南也趨向於合成一個省份。

到了北宋,陝西正式被劃分為省級別,只是陝南和陝北被拆了個亂七八糟,此時的陝西甚至還夾雜了現在四川的境地,並不是現在看到的陝南和陝北。元朝時,陝西才與四川有了明顯的劃分,而陝西的區域逐漸明朗化。明朝陝南明確歸了陝西省,至於陝北卻還在被分割狀態,一直到了清朝,陝西才有了現在地圖上的陝西,而陝北和陝南也成了陝西的一部分,再沒有被分割。


豐林易道


“陝西”一詞來源於周代周公和召公“分陝而治“。"陝“是指古代的陝塬,在今天河南三門峽陝州區(舊稱陝縣),它的西邊由召公主政,是今天陝西的前身。

由於“陝”字除了用作地名外其他地方很少見,因此,“陝”字成了陝西的代稱,陝南陝北,是“陝西”南部和北部的俗稱,不是“陝塬”南北的稱呼。所以,陝南陝北與“陝西”一詞並不矛盾。

陝南陝北,是與“關中”相對的地理概念,關中,指陝西省中部渭河沖積成的平原地帶,包括西安、咸陽、寶雞、銅川、渭南幾市,亦包括延安的黃陵部分地區。

陝北,指關中以北的黃土高原地帶,包括延安和榆林兩市。

陝南,指秦嶺以南的地帶,包括漢中、安康、商洛三市,地理上屬於南方,古代是楚國地方,現代生活習性與四川、湖北相近。


學渣慶哥


陝西可以分為三個板塊,榆林、延安,稱為陝西北部(簡稱陝北),西安、咸陽、渭南,寶雞,稱為陝西關中,漢中、安康稱為陝西南部簡稱(陝南)。


陝西張大強


陝南和陝北:是指陝西省內地理位置方位、方向標誌、標記與標識區位、區分圖。

陝西省:是指中國行政區劃圖和中國地理位置的方位、方向標誌、標記和標識區位、區分圖;它是根據、依據在中國地理位置方位、方向的西面、西方,稱之為:陝西。

陝:漢字的原意和本義———是指兩邊高原、高山或河流夾在中間的狹長地區、地帶、地脈、地形、地貌、地圖與地理位置,稱之為:陝。


袁聰


1、陝西最早是區域概念,不是行政單位(同四川一樣,元之前也是區域概念,元之後才成為省級行政單位)。西周初年,周王朝以“陝原”(今河南陝縣)為界。以東曰“陝東”,由周公管轄;以西曰“陝西”,由召公管轄。

2、唐安史之亂後設陝西節度使,陝西名稱開始成為一級行政單位。北宋初設陝西路,後因戰亂而不存。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正式設陝西行省,割利州路巴山以北歸陝西。榆林延安歷史上屬於中原與北方民族無數次征戰之地,沿革極亂,至明清才逐步穩定歸入陝西。

3、陝南、陝北是有陝西行政區劃之後以關中為中心出現的區域名稱。關中平原以北稱陝北,秦嶺以南稱陝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