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烏克蘭!當年賣給中國一項蘇聯遺產 讓萬噸大驅從未患心臟病

儘管聽起來有些誇張,但有一點我們必須承認,對於中國海軍來說,除了在20世紀80年代從歐,美和其他國家獲得技術支持之外。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蘇聯紅海陸軍的遺產在推動中國海軍水面艦艇現代化方面發揮了更大的作用。當然,如果要選出最有意義的一個,我個人認為並不是在中國得以涅槃重生的"瓦良格",也不是號稱"新四大金剛"的現代級,而是另有他物。

感謝烏克蘭!當年賣給中國一項蘇聯遺產 讓萬噸大驅從未患心臟病

(蘇聯紅海軍的遺產對我國海軍現代化起到巨大作用)


在我給出答案之前,讓我們換個話題。我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在中國航空工業近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由動力系統研發滯後引起的飛機“心臟病”一直是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第一代國產第三代戰鬥機殲-10和中國引以為豪的殲-20都受到這個問題的困擾。相比之下,我們很少聽說任何軍艦患有心臟病。這一點的關鍵是受益於蘇聯的燃氣輪機GT-25000


感謝烏克蘭!當年賣給中國一項蘇聯遺產 讓萬噸大驅從未患心臟病

(我國航空工業因發動機不給力而飽受"心臟病"困擾)


作為我國海軍第三代和第四代驅逐艦的動力系統標準,國產GT-25000燃氣輪機實際上是典型的進口產品。其技術來源可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蘇聯' 曙光-Machine設計公司科研生產聯合體開發的M-80系列燃氣輪機。蘇聯,解體後,設計局及其產品由烏克蘭繼承,其中,M-80系列改名為UGT-25000。也是在這個時期,保護我們的海軍免於“心臟病”的燃氣輪機系列被烏克蘭人民包裝並出售給中國。


感謝烏克蘭!當年賣給中國一項蘇聯遺產 讓萬噸大驅從未患心臟病

(我國海軍為何沒有心臟病?因為有GT-25000的存在)


在全套材料和專家的指導下,UGT-25000很快在全國生根發芽,並誕生了具有中國血統的GT-25000系列。它的本地化率也從最初的60%上升到不久的95%以上。在這種背景下,中國海軍嚐到了引進美,製造的LM-2500燃氣輪機的好處,立即意識到了UGT/GT-25000的巨大潛力。從第一臺052B/C採用UGT-25000到052C、052D和055型完全國產化GT-25000,屬於中國的大功率船用燃氣輪機最終得到了大規模使用。


感謝烏克蘭!當年賣給中國一項蘇聯遺產 讓萬噸大驅從未患心臟病

(055型驅逐艦的動力系統就4臺全燃聯合的GT-25000)


當然,儘管GT-25000在燃氣輪機常溫下輸出功率高達25MW以上被認為是優秀的,但中國研究人員並沒有停止對該模型的系列研究。根據相關八篇文章材料中披露的信息分析,在GT-25000基礎上引入中間冷卻循環技術的GT-25000集成電路也正在進行深入的研發和測試。據報道,這種改進型的輸出功率甚至達到了驚人的37兆瓦,足以與世界上最先進的美MT-30大功率燃氣輪機相媲美。


感謝烏克蘭!當年賣給中國一項蘇聯遺產 讓萬噸大驅從未患心臟病

(該系列最新型號已經能與大名鼎鼎的MT-30相媲美)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數據中提到的國產驅逐艦使用的是QC-280燃氣輪機,這裡也應加以澄清。事實上,所謂的QC-280本質上是私生子。這是因為引進QC-280的中航430工廠曾經為GT-25000提供中船703研究所要求的熱端部件,該研究所主導GT-25000的本地化。430工廠後來根據703提供的數據獨立開發了當前的QC-280。然而,這種模式還沒有被海軍接受。海軍的所有驅逐艦從頭到尾都使用了703 GT-25000燃氣輪機。


感謝烏克蘭!當年賣給中國一項蘇聯遺產 讓萬噸大驅從未患心臟病

(QC-280燃氣輪機大規模裝備海軍艦艇的說法是誤傳)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UGT-25000系列的引進和國產化以及隨後GT-25000的成熟幾乎是近年來海軍各種主要驅逐艦建造和服役的基礎。沒有它的存在,更不用說世界上性能最好的055驅逐艦了,恐怕我們幾乎看不到052D及其改進的量產。僅從這一點來看,這個燃氣輪機家族對我們海軍的歷史意義遠遠大於引進‘瓦良格'’或現代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