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賦魁大使談中國東盟共建新絲路

新華網曼谷2月11日電 (記者李穎)2月11日下午,以“新絲路發展框架下的中國-東盟”為主題,盤古銀行第五屆國際知識系列論壇在曼谷的盤古銀行總行大廈舉辦。

盤古銀行董事總裁陳智深先生致歡迎辭,中國駐泰王國特命全權大使寧賦魁出席論壇並發表了重要講話,論壇還邀請了泰國皇太后大學校長旺差·詩裡察納教授等數位學者進行專題研討。約600多名來自泰中兩國商界、學界和媒體的人士參加了論壇。

盤古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洪欽雄開宗明義地指出,這是盤古銀行第五次舉辦國際知識論壇,由於中國正在努力建設新絲路,要將包括東盟、東亞、南亞、歐洲、甚至非洲北部都連接起來,所以此次論壇的主旨就是了解中國的新絲路戰略,探討中國周邊國家應該做好哪些準備迎接新絲路。

盤古銀行董事總裁陳智深在致歡迎辭時表示,中國古代絲綢之路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綿延6000多公里的路線,是中國到歐洲的絲綢貿易之路,更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之路。他指出,中國正在努力建設新絲路,新絲路戰略內涵是什麼、與周邊國家將有哪些合作與互動、對周邊國家將帶來哪些影響都是周邊國家政商界、輿論界都密切關注的話題。他強調,一路一帶將成為把中國與其他50多個國家連接起來的路線,將給東盟等周邊國家帶來繁榮,將給未來全球經濟帶來全新的機遇。

寧賦魁大使指出,2015年是一個重要年份,中泰將迎來建交40週年,中國的一帶一路規劃即將出臺,東盟共同體計劃於今年底建成。可以說,中國和東盟國家的不少發展規劃,都將在今年開始實施,給中國東盟關係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

對於如何將中國和東盟打造成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寧大使從基礎設施、經濟聯繫、資金保障和人員往來四個方面分別提出了四點建議。

關於進一步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大使指出,中國有著豐富的經驗和先進的技術,有著全球名列第一的全封閉高速公路里程和高速鐵路運營里程。中國願意根據每個東盟國家的不同需求,同各國開展基礎設施建設,不僅要建立縱貫中國和東盟的鐵路、公路運輸大動脈,還可以構建海運水運網、航空網、通信光纜網組成的全高效綜合聯通網絡,形成本地區涵蓋19億人口的巨大市場。

貿易投資便利化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優先領域。大使強調,中國和東盟已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自由貿易區,這是中國東盟合作的巨大成就。下一步的目標是,2020年中國東盟貿易額達到1萬億美元,讓東盟從中國經濟增長中更多受益。大使也提議在東盟國家建立更多類似於泰中羅勇工業園區等示範項目,積極探討在邊境地區設立跨境經濟合作區。

關於進一步提升中國東盟合作的資金保障方面,大使指出,據估算,未來10年東盟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總需求約為6000億美元,但在資金保障方面東盟還有很大的缺口。中方設立了100億美元的中國東盟基礎設施專項貸款,倡議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設立了400億美元的絲路基金,這些都將為東盟自身和中國東盟間的互聯互通提供巨大的資金支持。

關於進一步增進中國東盟的人員往來方面,大使表示,中方願進一步密切與東盟各國在教育、文化、科技、環保、旅遊、衛生等領域合作,加強青年、媒體、智庫和地方交流。中方將積極落實向東盟國家提供1.5萬個獎學金名額,通過中國東盟中心、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中國東盟環保合作中心等平臺增進中國和東盟國家人民的往來,推動形成全球最富有活力的海上絲綢之路旅遊圈。

最後,大使談到,中泰國鐵路合作已經起步,這是一條互利共贏之路,造福兩國人民之路。中方願與泰方密切合作,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推進地區互聯互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